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资讯
关注民生资讯,引领生活态度
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德教育 > 《中华国学道德根》(27)?理析法释道和德?
《中华国学道德根》(27)?理析法释道和德?
2018年10月04日 14:24 道德教育
分享到:
三、掌握老子哲学思想的四把钥匙
3.理析法释道和德

  第三,如何以理来解析道德呢?这一块内容比较多,只能简要地谈一下。

  以理来解析道和德,我们先了解一下理字的本义。这个“理”字,在《说文》字典里面说:理,是治玉,就是说雕琢玉,顺着玉的纹路来进行解剖、分解。《韩非子-解老》里也提了一点,他说:“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荀子·儒效》里也谈到:“井井兮其有理也”。由此可见,以理解析道和德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理论性系统。道和德都是唯物的,“成物之文”也就存在于整部老子《德遒经》之中.老子《德道经》全篇都在阐理,上半部的德篇,以论德之理和法为主,而以论道之理和法为辅;下半部的道篇,则以论道之理和方法为主,而以论德之理和方法为辅。它这两者基本上是溶会在一起,稍微有一点主次的分别。

  理通法随,理和法常常是合一而进行论证,所以常常简称为“理法”。我们由于离道失德日久年深,在我们的身心中,不论是意识系统还是思识系统,都距离道和德相去甚远,心身中的道和德都甚薄甚薄。所以通过学习老子道和德的理论,转化和提升我们的意识状态和水平,启迪我们的思识状态和水平,也就是增智开慧,那就成了一项重要的任务和必须完成的过程。

  所以,从理上解析道和德,如果在这里展开内容是比较多的,而且这些理,我们也正在逐步地进行释读。认真学习和实践老子《德道经》,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将会逐步地完成对这些理的解析。应该完成的,我们都会把她公之于众,所以在此就不再赘述,大家注意学习相关的内容,同步地跟上也就可以了。

  由于黄老之学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内容丰富的巨系统,理论丰富,内容复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没有几十年的努力,难以把她全面地掌握。就是几十年,你也只是在这个沧海当中的一个小小的港湾中游了一转而已,还不能说掌握了全部。所以就不必求全性地去掌握,关键是要把握根,把握文化之根,把握这个基础,把握这些关键性的、纲领性的理,进行学习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实践,修身明德的实践,在实践当中逐步地加深对理的深化和拓展,进入更大的范围中去学习。

  (28)4.炁析法释道和德

  第四,这四把钥匙的最后一个字:炁,“象、数、理、炁”的炁。

  以炁解析道和德,那就是一个以能量物质解析道和德的过程。由于人类科学在发展中没有深刻地去关注宇宙太极“黑”境这一领域,所以对于炁的物质性,到现在为止.还只是发现其中的磁、电、光、声四大现代物理学所能了解和掌握的物质特性,对于其中更为复杂的、多样性的物质和作用性,目前都还不得而知,还没有相关的科学实验报告。他们的了解深度,也就只能是在这四个方面有所验证,确认了太极“黑”境中确实含有这些物质。

  如果要想全部借鉴现代的科学成就来解释她的特性,那就还得等待着科学的发展和更为深入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更多能够被我们的意识所接受的科学理论,从而逐步地全面加深对这种物质的智性认识,那就要等很长时间了。

  在等待现代科学的发现之中,我们对这种物质,她的唯物性,对她认识的主要途径,还必须依靠祖先遗留给我们的“修之身,其德乃真”的实践。对于这些经验,我们通过“修之身,其德乃真”的学习实践,走一条实践出真知的道路,从而在自己的心身内部去实现以炁解析道和德。这就需要调节我们的意识系统,用思识系统引导我们修身明德,修之身而明德,体之身而知道,在这一实践过程中逐步认识炁,认识这个能量,认识这个物质,解析这一物质与德和道之间的关系,这就是目前以炁解析德和道的最现实的途径。

  用炁来解析德,这个德就是以炁的方式和物理形态存在的能量和营养。这个德,在淳厚没有朴散之前就是“一”。这个“一”,一旦失去上德的能量状态以后,就会分解成为五种能量形态,也就是仁德、义德、礼德、智德、信德五种德能形态。老子指出:“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①。由此可见这个“气”(炁)对于万物的作用极其重要。如果没有正气(炁)的营养、协调、平衡、中和,那么万物的阴阳动态平衡也就难以维持,因而也就容易出现混乱和剧烈的变化。

  这种用理炁来解释德的方法,在实践者的体内是可以观察到的。上德的能量状态,就是一种固态的能量,也就是传统金丹学说中“丹”的状态。当德处在中间状态的时候,称之为液态性的能量,就像液体一样。如果再往下,那就是朴散以后,就是真正的炁态。这就是从体内、身外所能观察到的这个德的能量性质的三种模式。从这三种模式的自观、他观、外观,也可以把握这个德处在某一类状态之中。

  老子《德道经》中说:“道生之,而德畜之”②,“道者,万物之注也”③。这就是说,道化生万物,而德以能量的方式养育着万物。这个“畜”,《孟子·梁惠王上》中说:“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看来这个“畜”字,在这里就是一种养育之意,而并非一种漫骂。“万物之注”,也就是道光德能,这个能量灌注于万物之内。《黄帝内经·灵枢》中也揭示了德的物质能量性。其中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在黄老之学和传统文化当中,普遍认为人的生命是一种性和命双重结构复合在一起的整体,两者不可分离,一旦分离也就是生命的终结。并且认为:人的性体系统的营养主要来源于天德,是这个道降布五德营养、滋养我们生命中的性体系统。所以《黄帝内经-灵枢》中才说“天之在我者德也”。而大地肥沃的土壤能够生长出五谷杂粮,五谷中所含的五谷之气,主要是营养我们的命体系统,所以说“地之在我者气也”。实际上,这两句话就鉴定了这个德和这个炁,而并没有将炁与德混为一谈。德的特性与炁的特性,其来源是不同的。所以希望政治家、哲学家在解读黄老的时候,不要把这两者混为一谈,随便给她扣上一顶气功的帽子。这帽子在定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分寸掌握好,不要随便乱扣。

  ①老子《德道经》第五章(通行本《道德经》第42章)

  ②老子《德道经》第十四章(通行本《道德经》第5l章)

  ③老子《德道经》第二十五章(通行本《道德经》第62章

  宇宙中的五德能量营养精神,大地所生的五谷营养命体。这两种能量物质在人体内流动、分布、传输,而使我们的生命具有活力,性命的动力能量就是这个炁。由此可见,黄老之学所阐释的道和德,并不是单纯的伦理道德,也不是小乘的那个什么功,而是直接关系着人类生命生死存亡的物质能量。当然,老子乜强调了德一能量的伦理性,他在揭示德的养育功能的同时,紧接着就指出:“物形之,而器成之”①。道生德养了万物,是万物的父母,所以万物才尊道贵德嘛!

  这个“物形之,而器成之”怎么解呢?这就是说,万物虽然由道生德养,也还需要“物形近道,器具德性”,要有基础,要有前提,要能够主动地去接受德的滋养,要具备这种品德资格,要成为能装载承受德能的德器。这就像我们的命体系统一样,如果我们的命体丧失了吸收的功能,即使大量地进补营养很强的一些食品,甚至整天挂着吊瓶,保健医生天天跟着屁股后边转,强行地输液,输各种高级营养物质,进行体液的补充,但由于命体这个“物”它不具备能接收、应用营养的功能形态,形不成形,器不成器,那就难以受用,性命也就难以持久。所以在治疗当中,如果不迅速解决接收利用功能的恢复,那怕你输入再好的能量,也会死亡!

  ①老子《德道经》第十四章(通行本《道德经》第51章

  人类性体系统的营养摄取原理,对于德能的吸取原理,也是一样的机理,而且更加强调“物形之,而器成之。”五德能量虽然能够营养精神,但是如果不注重道德修养,道德伦理丧失了,也就是损坏和破坏了自己电视的接收功能,把天线也去掉了,高频头也摔坏了,那么这些接收功能、储存功能也就全部地失去了。所以说,道德伦理的丧失,就使自己难以称其为承载德能之器。不具其形,难成其器。这样的人,即使你将他放在饱和的德能环境之中,也难以持久维持,更何况现代科学还没有办法营造出这种治疗环境。那么这个命,不管是小命也好,还是老命也好,总是要分离啊!

  所以,能否接收道光德能的滋养,全在于我们的“修之身,其德乃真。”通过道德品格的修养实践,才能够使自己具备德性之形,成为良好的德能承载之器。只有这样,我们的精神系统,才能吸收到丰富的道光德能,从而滋养精神系统。老子说:“上德如浴”①,这就是说,当我们的德性修养处于上德境界时,整个生命的全部,身体的内外,性体系统和命体系统就全部充满德一的饱和能量,如同沐浴在强大的能量场之中,充分地获得和吸收德能的营养。“上德如浴”,是描述了我们整个浸泡在像液体的、像固态的、透明的这种光里面,在这个能量场中。你看看,那就并不是细若柔丝般的,像早晨薄薄的、淡淡的那种雾态的能量场吗!

  ①老子《德道经》第三章(通行本《道德经》第41章)

  这个上德,刚才说到她的固态情形,这个固态具有穿透性,其特性不是我们后天语言所能准确描述的,只能感同身受地去体悟。如果进入到这种“上德如浴”状态当中,那就能验证我们是否是这个“形”、这个“器”。不要因为暂时地、短暂地处在这种“上德如浴”状态,就错误地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要谦虚,道德修养实践者永远都是一个迁善者、悔过者、自我批评者。只有通过这个方式,才能知不足,即使吸收满了上德的饱和能量,也要谦虚。老子说:“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①,这就是说,德性品格高尚并且德能丰厚的人,就会像婴儿那样纯正无邪、纯洁无暇,没有私心和贪欲。

  以炁解析道和德,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大系统,专业性强。要想用短短的时间在这里全部讲透、讲细,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而且我们已经有过不少这方面的论述。在此主要是围绕老子《德道经》的大唯物主义思想和唯德主义思想,涉及性地介绍一点内容,强调道和德的物质性,老子思想的唯物性。道光德能是物质性的能量,她们就是我们明明德,照亮自己的心身,同时照亮周围一切的能源。她们就是社会清明、精神文明的动力源。把握住道光德能,我们的生命将是亮丽的人生!我们的社会将是天下大公的盛世!我们的民族将会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上面我们运用象、数、理、炁四把钥匙,对老子《德道经》的哲学思想,进行了一些肤浅的初步解析。循着这个四析方法论,深入地拓展开来,将对我们系统而全面地掌握老子的哲学思想和圣人之治的方法论极有帮助。

  (2005年6月6日)

  ①老子《德道经》第十八章(通行本《道德经》第55章)

作者:熊春锦
整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道德教育与养生研究中心 何良庆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关键字:中华国学道德根,熊春锦,中华传统文化
分享到:
分享让我们共成长,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APP或微信公众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游金地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 8641人参与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 新闻故事
  • 人生五味
推荐新闻
便民服务
商会协会
  • 曝光台 /
  • 最新资讯 /
  • 精彩推荐
  • 游在青岛 /
  • 吃在青岛 /
  • 玩在青岛
猜你喜欢
  • 热门排行 /
  •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