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共资讯市 【切换城市】

细数民国“吃货”众生相 这样的民国你见过么

2018年02月26日   生活资讯   来源:游金地   编辑:承欢大仁

14
摘要: 民国是个美食绚烂的时代,八大菜系在民国时最终定型。而民国美食多与那些鼎鼎大名的民国名流有关。

  说起民国文人,你能数出一箩筐,

  可说起民国“吃货”,你知道几个。

  其实民国也是个美食绚烂的时代:

  八大菜系在民国时最终定型。

  而民国美食多与那些

  鼎鼎大名的民国名流有关。

  他们好吃、能吃、爱琢磨吃,

  无论是政坛要人还是文人墨客,

  都为这舌上味道下足了功夫。

  ****

  民国吃家第一人,姨太太个个会做菜
  ****算得上是民国吃家的第一人,好吃清宫菜,更爱吃家乡河南的美食。袁氏娶了九房姨太太,其中还有三房朝鲜姨太太,其中多位都擅长做菜,包括苏菜、天津菜、高丽菜等等,也是有口福。

  ****饭量很大,连餐具都是大一号的,大瓷盘,大瓷碗,吃起来够痛快。快六十岁的时候,****还能吃下整只鸡和鸭。袁氏信奉“能吃才能干”的信条,常把“要干大事,没有饭量可不行”挂在嘴边。更绝的是****爱吃人参、鹿茸之类的滋补品,但不像常人那样用水煎服,而是大把大把的往嘴里塞,嚼着吃,有时候吃得自己流鼻血。

  沾了****光的厚德福饭庄:厚德福是北京一家经营正宗河南菜的饭庄,********后,厚德福饭庄借****为河南(项城)人这块招牌,制造舆论。一时间,厚德福成为北京城达官显贵聚集之处,生意越做越大,资金雄厚,名厨云集,成为当时京城颇有名气的饭庄之一。

  鲁迅

  逛遍京城美味馆子,最爱点心萨其玛
  都说鲁迅笔下功夫厉害,在“吃”上也不落空,在北京生活期间,到处寻摸好馆子吃好吃的。鲁迅爱喝酒,每顿饭必喝酒,虽然酒量不大,但经常喝得酩酊烂醉,因此,鲁迅很喜欢当时北京广和居的一道叫“三不粘“的菜,这道菜似糕非糕,似羹非羹,用汤匙舀食时,要一不粘匙,二不粘盘,三不粘牙,清爽利口,故名“三不粘”,而且还有解酒的功用。

  虽然我们印象中的鲁迅总是严肃的,但是你能想象鲁迅其实超爱吃零食和点心吗?鲁迅最爱的点心是萨其马,鲁迅觉得吃甜点可以缓解工作中的紧张疲劳,嗯,很多女孩子也是这么想的。

  蒋介石的食养经

  喝白水吃木瓜黄埔蛋
  蒋介石饮食上讲究很多,比如喝水,蒋介石喜欢喝30到40摄氏度之间的白开水,而且每隔20分钟就喝一次。早餐也有固定搭配:一片木瓜,一个炒蛋和一份酱瓜。

  有趣的是,蒋介石吃饭,常备的菜是一碗鸡汤,一份盐笋,还有酱瓜、黄埔蛋。宋美龄是讲究西餐的,吃饭时,往往是蒋介石这边咸菜鸡汤,而宋美龄则是蔬菜沙拉,中西分明。两人有时候互相调侃。蒋介石说宋:“你真是前世羊胎,怎么这么爱吃草呢?”宋美龄则回敬蒋:“你把咸笋,蘸上黑乎乎的芝麻酱,又有什么好吃呢?”

  张大千

  厨艺更在丹青上,口重好麻辣醇香
  张大千是四川内江人,四川的饮食文化对他的影响尤为深远。他讲究食材要鲜活,从不吃过夜蔬菜。在敦煌作画的两年七个月里,即使受到了当地食材匮乏的影响,张大千也能在当地寻找食材自创美味。

  20世纪30年代,张大千常去北京一家叫春华楼的福建馆子,店东家白永吉很爱和文人墨客打交道,张大千来吃饭,总是免费招待。画家白吃一顿还可以,第二顿就不好意思了,于是用画作来抵饭钱,两人也结下了很深的交情。

  张大千很喜欢自己做菜,在台湾、巴西、美国居住时都自己琢磨做美食。

  于右任

  美食“草圣“,为无数餐馆写牌匾
  于右任是陕西三原人,在民国吃家中,他是陕西菜的代表人物。于右任是书法家,这一生也不吝笔墨,挥毫给无数餐馆饭店写过牌匾。

  在于右任的家乡三原县,有一家名叫“明德亭”的餐馆,这里的厨子张荣擅长做一样拿手好菜——辣子煨鱿鱼。一次于右任回老家,闻得名声,前去一品。虽然身着便装却被当地县长认出,张荣见于右任亲临餐馆,不敢怠慢,使出浑身解数烧制辣子煨鱿鱼,于右任尝后赞不绝口,掏银元买单,张荣不肯收。于是于右任叫人拿来纸墨,挥毫题下“明德亭”三个大字,并落款“三原于右任”,此事也是一段佳话。

  张学良

  一生漂泊,口味常变
  张学良出生、生长在辽宁,开始时喜欢辽菜。后来结识张大千、张群等一批川人,受他们影响,一度垂青川菜。抗战前后,他在贵州被幽禁九年,所以对贵州风味也一直念念不忘。居住台湾时,也常吃海鲜。

  在被幽禁湖南湘西的日子里,因交通不便,地方又贫穷,吃肉很成问题。于是,张学良常常亲自上山打猎,打回野味以后再由厨子做成他喜欢吃的菜。被囚贵州时,张学良爱好钓鱼,常把钓来的鱼让厨师或赵四小姐红烧或清炖。

  梅兰芳

  口味南北兼通,以淮扬菜为主
  梅兰芳的口味南北兼通,既爱北京的传统小吃,也爱吃川菜里的宫保鸡丁。但受家庭影响,加上唱戏保护嗓子的需要,梅兰芳的饮食基本上还是以淮扬菜为主,如鸡汤煮粥、蜜汁火腿、霸王别姬等都是他爱吃的菜式。

  梅兰芳每天必喝的是鸳鸯鸡粥,为了保护肺和嗓子,且因喜欢清淡,梅兰芳养成了“三不吃”的饮食习惯:不喝酒,不吃动物内脏,不吃红烧肉之类的油腻东西。

  胡适

  走遍天下最爱徽州味道
  胡适是安徽绩溪人,徽州一品锅是绩溪名菜,也是胡家待客的拿手菜。

  胡适好酒,酒量虽不大,但年轻时曾饮酒误事,后又患有心脏病,所有后来饮酒很节制。一次胡适去青岛,闻一多等教授设宴款待。席间,三十坛花雕酒转眼喝完。胡适眼看酒力不支,于是从怀中掏出一枚戒指请大家传看,只见戒指上刻着两个字:戒酉。原来这两个字是夫人江冬秀为劝丈夫戒酒亲自刻上去的。只是由于江冬秀文化水平低,将“戒酒”误刻成“戒酉”。大家看了,便不再为难胡适。

  张爱玲

  用菜形容女人,吃粉蒸肉吃出哲学味
  张爱玲在小说《心经》中有段描写:“许太太对老妈子说,开饭吧,就我和小姐两个人,桌子上的荷叶粉蒸肉用不着给老父留着了,我们先吃。”

  张爱玲爱吃粉蒸肉已经到了哲学层面,她曾说,上海女人像粉蒸肉,广东女人像糖醋排骨。

  张爱玲爱吃的菜多是母亲、姑姑亲手做的。只有在和胡兰成热恋时,喜欢拉着他吃街头小吃,一副小女人情态。她在《谈吃与画饼充饥》里提到的一个小吃叫“大饼油条”。

  郁达夫

  嗜酒爱吃,酷爱福建小吃大餐
  郁达夫生就一副好胃口,好吃,尤爱海鲜。这里不得不提他和鲁迅的交往,真是美食与美酒的碰撞,两兄弟你来我往,喝酒吃菜、在酒桌上喝醉呕吐了多少回恐怕很难说清。

  1932年4月5日在聚丰园,郁达夫请鲁迅夫妇、柳亚子夫妇边喝边聊。鲁迅晚年得子,对许广平很爱。生完孩子的两年中,鲁迅花了很大心血照顾他们母子。郁达夫饭桌上就打趣说,你这些年辛苦了吧。鲁迅有些腼腆,当场回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才是鲁迅这口金句的真实出处,没了一幅“革命”的派头,却多了浓浓的人情味儿。

  王世襄

  民国美食元老,会玩儿更会吃
  王世襄被称为当代京城著名的学者型烹坛圣手。他兴趣广泛,喜爱古诗词,也曾专研于音乐、绘画、家具、竹刻等各个领域。

  王老喜好烹饪,会做菜,更会买菜。其中,他对采蘑菇格外上瘾。只要一闲下来去永定河河源采蘑菇。王世襄在自己的著作里也经常提到采蘑菇。他写到,京城采蘑菇的高手多集中在右安门外和永定门一带,他们每个人都有几条采蘑菇的“秘密路线图”,隔几日就会巡回采一次,生手很难发现这些蘑菇的生长之处。这种美食精神也是让人佩服。

  谭延闿

  “民国政坛不倒翁”,开创现代湘菜新面貌
  谭延闿自号祖庵,做过两广督军、陆军大元帅、行政院长。其开创的祖庵系列菜品促进了湖南菜和淮扬菜的发展。

  谭延闿爱好美食,虽然位高权重,但对做菜下厨房也没什么架子。他的家厨叫曹敬臣,两人经常一起合作,谭延闿是“设计师”,脑袋里对烹饪食经条分缕析;曹敬臣是“工程师”,手上厨艺精湛,味道妙绝。

  谭很好客,一开始在自家摆超级大的八仙桌,宴请宾客,后来干脆和一个湖南同乡何键共同投资开设了一家湘菜馆,取名“曲园”,倒也颇受欢迎。
游金地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Powered by 游金地,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解读热门新闻,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责任编辑:承欢大仁]
标签: 民国吃货 民国美食 民国名流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1
  • 2
  • 3
【日照银行·阳光贷】有品质生活更阳光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