摘要:
青岛市城市管理局2015年工作报告
城市管理工作都是天大的小事,这些天大的小事与市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一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民群众的关心支持下,顺应大家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从解决最关心、需求最迫切的事情入手,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干事创业,让城市更加整洁有序、清新靓丽、安全宜居,让市民群众的心情更加舒畅、生活更加和谐。
一、全民动员、攻坚克难,奋力完成创卫复审迎检重任
今年以来,面对“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检这一重大艰巨的任务,我们和全市人民一道,抓整治提升、抓督查督办、抓考核追责,顺利完成任务。本次迎检历时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取得成效最好,市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居民楼院和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环境洁净度明显提高,占路经营、露天烧烤、“十乱”现象明显减少,城市的天更蓝、地更绿、空气更清新、环境更优美,让市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受到广泛称赞。
(一)市容环境面貌极大改善,城市更加清洁干净。
组织动员40万人(次),全面建立属地化责任区、责任人制度,强化落实网格责任,大力整治老旧楼院、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市政设施、“十乱”现象等,清理卫生死角9万处,清运垃圾25万吨,更新更换垃圾桶、果皮箱等环卫设施5万个,改造农村无害卫生厕所7800座、市区旱厕1541座,新建改建公厕220座,集中消杀蚊蝇鼠蟑螂,一些多年脏乱差的区域得到了治理,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市区主干道全部实行了机械化清扫、冲洗,遇干燥、雾霾等天气时,增加洒水降尘频次,最大限度减少特殊天气对市民出行影响。
(二)市容秩序整治成效明显,城市更加和谐有序。
对违法建筑露头就打。组织对经规划许可的538处、2755栋单体、3672万平方米的建设项目严格执法监督,查处纠正各类违法案件57起。围绕市重点工程建设、老旧楼院整治和拆迁改造、安全隐患整改等,加大对违法建筑、乱搭乱建的拆除力度,全市共清理拆除6万处、101万平方米,有力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
对露天烧烤疏堵结合。充分考虑群众需求,科学规划设置了12个烧烤规范区,有效疏导流动烧烤摊300余个,更换环保炉具500余架。采取“非现场执法”、联合执法等方式,清理固定门店露天烧烤、流动摊点“野烧烤”1万余处(次),实现了城市有序管理和群众生活便利的“双赢”。
对占路经营、农贸市场及其周边秩序等专项整治。采取延时执法、错时执法、定岗固守等方式,清理规范市场“冒市”、占路经营、店外经营等约10万处(次),设置便民摊点群24处,农贸市场周边和早夜市管理更加有序。
对乱贴小广告现象严厉打击。组织清除违法“小广告”22万处(次),停机发布非法小广告的电话号码1200个,城市“牛皮癣”明显减少。
(三)广告园林管理水平提升,城市更加优美靓丽。
推进市区中心商业区立面整治行动,整治提升中心商业区30处,拆除违法和临时性户外广告设施9000处、2.6万平方米,规范改造门头牌匾1600处,粉刷墙体3.5万平方米,维护提升夜景照明设施50处,创建城市管理示范路(街)14条。组织开展城区园林植物生长期集中修剪,修剪养护260条道路的行道树9.2万株,清理死树枯枝8000株,补栽常绿草皮4.2万平方米、灌乔木20万株,市民绿色休闲的空间更多了。
二、加快发展、满足需求,群众生活更加舒适便捷
城市管理工作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群众的需求就是城市管理工作的动力之源。我们围绕解决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狠抓城市功能建设,提升群众生活品质,让广大市民享受到城市生活的便利与美好。
(一)强化供水安全保障,让市民喝上放心水。
建设完善一体化的水质预警系统,改造29处水质在线监测点,水质检测能力提高到201项以上,形成了对水源、水厂、加压站、管网、用户终端的全过程监测与控制,每周对市内三区、每月对全市的出厂水和管网水进行抽检,并将抽检结果在新闻媒体公示,确保全市城市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始终保持100%。
针对今年持续严重干旱的严峻形势,加大引黄水源调配,协调优化引黄渠道、大沽河渠道的运行方式,用足用好战略水资源,保障市区供水稳定。在《青岛日报》、青岛广播电台、公交车辆上进行节水公益宣传,在青岛电视台开播“节水达人”评选、《话节水-有话大声说》等栏目,组织开展节水进校园、进社区活动,进一步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创建了13个节水企业(单位)和居民小区,我市顺利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复审。
(二)加快燃气安全发展,更多群众用上环保安全的天然气。
市区新建燃气管网93.7公里,新增天然气用户5万户,基本实现全覆盖;大力推进燃气管网向镇、村延伸,四市新建燃气管网50.5公里,新增天然气用户1.3万户,更多农村居民用上了高质量、更环保的天然气。
组织开展燃气隐患排查专项行动,整治燃气设施违章占压74处,责令存在安全隐患的8座液化气充装站限期整改,关停了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液化气充装站1座。组织燃气企业入户安检86万户,为市民增加公用事业抄收员燃气安检服务项目,年内由抄收员一般性安检发现胶管老化、卡子脱落等隐患2800余处,市民安全用气上了“双保险”。
(三)创新供热发展模式,更多群众享受到优质供暖。
全力推进国内首部《清洁能源供热专项规划》落地生效,今年开工清洁能源供热项目210万平方米,完工190万平方米,再创历史新高。淘汰7台小型燃煤锅炉,完成51台燃煤锅炉排烟系统环保改造,推进金洲热力公司超洁净排放改造项目,在53个换热站开展能源管理试点,有力促进了全市能源结构换档升级和大气污染治理,环保部门监测数据显示,上个采暖季城市二氧化硫平均浓度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进一步提高供热能力,新增供热面积500万平方米,年底市区集中供热普及率将达到82%。响应市民呼声,修订《青岛市供热条例》,取消了新建住宅申请用热户必须达到总户数60%的限制,用经济手段督促开发建设单位履行保修期内的调试、维修等责任,破解了新建住宅首年供热的“老大难”问题。
(四)推进排水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改善、城市安全度汛。
围绕污水处理能力、处理质量“双提升”,年底将新增污水处理能力近15万吨/日,环胶州湾的12座污水处理厂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城市再生水利用量翻番,胶州湾海域水生态环境有效改观。在全市11处下沉式立交桥和重点积水部位设置实时监测系统,对32条前海暗渠、82公里河道、4公里明沟等进行清淤养护,改造市内积水点120余处,整治防汛隐患111处,对1742个雨水井加装了防坠网,更换透水井盖505个,确保城市安全度汛。
(五)提高智慧城管水平,市民反映诉求更方便。
12319服务热线和数字城管平台进行了整合,构建起信息采集、统一受理、分类处置、统一核查、统一反馈的闭环运行新机制;建立60个、1万余人参与的“微信群”,开发了“青岛城管”手机客户端,7×24小时进行着“网络在线问政”,绘制“公厕地图”、“市政公用服务站点地图”,发送温馨提示短信360万条,广大群众随时随地、动动手指就能反映问题、了解到相关资讯。年内共受理各类城市管理案件131万件,结案率97%,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12319服务热线收到的市民投诉电话同比下降32%,蝉联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三、热点问题处置和市民意见建议办理情况
在2014年“三民”活动中,我们共收到市民意见建议170条,主要集中在停车秩序整治、供热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等方面。对此,我们高度重视,逐项落实解决,已全部按期办复。我们还十分注重对市民意见建议的学习借鉴、消化吸收,将集中反映的问题纳入到今年的重点工作中。
——针对市民反映的停车秩序整治问题,我们研究制定了《青岛市停车场发展规划(2015-2020年)》和《青岛市机动车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将逐步建立起以配建停车为主、公共停车为辅、道路停车为补充的停车场供应新体系,采取“大封闭、小循环”、时段性停车和道路停车泊位合理施化、应划尽划等措施,破解区域性、时段性停车难题。组织开展了人行道违法停车专项整治行动,向全社会公布了133条重点整治路段,研发建成了人行道违法停车智能管理系统,查处人行道违法停车案件5.4万起。加大物防设施设置力度,增设绿篱10万米、隔离护栏4万米、挡车柱5万个,市区人行道违法停车现象得到遏制。
——针对市民反映的供热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问题,我们积极克服施工任务重、建设周期短、交通调流复杂等困难,组织实施了山东路热网工程,供热能力由600万平方米增加至1000万平方米,大大提高了市区东部区域的供热保障能力;加大供热企业整合力度,原岳海热力公司和11个小型转供热站被大型国有供热企业接管直供,有力提升末端了供热质量,近两万户居民受益;组织开展了“社区服务大行动”、“解决问题大行动”,使极端天气下室温不达标的7600余户居民家中热了起来;实行“看天供热”,组织提前3天热态运行,开通供热服务热线218条,配备热线、入户调试维修人员3800名,确保广大市民温暖过冬。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与市委市政府要求和市民群众需求相比,城市管理工作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长效机制不完善,光靠肩扛人抬、24小时硬顶,始终没有走出“整治—回潮—再整治—再回潮”的“圈子”,“创卫”复审迎检中已经解决的一些问题回潮严重,居民意见大,我们也很痛心;乱搭乱建、占路经营、露天烧烤、人行道违法停车等现象屡禁不止;一些地方还供不上暖、通不上天然气,群众生活不方便;城市管理的社会参与度还不高,干的人少、看的人多;有的干部职工开拓创新意识不强、攻坚克难精神不足,有的执法不文明、服务不到位,等等。
2016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注重以人为本、源头治理、权责一致、协调创新,勇于担当、加油实干,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加快推进城市管理向街道办事处重心下移,强化对区市、街道和市直部门单位的考核监督,使城市管理由突击型转向常态化、由粗放型转向精细化;加快争取启动《城市管理条例》立法程序,以最严厉的手段对影响市容市貌、管理秩序的违法行为“零容忍”“重处罚”;加快建立城市管理公众委员制度,走出一条开门办城管、主动办城管、依靠群众办城管的新路子;切实巩固“创卫”复审迎检成果,对违章建筑、占路经营、露天烧烤、人行道违法停车等严管重罚、重拳整治;加快推进重点区域亮化提升工程,打造靓丽的城市夜景;加强基础设施安全供应保障,市区新建燃气管网100公里,发展供热用户5万户,推进娄山河、小涧西等污泥处置项目和小涧西填埋场二期、焚烧发电二期等工程,改造农村无害卫生厕所两万座,新建改建公厕80座。
城市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城市管理离不开广大市民。我们深知,当前大家对城市管理工作的一些地方还不满意;我们坚信,在广大市民的关心支持、参与监督下,我们将以新理念引领城市管理新发展,以新举措实现城市管理新提升,为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做出积极贡献!
解读热门新闻,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优质商家
猜你喜欢
热门排行
标签: 青岛三民活动 青岛市城市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