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资讯
关注民生资讯,引领生活态度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 > 寄情以壶 藏意蕴心——紫砂名家秦焌之曼生十八式
寄情以壶 藏意蕴心——紫砂名家秦焌之曼生十八式
2024年05月30日 15:22 艺术 编辑:张晓静
分享到:

  紫砂,这一源自中国江南水乡宜兴的瑰宝,承载了数千年的文化底蕴与匠心独运。它不仅是泡茶的器具,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和象征。在紫砂的世界里,每一把壶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诉说着古老而又鲜活的东方故事。而曼生十八式便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十八种壶型,或取自然之形,或仿古器之韵,或寓生活之趣,每一种都独具匠心,充满了艺术性与实用性。这种多样化的设计不仅展现了制壶艺人的丰富想象力和高超技艺,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微信截图_20240530152143.png

  秦焌,出生于中国著名的陶都—宜兴。他出身于陶艺世家,自幼便跟随父亲学习紫砂壶艺。在家族传承的熏陶下,秦焌老师对紫砂壶的制作技艺和艺术内涵有了深入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

  在传统紫砂制壶工艺基础上,独立构思,设计理念新颖,手法独到,传统手法与创新理念融会贯通,形成了独特的秦氏紫砂壶设计风格。曾以一把五彩调砂龙龟壶惊艳专业展会,如今他的一套曼生十八式再次引得业界关注。这套作品器型浑厚,质地细柔、色泽古雅,由五彩调砂龙龟壶传人、紫砂名家秦焌老师制壶,鲍志强先生入室弟子林茂森老师雕刻字画,亦儒雅亦大气,古朴意蕴氤氲其间。

04.jpg

这套曼生十八式,手感光滑细腻,色泽温润古朴,那细腻的砂质感仿佛能抚平内心的浮躁,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与平和。作为茶具,二百到三百毫升之间器具容量,兼具了其作为茶具的实用性,出水流畅而有力,倒水断水之间,展现出其独特的韵律和节奏。作为艺术品,经过了匠人的精心雕琢和打磨的每一处细节,都如同经年累月的沉淀,透露着深邃与宁静,让人在品茶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艺术的熏陶,秦焌老师的这套曼生十八式,或收藏或把玩或使用,都有截然不同的独特意趣。

在谈到曼生十八式的制作过程时,感触颇深,历时近一年的制作,仿佛一场时空穿越之旅,与古代文人墨客的竹林对弈,与江湖侠者的一壶好茶,这些或取材于历史故事,经典传奇,或取自于山川好景,林郁葱葱,似壶中有景,泥中有戏。

每一把曼生壶都是经过反复推敲、精心制作而成的,无论是壶身的线条、比例,还是壶盖、壶嘴的配合,都需要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调整。曼声十八式的挂失,也是秦焌老师的紫砂人生,这种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正是匠人精神的最好体现。

15.jpg

19.jpg

  “曼生十八式不仅仅是一种紫砂壶的艺术形态,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文化传承。它代表了制壶艺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对艺术的追求与创新。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更加珍视和传承这种精神追求和文化传承,让曼生十八式这一独特的紫砂壶艺术形态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秦焌老师说到。

  秦焌的曼生十八式,不仅是他在紫砂壶技艺上的集大成展现,更是传统文化的生动传承。每一把壶,既是一段历史,也是一个故事,更是一个对未来恬静生活的美好向往。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关键字:
分享到:
分享让我们共成长,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APP或微信公众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游金地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 234人参与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 新闻故事
  • 人生五味
推荐新闻
便民服务
商会协会
  • 曝光台 /
  • 最新资讯 /
  • 精彩推荐
  • 游在青岛 /
  • 吃在青岛 /
  • 玩在青岛
猜你喜欢
  • 热门排行 /
  •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