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初春恐袭事件接二连三,从3月22日伦敦议会大厦前的恐袭事件到4月3日圣彼得堡地铁的恐怖爆炸,让世人再次真切而清醒地意识到,恐怖主义仍在蔓延,恐怖活动仍在持续,反恐之战任重道远,联合反恐刻不容缓。
这年头,有人成恐,有人养恐,有人资恐,有人用恐,有人反恐,有人用反恐。有人“以恐谋私”,有人“借恐谋利”,有人“迎恐而上”,有人“躲恐不及”。但可以肯定地说,反恐路上无人能置身事外,更无人能“独善其身”。
圣彼得堡恐袭爆炸之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3日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谴责这一地铁爆炸事件。而正被“通俄门”阴影笼罩着的美国总统特朗普3日在与普京通话时谴责恐怖行径,并表示美方愿全力协助俄方对袭击作出回应。这次通话不仅暗示着他对缓和美俄关系的“个人诚意”,也显示出其在反恐大是大非面前的“大局意识”。在“束手束脚”的情况下,特朗普如想在对俄关系上有点进展,反恐或可成为切入点,因为这相对容易做到“政治正确”。
无论是从反恐决心还是从反恐经验,无论是从反恐力度还是从反恐手段来讲,俄罗斯都以强硬著称。普京关于“如果在厕所里遇到恐怖分子,就把他溺死在马桶里”“司法机关要将恐怖分子从下水道中挖出来,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俄罗斯绝不会同恐怖分子谈判,任何一个有尊严的国家都不会这样做”之类的话被广为传播。对恐怖分子放狠话、使狠招、下狠手,“用狠”是普京反恐战略的一个主要特点,但俄反恐形势总给人一种“捷报频传与爆炸不断”相交织的印象。
两次车臣战争后,俄政府军虽对车臣非法武装给予了极大打击,却未能彻底驱散车臣上空的恐怖主义幽灵。车臣武装分子改变策略,以游击战术与俄强力部门展开了猫和老鼠的死亡游戏。
2009年4月16日,俄正式取消了自1999年起在车臣地区实行的“反恐行动状态”。但这并未让车臣彻底无战事,也并未让俄“天下太平”,莫斯科和伏尔加格勒等腹地时常传来恐袭的消息。一位俄罗斯朋友曾对记者说:“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我们必须要做好与恐怖主义长期共存的思想准备。这就是生活!我们别无选择。”
“铁拳”可以打击恐怖主义,却无法根除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为真正稳定俄北高加索地区,俄政府开始“用恩”,在该地区建新工厂、启动新投资项目等,希望能为该地区百姓创造正常的生活环境。2010年1月,俄联邦政府又正式把车臣共和国、印古什共和国等一些“多事之地”合在一起设为第八个联邦区,任命俄总统驻北高加索联邦区全权代表兼联邦政府副总理,意在不放弃强力手段的同时通过经济手段持续反恐,但这一反恐“新思路”也未能完全奏效。
为什么俄重拳反恐多年,恐怖主义阴影却还是挥之不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俄国内反恐形势与国际整体反恐形势有着密切联系。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恐怖威胁有增无减,恐怖组织开始升级换代。“阿拉伯之春”开启的“潘多拉魔盒”让中东开出了“伊斯兰国”的“罪恶之花”,利比亚、叙利亚和伊拉克的“权力真空”地带迅速被伊斯兰极端势力填补。在阿富汗和叙利亚的双重“外溢效应”叠加作用下,中亚及俄罗斯周边地区的反恐形势更加复杂化。
为逆转中东反恐局势,俄军2015年9月长驱直入、登岸反恐,虽有围魏救赵之嫌,但亦有千里剿恐之势。一年多来,俄虽有赶尽杀绝之势,但无斩草除根之力。美欧等国虽自身饱尝恐袭之苦,但依旧无反恐之诚。本是反恐战,却成了心机战。俄虽也拉了几个联盟,包括有血债的土耳其,可见俄“以反恐为重”的大度,美欧却不改“你打你的,我玩我的”老套路,偶尔打几下“伊斯兰国”刷刷存在感,但没有担当。孤军奋战的俄罗斯深知中东“水深”,极力避免中东反恐成战略泥潭,不想叙利亚成“第二个阿富汗”,故始终保持“能进能退”的不恋战姿态。
那么,美欧对反恐又缘何“三心二意”呢?其实,美欧国家无论对民主还是对反恐,一直都坚持双重“标准”,这也为俄境内恐怖主义组织打造了“生存空间”。从十几年前的“9·11”事件到几天前的伦敦恐怖事件,普京几乎次次都是实实在在地主动慰问美欧的恐袭之难,美欧对俄的反恐支持却总是“缺斤短两”。普京曾一针见血地明确表示,俄罗斯是国际恐怖主义的受害者,而且是第一批受害者,但“令我气愤的是,对于恐怖分子在我国领土上犯下残暴的、血腥的、恶劣的罪行,我们的西方伙伴、西方媒体却称他们为起义者”。普京说,西方国家向恐怖分子提供信息、财政和政治支持,“有时是直接支持,有时是间接支持,但是这种支持总是伴随着恐怖分子在俄罗斯境内的活动”。
“9·11”事件后,国际反恐联盟曾有一段时间同仇敌忾,各国围绕反恐的“标本兼治”着实下了很大力气,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拉登被击毙后,美反恐战略明显调整,把重点从“境外打恐”改为“境内防恐”,大有“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意味。
如今,国际反恐形势愈发严峻,恐怖主义已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最严峻和急迫的安全挑战”。面对恐怖主义蔓延态势的全球化、恐怖分子的本土化、策划手段的高端化、袭击方式的独狼化、袭击目标的随机化、招募联络的网络化,国际社会的反恐斗争要想突破困局,就必须重视解决现有的矛盾和问题,并坚持政治、经济、安全、金融、情报以及思想等领域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理念。在反恐之路上,无人能真正“独善其身”,这里只有共同安全,只有命运共同体。反导系统打不赢反恐之战,“颜色革命”也打不赢反恐之战。
反恐之战不能靠“饥饿游戏”的玩法,如果美欧还是“戴着有色眼镜”反恐,各自为战“打冷枪”甚至躲在背后“打黑枪”,只能让大家在“越反越恐”的恶性循环中一再贻误战机。反恐是一场持久战和攻心战,正如美国兰德公司专门研究反恐问题的学者塞斯·G·琼斯所言,即使国际社会能够合力打击共同威胁,也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胜利,因为“打击极端主义可能是一场需要一代人时间的战争,就像冷战一样”。
转载自: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反恐路上无人能“独善其身”
游金地
标签: 全球恐怖主义 联合反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