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资讯
关注民生资讯,引领生活态度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业模式 > 傲慢的代价:云南白药舆论危机
傲慢的代价:云南白药舆论危机
2015年03月12日 17:22 商业模式
分享到:
  云南白药再一次遭到了舆论的炮轰,这次不是因为自身成分的问题,而是牵涉到了刑事官司。

  7月17日,网传广州一位外科医生被云南省公安厅经侦总队的警察带走问话。这件事情立刻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这一“跨省”抓捕的行为竟然是由于云南白药的举报,这位医生在两年前发布一篇微博,称有小患者擦伤后用云南白药粉自行治疗,导致毁容。云南警方据此认为该医生“侵犯了云南白药的商誉”。

  “侵犯商誉”是个很重的刑事罪名,2013年中联重科举报陈永洲的正是这个罪名,陈直接被湖南警方带走,这一幕恐怕各位都不陌生。

  暂且不论医生的判断正确与否,云南白药的霸道行为很快令自身陷入了舆论的漩涡。仅仅凭借一则提示用药风险的微博,就差点抓人,这无论如何是无法令人接受的。而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云南白药对此事的态度:依然如之前一样,对舆论的反应充耳不闻。

  云南白药近年来遭遇的舆论危机不少,大多集中在用药安全的关键信息上,公司方面大多保持沉默的态度,这无形中令云南白药的形象受到损害。

  2010年12月,云南白药被爆出其配方在美国公开。云南白药是仅有的两个国家级保密配方的品种之一,正是由于其配方的严格保密性,国内才未能产生市场竞争者,这个藏了上百年的秘密竟然在美国市场公开,令国内一片哗然。

  中药在美国一般无法获得药品的资格,只能作为植物提取物进行销售。即便如此,美国FDA也会要求中药注明主要组成部分。云南白药在美公布组方或许属于无奈,但的确令其自身左右为难。对于这一事件,云南白药采取的态度是冷处理,即坚称“做法并无不当”。

  2013年2月,香港卫生署在例行检查中,发现云南白药中含有未经标注的有毒成分“乌头类生物碱”,导致云南白药所有产品在香港和澳门紧急下架。这一事件同样由配方引发,由于乌头碱的毒性巨大,且云南白药一直以“保密配方”为由拒绝公布成分,港澳方面才有如此大的反应。

  2013年11月,国家药监局重申:所有含砒霜、生川乌、生草乌、雄黄在内的28种毒性中药品种需要特别注明,保密品种也不例外。这一文件实际指向的就是云南白药。云南白药被迫修改说明书,首次正式披露了成分之一,“制草乌”。与此同时,关于其用药风险的讨论越演越烈。

  与此同时,福建富商陈发树一直在为追讨云南白药股权而做抗争;绿色和平组织又查出云南白药的药材农残超标;公司在昆明呈贡的地产项目又被指“鬼城”……在这样的背景下,云南白药非但不下力气修复自身形象,反而选择跨省举报一名医生,是不是嫌自己商誉太好呢?

  2008年之前,云南白药的股票和很多老国企一样并不惹眼。在2007年股市最高点的时候,云南白药股价也就是40元不到的样子。能够促使其一股价飞冲天的不是神奇的白药,而是其投入的OTC、日化和保健产品,后来医药行业总结为“大健康”。

  传说2008年赵丹阳花600多万美元,拍得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席间赵丹阳给巴菲特赠送了两件中国特产:云南白药和东阿阿胶。这两个公司正是发展大健康的倡导者和先行者,云南白药的牙膏、创可贴甚至卫生巾令其积累起了良好的形象。

  但是,云南白药经营者们的傲慢,将必然使其身上的光环越来越暗淡。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关键字:
分享到:
分享让我们共成长,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APP或微信公众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游金地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 10247人参与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 新闻故事
  • 人生五味
推荐新闻
便民服务
商会协会
  • 曝光台 /
  • 最新资讯 /
  • 精彩推荐
  • 游在青岛 /
  • 吃在青岛 /
  • 玩在青岛
猜你喜欢
  • 热门排行 /
  •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