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资讯
关注民生资讯,引领生活态度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头巷尾 > 怡园中学开展体验式感恩与责任教育构建643模式
怡园中学开展体验式感恩与责任教育构建643模式
2014年05月15日 16:25 街头巷尾
分享到:

  走进乳山怡园中学,你能不时听到迎面走来的学生们的问好声, 感受到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很难看到扰乱课堂秩序、课间在教学楼走廊打闹等不文明行为……校园里弥漫着文明之风,让人如沐春光。

  这一切都与学校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密不可分。据悉,为引导学生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方向和价值准则,怡园中学正在开展“体验式感恩与责任教育”家校共育序列化研究,结合实际构建起“6——4——3”模式,为德育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以体验式活动为载体 力避空洞说教

  传统德育教育在很多人看来目标空泛、形式呆板,内容流于说教,也导致了德育教育“口头上重要,手头上次要”的尴尬境地。

  为了让德育教育落到实处,怡园中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亲身体验、感悟,在体验中学会自我反思,进行人格的自我塑造。

  近日,学校举行了“迎三八,亲子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分“走进父母之爱、感悟父母之爱、回报父母之爱”三个章节进行。在历时2个多小时的活动中,老师用一声声牵动灵魂的话语,一个个富有感染力的感恩故事,一段段极具震撼力的感恩视频,再配以各种音乐背景进行渲染,很快引领着孩子们打开了记忆的闸门,重温美好往事,感念父母的养育恩情。台上台下互动的方式,牵动了家长和孩子之间心灵与心灵的对话,孩子们动情地拉着父母的手,泪流满面地拥抱着父母,并大声喊出自己的肺腑之言:“爸爸妈妈,我爱你们!”“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

  “和其他学科不同,德育若没有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的体验,没有心灵的触动,就无法真正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德育的最终目的是还是让学生融入生活,这需要他们在体验中学会比较、辨别、整合,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学校负责人表示。

  以家校共育为途径 凝聚教育合力

  为了营造家校通力合作的教育氛围,怡园中学制定“体验式感恩与责任教育”家校共育目标,并根据课题研究计划、研究内容,着手开发了家校共育校本课程。通过家校合力,营造浓浓的感恩与责任教育的氛围。

  该课程针对学生特点分年级层进式设计:习惯的养成(初一年级,以习惯培养为核心)——生命的历练(初二年级,以认识生命,珍爱生命为主题)——青春的律动(初三年级,以青春期教育为重点)——理想的放飞(初四年级,以理想责任教育)为重点。

  学校专门成立了家长委员会,与家长定期交流教育经验,发挥家长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各项教育活动,既加强了家校联系,又缩短了家长与孩子两代人之间的距离,纠正了家教中的一些失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家校互动共育,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应和社会效应。”学校负责人表示,教师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正悄悄地发生着改变;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学生的良好行为和学习习惯逐步养成;校园的“问题生”群体日益削瘦;勤勉、向上、进取的学风蔚然形成。

  变零敲碎打为序列化螺旋式推进

  为了将体验式活动推向深处,走出校门,走向自然,走向社会,并且将这些活动长期化、制度化,怡园中学探索出了“6——4——3”模式。

  6即整个“体验式感恩与责任教育”家校共育序列化研究之活动模式分为6步。包含:感父母之恩,尽子女之责;感老师之恩,尽尊师之责;感集体之恩,尽主人之责;感社会之恩,尽公民之责;感祖国之恩,尽国民之责;感自然之责,尽居民之责。而在这每一步中,都分为启动、推进、高潮、延伸4个环节。每个环节又设置有3级目标。

  例如,在“感父母之恩,尽子女之责”中,在活动启动时,学校让学生手算“父母养育亲情账”,从细微处感念父母真情;在活动推进阶段,举办亲子感恩主题活动,唤醒学生的责任意识。在活动高潮阶段,利用“三八”妇女节和“母亲节”,陆续展开“感恩在行动” “我为母亲来担当”活动,要求学生尽心尽力为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开展“亲情故事征集”征文比赛,通过展评阳光家庭的亲情故事,让学生体会发生在身边的亲情故事,深入开展感恩活动;在活动延伸阶段,班级实行小组竞学,强化学生的小组目标、责任意识,每月评选优秀竞学小组,优秀组长及成员。开展“孝心之星”“阳光家庭”“追梦之星”等星级评选活动,强化与促进学生的感恩与责任教育的活动,达到亲子之间互相勉励、共同进步的目的。

  在这个活动中,一级目标是“感父母之恩,尽子女之责”,二级目标是“家庭礼仪、家庭服务、勤俭节约、生活方式”,三级目标则针对二级目标中的四个部分又细化出了“尊敬长辈,对自己的长辈要有礼貌;对待长辈给自己的建议要合理采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尽量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小家务;每星期和父母买菜、做饭一次,感受父母辛苦”“对自己的衣服和用品不挑剔;对于生活用品不过高要求,不和其他同学攀比”“乐于参与家庭中的各项活动,并给出合理建议;体谅父母的工作劳累,相应的节日或父母生日为父母准备一份小礼物”。

  “教育是一门学问,德育工作更是一门学问,我们会在学生成长中不断探索适应新情况、新形势的德育特色之路,通过更丰富的‘体验式感恩与责任教育’活动,把学生的生活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学校负责人表示。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关键字:
分享到:
分享让我们共成长,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APP或微信公众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游金地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 3013人参与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 新闻故事
  • 人生五味
推荐新闻
便民服务
商会协会
  • 曝光台 /
  • 最新资讯 /
  • 精彩推荐
  • 游在青岛 /
  • 吃在青岛 /
  • 玩在青岛
猜你喜欢
  • 热门排行 /
  •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