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资讯
关注民生资讯,引领生活态度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专访 > 周华:以匠人之手,缝补残瓷之美
周华:以匠人之手,缝补残瓷之美
2020年01月19日 17:31 人物专访
分享到:

在悠久的中国文化历史中,瓷器承载着厚重的人文情怀,能让瓷器“起死回生”的锔瓷手艺跨越了千年历程,影响了数代中国人的生活,也见证了中国瓷文化的发展历程。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青岛市工艺美术大师周华老师,一起聊聊锔瓷的故事。

 微信图片_20200119172308.jpg

千年历史,匠心传承

锔瓷,最早的文字记载始于宋朝,到清朝进入繁荣时期。对过去的中国人来说,瓷器不仅仅是一种器皿,很多时候还寄托着人文情怀。“从90年代初最早开始接触锔瓷,到今天已经过去20多年”,周老师向我们介绍,最早是小时候,见到走街串巷的艺人修复老器物,慢慢对这个行当产生了兴趣,直到有一天看到中央电视台采访锔瓷泰斗王振海老先生,完全被锔瓷吸引住的周华正式拜王振海为师,开始了正规的技艺学习。传承2472136道“王门锔”宫廷锔瓷独门绝技,弘扬中华名族传统独有文化,在从艺过程中一直秉承祖师的教诲:“锔聚和合,感恩生活,修复艺术,缝补生命”。

 

修复与再生

对于破损的器物,始终保持着敬畏之心,这是周华老师时刻铭记在心的原则。修补一件破损的器物要经过几个关键的步骤:首先是找茬对缝,先看一下碎的情况,然后进行找茬对缝,一般按照由大到小的步骤进行,在找茬的时候要用锤子敲一下,使缝隙更加严密;接下来是打盘,把找茬对缝完毕的瓷器盘紧,便于下一步操作,打完盘以后整理恢复到位;紧接着是金刚钻打眼,再好的瓷器也需要金刚钻,俗语“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便出于此;最后上锔钉,一个瓷器便修复完成。

严谨的步骤要求手艺人们要不断精进,从艺先做人,怀揣着对瓷器的敬畏,用谦逊的态度不断学习,完成一件又一件瓷器的修复与再生。

 

随着文玩的兴起,锔瓷这门手艺再一次展现在我们面前,锔瓷不仅仅是修复的工具,更是一种艺术享受,它带来的艺术价值足以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那一件件修复完成的器物,闪耀着手艺人们的智慧与辛劳,承载着数千年历史传承的厚重,重塑瓷器残缺之美。

 

相关链接

周华(字应毅),师承“天下第一锔”,世袭斋号“乌龙堂”(康熙二年御封)锔瓷泰斗王振海老先生,现为王振海先生入室弟子,第六代传人。

中国海洋大学毕业 高级工程师;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青岛市工艺美术大师。青岛市工艺美术协会会员,青岛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崂山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青岛市手工艺协会理事。青岛科技大学客座讲师,青岛市中学综合实践教育中心、青岛市少年科学院工作导师,“周氏锔艺 –锔瓷艺术馆”被纳入“青岛社会课堂”。

 

(编辑:陈宣诺)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关键字:
分享到:
分享让我们共成长,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APP或微信公众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游金地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 770人参与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 新闻故事
  • 人生五味
推荐新闻
便民服务
商会协会
  • 曝光台 /
  • 最新资讯 /
  • 精彩推荐
  • 游在青岛 /
  • 吃在青岛 /
  • 玩在青岛
猜你喜欢
  • 热门排行 /
  •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