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资讯
关注民生资讯,引领生活态度
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德教育 > 《龙文化的文明与教育》(29)《得一》章经文直解
《龙文化的文明与教育》(29)《得一》章经文直解
2018年09月13日 15:55 道德教育
分享到:
——龙文化修身理法篇(下)——

《得一》章“守一法”揭秘

二、《得一》章经文直解

  第一段:

  昔之得一者:

  释读:老子这一句“昔之得一者”,那可谓是意味深长,很多人难以品味到其中的意味。老子这一句“昔之得一者”,既富含对历史曾经拥有“得一”现象的追忆和感叹,同时也隐藏着如何感悟“圣一”的方法论。直译此句,语义虽然简单明晰,可以理解为“从前能够获得‘一’的拥有者”,比较简单直白;但是,如果我们同步内观,用身体共同体悟一下,用心灵共同感格一下,用性慧观察一下,也许就会产生一些新的发现,并加深对本章的深刻理解。

  “昔”,在讲第十三章《生死》的时候,讲到它读为cuò。将这个字的文理基因性启用开来,追溯到小篆字、追溯到甲骨文的时候,可以看到这个字的文理,是水中的太阳。把握住这个象的图形基因、画图基因,在里边予以性慧基因的内观,逮住这个阴中阳,把握住阴蹻昔肌内的真阳,观住它。

  然后,再来在下丹田之中观“之”字。,是中脉上的一脉三支,根就扎于阴踽,上延于下丹田,甚至“吱吱”地更高地往长,往上通。

  再在胃中的剑终突下,内观字。“得”于信土,“得”于真信,在土壤当中收获,在忠信当中获得。

  然后,再往上,在丹川之内观字。让三个我汇化为一,归一化圣,再现心根本一。

  再往上,在头颅的内部、在面骨区内观字。当然,如果能够悟通我所讲的方法,在泥丸宫这个地方再加一个字,当然也就更妙了。至于具体是什么字,就不披露了。

  然后,再在面骨区这个区域,内观“者”字。由内而外,静候面部深层变化,特别要注意鼻端的开启和鼻骨的呈现,再来诵读其它的内容。并且,要注意随顺其中的一些变化。

  从前处于道治和德治时代的人,由于心居道“无”和心居于德,处于“一”,而自然地拥有“德一”的品格与能量,所以能与自然同体,和谐共生。人类居于道和居于德的时期,先天性慧系统统帅后天智能,人们没有欲望和私心,也就能够“得一”而不失。现代人如果能够实践少私而寡欲,恢复保持着先天性慧统帅后天智能,同样能够“得一”。

  第二段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至之也。

  释读:人是宇宙的全息缩影,人身一天地。“天”,比喻的是人体心胸区,这是人体内的第一重天;“地”,比喻的是人体小腹阴蹻区;“神”,比喻的是人体无相的性体系统;“浴”,比喻的是人体有相的命体系统;“王”,比喻的是人体大脑智能系统。

  本段中,用“浴”字表述人体肉身,而未直接用“人”字,是定位了本段内容的本义,主要是指人体内环境的全部,表述着“修之身,其德乃真”的原则性。文理基因中象形字的,含“氵”“人”三种结构,是“人”在“(盆)”中以“水”冲洗之义。在此,则是指“德一”的能量沐浴和充盈于人体心身内外。但是,治身如治国,治国如治身,人是社会的细胞、自然的分子,因此本段同样适用于解析社会和自然万物。“德一”的能量和品格,是“天”“地”“神”“人”“王”健康存在和正确发展的根本。

  天获得“德一”能量,用来使本体洁净、纯洁、清明;地获得“德一”能量、用来使本体平静、安宁、平安;神获得“德一”能量,用来使本体赋性灵慧、灵动、灵变;肉体主动像沐浴一样获得“德一”能量,用来使生命精力充沛,充满活力;社会的管理者获得“德一”能量,用来管理、治理天下,使社会正确、健康地发展,符合自然大道的客观规律而不偏向邪曲。这样,他们就能到达“其德乃真”的真实境界了。

  对于¨修之身”的人而言:用“德一”的能量,使自己的心胸开阔,心灵洁净、纯洁,清明无尘,阴我心转化为正觉而没有浊垢;用“德一”的能量,使自己体内阴蹻区中的先天肾水平静安宁,不再产生妄动而虚耗;用“德一”的能量,使自己体内的性体系统、三魂七魄具备充足的营养,从而富有灵慧气质,发挥灵动能力,具备灵变的机能;主动运用圣人之治的方法,使整个肉体时时充满“德一”的能量,使有形的命体强,精力充沛,充满活力;让大脑中的智能获得丰富的“德一”能量,用来正确地管理全身的生命活动,尊道贵德,执一为牧地生活和参与社会活动,那么,他就能达到“德一”的境界中,成就为名副其实的真人。

  第三段:

  胃天毋已清将恐裂,胃地毋已宁将恐发,胃神毋已灵将恐歇,胃浴毋已盈将恐竭,胃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

  释读:告诉人们,天停止了获得“德一”能量,丧失了洁净清明,就必定发生可怕的分离裂变;告诉人们,地如果停止获得“德一”能量,失去了平静安宁,就必定会发生可怕的外散性丢失;告诉人们,神如果停止获得“德一”能量,丧失灵慧、灵动、灵变,就必定会发生可怕的生机活力的全失;告诉人们,肉体如果放弃主动去获得“德一”能量,让它充满内身国,体内的先天精气储备就会提前干涸、穷尽、枯竭;告诉人们,社会的管理者“侯王”,人体大脑的智能,如果放弃停止尊道贵德,不用崇尚、敬重、尊崇的态度对待“德一”,就必定会发生可怕的衰败、挫折跌倒、失败。

  对于“修之身”的人而言:

  我们的心中如果停止了获得“德一”的能量,失去了心灵的清静明洁,就必定会发生可怕的一心一意向三心二意的分裂变化,真一就会深藏而终生不显本来面貌;阴我心必定争夺君位,闹分裂。

  忠信不厚实(胃),体内的“地”——阴蹻区中的先天肾水,停止获得“德一”能量的补充,失去了平静安宁,就必定会大量转化成后天的浊精而外散丢失。

  忠信不厚实(胃),体内的性体系统、三魂七魄,停止获得“德一”能量的营养,失去灵慧、灵动、灵变的活力,就必定会发生可怕的生机丧失。

  忠信不厚实(胃),肉体放弃主动修身,不主动烁形,从而获得“德一”能量,让“德一“能量充满内身国,那么体内的先天精气储备就会提前干涸、穷尽、枯竭。

  忠信不厚实(胃),大脑中后天的智识放任欲望私心的增长,放弃尊道贵德,不用崇尚、敬重、尊崇的态度修持“德一”,执一为牧,就必定会发生可怕的衰败、挫折、跌倒、失败。

  老子的思想是德治天下,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所以他常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一体而论,进行阐释。因此在解读时,既要注意分解,同时也要把握住合论。这两者都要把握住,注意其中的相互作用力和影响性。人本身是社会和自然中的要素,人类本身不能“得一”而处在失“一”的状态中时,当这种失德日趋严重以后,并且出现大面积的群体效应时,就必然会对自然也产生作用力,也称之为“天人感应”。

  这一现象,在解析老子思想的时候应当引起重视。人们都向往着太平盛世中的风调雨顺、五日一风、十日一雨,但是,却并不重视社会整体德性水平在其中的天人感应作用力。在这一方面,古代是特别强调和注意的。古代曾经对各种灾象与人的德性关系,有过详细的记载和分类,在《后汉书·五行志》中仍然还可以找到一些这方面的记载。从天道“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的角度进行分析,古人记述的这些内容,我们仍然还可以看到一些端倪,可以简单地归纳为:涝灾,常因淫气污天发;久旱,必与贪奢紧相连;瘟疫,多由杀业冲魔境;冤气,沉积渗地震易生。古人从“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互相作用的整体论,发现这些微妙的触发性作用因素,因而告诫人们要尊道贵德。这些记载还是具有积极的意义的,同时也有现实的意义,值得借鉴和重视。

  例如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出现了多年来未曾有过的风调雨顺。北京市的一位市长,这位领导人曾经感叹地说:“感谢天公作美,要烧香磕头。”其实,感恩于天公不如感恩于百姓,百姓万众一心期盼奥运成功,从而使世界走近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真诚心,集约成了一个强大的正性善愿的场性能量,“触动”和“感动”了老天。例如,对这个“久旱必与贪奢紧相连”的现象,我就有过体验。某年去山东访友,在一座山上,望见水库干涸,身边人谈到当地已经大半年一滴雨没下。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久旱无雨的现象呢?这时耳边隐中有提示:“此事,你的学生求过,但是官太贪,民过奢,浪费粮食,暴殄天物,以示惩戒。”我在心中默况:“离道失德久矣,教化失序,罪不在民,请慈悲宽恕之。”想不到,不过数分钟后,立见海上乌云滚滚而至,半晌弥合,一场倾盆大雨直泻而下,弄了个沟溢塘满,解了久旱之困。当然,这也纯属偶然。我们再来看一下南方与东北,近些年来涝灾频出,是否真的与淫业暗娼遍地相关?这值得沉思,但是在此就不深谈了。

  第四段:

  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

  释读:自古以来,在获得“德一”的标准和要求中,重视、崇尚、贵重“德一”的品质,要运用卑微、谦小作为进步的本根和生发之缘起。树立敬重、尊崇“德”的标准,要虚心处下,以“善下能容”作为基础根源。

  这段话,就是强调如何去“得”这个“德一”。那就是,要贵重它,就要以“贱”为本,从“贱”的这一端做起;要达到这个“得一”的高境界,就要“以下为基”。这些原则掌握好,才可能真正“得一”。

  第五段:

  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贱之为本与?非也!

  释读:大家都认可侯王自己在那里称孤道寡,贱称为“孤家寡人”,五谷不分,具有唯一性。他们使用这种低贱的自称,是一种把握本根、重视缘起的行为吗?根本就不是!几千年中国的历史当中,从秦始皇开始,哪一个皇帝不是在那里称孤道寡?再看看,我们大脑当中的后天智识,是不是也是如此?完全一模一样。

  修身者则更要注意,我们人的后天智识和阴我之心,在身国中夺取了君位以后,臣代君位,称孤道寡,就像封建社会的皇帝一样,就以帝代天。这两者的性质是一样的。阴我心,它同样是称孤道寡,以性体系统的唯一者自居,屏蔽性慧几千年之久。现在社会上,谁能承认自己有性慧?谁能承认自己有阳我心、真我心?没有人这样认知,人们都只承认自己的后天智识阴我心的唯一性。修真者要注意自已后天意识的任何智能伎俩。人们对后天智识唯一性的认可,使人类离道失德数千年而难以醒悟。这个现象,丝毫都不是把握本根、重视缘起的现象。“内不圣一,外难正王”,心中的真我,如果不能重新确立君位,使阳我和阴我重新恢复臣位,构成人体的一心一意,归一不散,抱一无离,那么大脑中智识的这个外王,则难以正确地工作,邪曲必定会产生。

  第六段:

  故致数与无与,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

  释读:因此,取得数值的有和无,不在于多少,关键是这个反朴归真的“一”。所以,不要因为欲望和私心,贪求数量的繁多与质量的美好。繁多,不过如同能造成伤损的碎石堆,阻碍我们“修之身,其德乃真”的实践进程。虚无的道化生万有,只用德“一”就足够了。道德至简至易,朴实无华,抱一无离,即可实现真道的回归。

  我们对原文进行了白话直译,这样有利于建立智识的认知。下面,进一步展开式分析一下本章的灵魂,对“一”进行解析。

  作者:熊春锦

  整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道德教育与养生研究中心 何良庆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关键字:龙文化的文明与教育,熊春锦,东方龙文化
分享到:
分享让我们共成长,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APP或微信公众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游金地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 2225人参与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 新闻故事
  • 人生五味
推荐新闻
便民服务
商会协会
  • 曝光台 /
  • 最新资讯 /
  • 精彩推荐
  • 游在青岛 /
  • 吃在青岛 /
  • 玩在青岛
猜你喜欢
  • 热门排行 /
  •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