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青岛市 【切换城市】

中国在社会各个领域迅速崛起 改变"全球化"方向

2016年03月21日   生活资讯   来源:游金地   编辑:小荣

13
摘要: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已经渐渐融入社会,如今中国更是在社会中的各个领域都有所建树。中国的崛起势在必行。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已经渐渐融入社会,如今中国更是在社会中的各个领域都有所建树。中国的崛起势在必行。


3月3日新西兰罗托鲁阿市举行的孔子课堂开班仪式


    中国在全世界开设了上千个孔子课堂。


  瑞士《新苏黎世报》网站3月14日刊发题为《亚洲觉醒》的署名文章,作者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教授弗洛里安·库尔马斯在文章中称,掌握外语不仅是职业所需,还能建立纽带。这点不管是歌德学院、法语联盟还是塞万提斯学院都很清楚。眼下,亚洲人也想进入这个专属俱乐部,尤其是中国人。目前,在全世界传播中国语言文化的孔子学院已有约500家,隶属于学校的孔子课堂也有上千个。

  文章称,但大量系统授课的语言仍用一只手就数得过来。英语、西班牙语、法语的优势似乎无法超越,这一优势暂时仍会保持下去,因为课程的修改非常缓慢。但与此同时,现实正在发生改变,如果我们想想中国在专利方面构成的竞争的话。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就跃升至世界专利申请量的首位。

  与此相对应的是,越来越多值得一读的东西是用中文写成的。英语网络使用者(8.75亿)与中文网络使用者(7亿)相比,虽然在数量上还占优势,但力量对比的变化已经显现。中国构成了竞争——而且是在所有领域。

  文章称,中文不是世界语言,但中国正在重新夺回西方列强曾令其在短时间内存在争议的世界地位。很多中国知识分子是这么看的。他们不仅不愿被所谓的“全球化”大潮吞没,而且希望决定它的方向。

西方世界不一定认为这样的要求是合适的,因为欧洲以及我们在大西洋另一边的“朋友”知道事情应该是什么样子,毕竟它一直是这个样子。关于用筷子吃饭不存在什么争议,但当事情关系到实质性问题而不仅是美学层面时,标准当然得是西方的。

  文章称,西方(二战前主要是欧洲,二战后主要是美国)凭借其经济、军事和政治实力为世界其他地方确定规则的历史已经很长,去殖民地化运动并未质疑这一点。对西方世界管理方式的首度怀疑是因日本成为经济超级大国而产生的。在上世纪80年代,索尼公司在欧洲和好莱坞购买电影制片厂,三菱公司买下纽约地标建筑洛克菲勒中心,丰田则教会了德国汽车制造商什么叫害怕。这股黄色威胁似乎打算占领世界。

  显然,那一天并没有到来,人们很快便发现西方的躁动不安是可笑的。当然,这并不是西方以类似方式对待中国崛起的背景。西方的主流意见是不允许中国崛起对西方的优势地位构成威胁,理由则是西方缔造的世界秩序建立在普世性的价值观之上。

  举例来说,在西方世界以外的地方谈到法律安全时,人们毫无疑问指的是在欧洲诞生的法律秩序。淡化其他法律体系使人们有可能让贯彻普世价值的行为看起来无关实力和利益,而是历史的必然或事物的自然发展。

  文章称,在东亚,这一点并非对每个人都能讲得通,各国在这方面也存在差异。日本一直声称信奉西方价值观,因为即便地理距离遥远,它仍希望成为西方的一部分,并明确地脱离中国。而中国在必要情况下则会务实地接受这些价值观,目的是在全球竞争中立足。

  然而,这并不能掩盖它们的保留条件。关于亚洲价值观的讨论自1997年金融危机以来就销声匿迹,但单纯由西方的线性进步思维来推动全球化的观点也没有被人们无限度地接受。这在中国是因为人们对自身传统的认识和重新变得强大的背景,在日本则是因为摆脱大盟友美国监护的强烈愿望。旧的传统不仅在中国,也在日本充满活力,它们不会一味接受西方的普世价值观。

  文章称,我们是否可以从中得出这样的结论:随着中国的再次强大,日本会再度更多地转向以汉文化为中心的世界?毕竟在日本,学习中文的学生也在增加。这种状况暂时还不会出现,因为两国的历史仇恨和当前竞争太深太强了。然而,中日两国都希望参与全球化的构建,因此围绕普世价值的讨论还没有结束。


    由于中国的崛起,已经能从各个领域影响到西方国家的价值观,中国的发展是值得肯定的,中国的崛起引导了西方的一些价值观也将会是趋势。

游金地
解读热门新闻,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责任编辑:小荣]
标签: 中国 崛起 西方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1
  • 2
  • 3
【日照银行·阳光贷】有品质生活更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