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2015年度青岛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青岛大学召开,会议表彰了2015年为我市科技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出席会议,并为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颁奖。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新起出席会议并讲话。
据悉,2015年度青岛市科学技术奖获奖总计155项。其中最高奖2人,获奖者分别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主任、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吴立新和隔而固(青岛)振动控制有限公司总经理尹学军,两位“60后”最高奖获奖者将分别获得50万元奖金。此外,还包括自然奖10项、发明奖15项、进步奖119项、合作奖9人。
科技创业奖反响较大
记者昨日采访了解到,今年的科技奖励中,科技创业奖反响较大,社会各界关注度高,有力助推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科技创业一等奖获得者吴国盛,是2013年从美国硅谷回国创业的留学生,获我市首只天使投资基金支持,实现了“拎包入住、零元创业”的梦想;“海尔创客”的“无线电力传输技术在家用电器上的应用”项目,获科技创业二等奖。有超过50%的科技创业奖项目获得过我市天使投资基金支持。
团队创新奖层次较高
此外,今年团队创新奖层次较高,摘得此奖项的新希望六和、青啤和海信三个团队,拥有国家、省科技奖励的成果13项,承担国家科技计划近20项,获发明专利386项,发表高水平论文近200篇。青年科技人才也大量涌现,据统计,本年度获奖项目完成人中,40岁以下占比58%;自然科学奖申报人中,35岁以下占比50%。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海洋成果获奖数量增幅较大,28项涉海项目获奖,同比增长133%,覆盖海洋科学基础研究、海工装备、海洋新材料、海洋能源和海洋生物等多个学科领域。
今年的获奖项目整体质量较高,获奖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大幅提升,授权发明专利总量784项,同比增长103%。高水平论文大幅增长,其中医疗卫生领域获奖项目发表SCI、EI等论文数量较上年增长48%。
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市下一步将根据全国科技创新大会要求,继续加大科技奖励改革力度,结合青岛国家首批科技成果评价试点城市工作,逐步建立起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登记、交易、奖励推荐等全链条管理体系。发挥科技中介机构和科技评估师的作用,做好成果评估和价值发现,挖掘出更多更好的科技成果,促进转移转化,全面提升科技奖励工作质量。
吴立新:放眼全球带领国家实验室不断创新
去年,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开张,我国海洋界最年轻的院士吴立新担当实验室主任,开始主导一系列国内外的高端海洋研究课题,并受到广泛关注。此次获得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吴立新当之无愧,但当记者采访他的时候,他的话题很少谈及自己,兴致勃勃吐露的是一个又一个“重磅”蓝色科技规划。
回国发展打开广阔天地
2005年,已经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站稳脚跟的吴立新出人意料地决定“另起炉灶”,以“筑峰工程”人才引进的形式,回国进入中国海洋大学从事海洋物理的研究。这一次转身,为吴立新打开了更广阔的用武之地,也为青岛的海洋科技发展融入了全新的智慧因子。
从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到“泰山学者”特聘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再到2013年当选中科院院士,吴立新秉承着“山高人为峰”的理念,一路向前。他曾是海大历史上首位既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973计划),又承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科学家。通过这些项目的资助,他和他的团队在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并多次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及其系列杂志上发表研究成果。
大量的时间泡在实验室
当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落成,吴立新的身份有了一些变化。“在海大的时候我主管科研,工作性质相对比较单纯。而实验室一切都是新的,人才聘任、管理机制、运行体制都是试点,对执行力度要求高,处处都是挑战。”
每周除了继续完成各项课题研究、带研究生,吴立新至少有两三天甚至更多时间要泡在国家实验室,早上7点多从海大鱼山路校区出发,晚上七八点才会走进家门。来回路上3个小时,是吴立新习惯思考问题的时间。“边赶行程边思考,对吴院士来说,是家常便饭。”吴立新身边的学生告诉记者,吴院士很多科学研究的灵感是在旅途中产生的,如智能浮标计划、问海计划等就是在旅途中和同事一起讨论碰撞出来的。
创新团队目光放眼全球
“国家实验室要体现国家意志,服务于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自然起点要高,能够在海洋领域发起大的科技计划,有组织领导协同创新的能力。”吴立新带领的国家实验室创新团队,“靶向目标”不仅仅是青岛,而是全国乃至全球。因此,实验室落成不到半年时间,一批重大科研平台已初步搭建起来,一些尖端海洋科技项目已经呼之欲出。
“近期,我们和中船重工、天津大学合建的两个联合实验室即将入驻园区。”吴立新透露,目前国内海洋观测使用的仪器、95%以上设备依靠进口,国家实验室与上述两家单位分别合作的海洋工程装备联合实验室、海洋观测与探测仪器联合实验室就是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实现观测仪器国产化。联合实验室成立之后,还将不断吸纳更多的在该领域拥有前沿技术的高校院所、科技企业参与进来,共同推动我国海洋观测网的建设。
尹学军:从零起步国家大剧院有他的技术
18年前,他放弃在德国的高薪,带着梦想回国创业;18年后,他让从零起步的中国高端振动控制技术领先世界,反向输出到德国。他叫尹学军,既是中组部“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也是隔而固 (青岛)振动控制有限公司总经理。今年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史无前例地颁发给了民企的当家人,令人为之一振。
把世界领先技术引进来
上世纪八十年代,尹学军留学德国,主攻机械设计和高速列车轮轨振动方面的研究。读博期间,他主持设计建造的大型自动化高速滚动力学试验台,得到了导师的高度评价,也在德国相关产业得到广泛应用。1998年,尹学军放弃了当时在德国优越的生活条件、科研条件以及12万马克的年薪,回国先后创立了隔而固(青岛)振动控制有限公司和青岛科而泰环境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把世界领先的高端振动控制技术引入了中国。
目前,尹学军已主持完成了各行业振动与噪声控制工程项目7000余项,其中包括全国20多个城市的地铁特殊路段隔振工程、国家大剧院录音厅、杭州湾大桥观光塔、昆明机场指挥塔等国家重大项目。2015年,隔而固公司的营业收入达到4.96亿元,纳税逾9111万元。
让中国技术反向输出
回国之初,尹学军的公司多数使用的都是德国技术,但随着一次次难题攻关,他们独立成长了起来。截至目前,已先后申请专利170多项,获得专利授权150项。最让尹学军骄傲的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原创性发明。“地铁有时要从居民楼下穿过,那种振动噪音对百姓生活干扰太大了。”据了解,地铁经过时会发生多频率振动,解决起来相当复杂,但不可能每次修建地铁都要大范围拆迁。
当这一难题摆在尹学军面前时,他主持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钢弹簧浮置道床隔振和迷宫式约束阻尼轮轨降噪等成系列技术,隔振效率达95%以上,减振降噪效果分别达到18-25分贝和8-12分贝。上海地铁4号线高架首次在国内采用桥上钢弹簧浮置板,列车经过时的噪声靠听觉几乎无法察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尹学军团队研发的迷宫式约束阻尼钢轨技术,目前已经出口到德国和巴西,实现了中国在高端振动控制技术方面的反向输出。
七成时间做研发创新
当许多人都有“周一综合征”的时候,尹学军却说,他最盼望的日子就是星期一,“赶紧到办公室来,跟大家碰碰头,看看我的‘宝贝’们都有啥进展。”尹学军口中的“宝贝”,就是他的各项研究课题。虽然是一家民营企业的老板,但尹学军70%的时间都用来做研发创新,通常他会有十几个课题项目同时进行,如果是新技术应用,首例工程他也一定会去现场。
“我们公司的总工程师和研发部长都是我!”尹学军笑称自己领一份工资,却身兼数职,“做科研真的是其乐无穷!眼下正是个创新的时代,既有艰辛,也有乐趣,能用科技为百姓造福,就值得付出。”据尹学军身边的工作人员透露,他擅长利用点滴时间去做科研以外的工作,例如在出差的飞机上填写专利申请报告。
因为乐在其中,别人眼中的忙碌,却让尹学军很享受,甚至不在办公室的时间,他也在搞各种发明创造。尹学军向记者透露,他最近就在家里研究一种远程灭火炮,可以在消防灭火时把水打到480米远的地方,从而解决高层建筑救火难的问题,“我已经做出了一个样机,是单管的,现在正琢磨着改成多管的。”
游金地
标签: 2015年度青岛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隔而固(青岛)振动控制有限公司总经理尹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