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为青岛文史专家王栋,发表于2010年8月,简述了位于四方嘉禾路上这座已有八十余年历史的老教堂的前世今生.
	 
	
    嘉禾路是四方老城区一条宁静而安逸的小街,也是四方唯一还保存着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城市风貌的区域.与昔日上、下四方灰砖黑瓦的平房村落所不同时,嘉禾路一带还有着不少在市里才能见到的里院式建筑.
	
    四方神召会礼拜堂及立堂基石,2009年7月2日摄影
	
    从糖球会圆形广场向东走不过100米,在路的北侧就能看到一座红瓦黄墙的西式平房.如果不是山墙上硕大的十字架和拱形的门窗,的确让人很难认为这里会是一座有着近80年历史的教堂.在教堂西侧的墙基上,有一块黑色大理石镌刻的石碑,上书"四方神召会礼拜堂基石 主历一九三五年五月一日立".
	
    四方神召会礼拜堂基石
	 
	
    青岛神召会受醮证明书(文史学者邹勇收藏)
	
    根据史料显示,1924年,加拿大神召会委派牧师郜文昭(美籍)自甘肃来到青岛筹建教会.同年2月,郜文昭又邀请北京神召会的中国牧师熊保罗来青岛辅助教务.最初,神召会在青岛的传教站设于北京路,1929年迁到胶州路"福音村".1933年由迁至安徽路银星戏院.1934年郜去世后,差会于次年又委派加拿大籍牧师司克慈(Scotts)来青岛主持教务.1935年5月,嘉禾路的四方神召会礼拜堂落成.1937年,又在台西镇(费县路)、台东镇(东光路)设堂.1940年,司克慈回国.教会由熊保罗牧师主持.同年,教会迁至台西镇的费县路礼拜堂.1949年之后,神召会退出了中国大陆.1958年,政府对各教派的信徒和聚会点进行合并.台东、台西镇教堂被撤并,仅保留四方礼拜堂为聚会点.
	
    1999年整修之前的四方神召会礼拜堂(图片来源:青岛基督教网站)
	
    随着近二三十年愈演愈烈的旧城改造,神召会位于费县路和东光路的教堂旧址均已被拆除,嘉禾路教堂成为了该会在青岛留下的最后一座纪念性建筑.(材料来源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整理:何良庆)
文章转自:中管院道德教育中心
游金地 
                 



 
          	 
          	

 





 
           
           
           
           
           
           
           
           
   
   
  

















 
 
 
 
              
              
              
              
              
              
              
              
              
              
              
              
              
              
              
              
              
              
   鲁公网安备 37020202000395号  |  青网警备 37020002140015号
鲁公网安备 37020202000395号  |  青网警备 37020002140015号 
             
         
                         
   
   
           
           
           
           
          
标签: 青岛城市记忆 嘉禾路 四方神召会礼拜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