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33年,当时的市政府开始制定新城市规划,历时两年,《青岛施行都市计划方案初稿》印制,大青岛都市计划基本完成。这是第一个由中国人自己规划的大青岛城市规划。
1933年,当时的市政府开始制定新城市规划,历时两年,《青岛施行都市计划方案初稿》印制,大青岛都市计划基本完成。这是第一个由中国人自己规划的大青岛城市规划。
1935年规划提出,在胶州城东平原设立一大塔埠头市,形成交通中心和工业卫星城,然后再向南延伸,最后到达薛家岛,尽量避免因离城开发的“飞地”、“孤棋”状态。
根据国家水陆交通布局的宏观走势,规划预测,到本计划末期,将至少有4条铁路干线通往青岛,分别为胶济线、胶徐铁路(今胶州临沂至徐州)、青烟线、环海铁路(青岛日照至连云港)。缘于地形关系,这四条铁路进出青岛市区,只能依靠原有之胶济铁路,因此必须设立一综合交通枢纽,而车站位置选址十分重要。规划考察认为,胶州东部平原最适合。
理由是,胶州东部平原位于大沽河下游,地势平坦,面积广大,有足够的土地供建设停车场和堆货场,并有大沽河水运便利。一旦胶莱运河开通,河海相济,航运必然发达,位于河口的塔埠头将形成一繁盛商场。塔埠头规模扩大,必沿大沽河向北推进,发展到一定程度,将与综合车站附近的工业地相衔接,从而形成一大塔埠头市(今胶州少海新城一带)。
塔埠头市对于青岛之任务,一是作为青岛与附近城镇供求的中间市场;二是分散青岛工厂密度,充分利用塔埠头低廉的土地和人工,降低产品成本,就近供应消费者;三是作为支撑点继续向南发展,经红石崖、薛家岛、灵山卫至日照,环胶州湾半匝,把整个胶州湾沿岸连成一体。
游金地
解读热门新闻,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优质商家
猜你喜欢
热门排行
标签: 青岛施行都市计划方案初稿 大青岛城市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