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资讯
关注民生资讯,引领生活态度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业模式 > 免费模式并非互联网的未来
免费模式并非互联网的未来
2013年10月11日 15:37 商业模式
分享到:
  免费一直是备受互联网世界推崇的一种商业模式,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人都觉得“免费”是数字网络时代的商业成功定律。微信、微博、电子邮箱、360软件、维基百科等免费网络工具或网络服务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的行为方式;利用互联网可以收看免费的电影以及下载海量歌曲,而不用为此付费;相对于传统电信及邮局邮件而言,实时的网络通话及电子邮件因为其几乎免费的成本和使用的便捷性改变了相当一部分人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大量的门户网站和专业类细分网站向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信息资源。所有这一些都将互联网服务和免费划等号,好像用户就应该享受互联网服务。

  过往的很多互联网巨头都会煞有其事地告诉你,比特经济笼罩下,一切由信息构成的产品的边际成本都在趋零化,互联网信息类服务的定价就应该是零。一方面就像摩尔定律所指出的那样,电脑处理器的价格平均每两年下降一半,网络带宽和存储器的价格下降的速度更快。互联网的作用就是将三者融合在一起,加速价格下降的趋势,使得在线网络每年以近50%的速度贬值,很多的互联网服务能以免费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庞大的互联网用户为交叉销售带来了无限的可能,一旦某种互联网服务聚拢足够多的用户,就一定能通过附加其他服务或商品获利。

  可即便硬件及带宽成本降到最低,难道互联网服务就应该天然免费?

  一方面:除了硬件及带宽投入,互联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这就意味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目前互联网企业是期望通过积累足够多的用户,带动CYE广告收入,以广告收入来支撑业务发展。这类型的免费业务都是要有依托的,拿什么来支撑全免费是关键。长期以来互联网在国内是野蛮式生长,不少互联公司在互联网免费、自由、共享的口号下,通过不合理甚至不是合法的手段聚合内容,转手将各种内容免费提供给用户,通过交叉销售获取大量的收益。这绝不是一种健康的商业模式,也不是“免费”的商业模式,而是一种掠夺式“免费”,通过掠夺上游的知识资源讨好用户获利。真正良性的商业模式一定是能够让整个商业链条内的各方都能获益。

  另一方面免费本身并不是用户的需求,用户需要的高质量的服务和产品。诚然,用户的支付习惯需要一段时间的养成,长期来看,只要内容足够优质,辅助足够通畅的支付通道,用户一定会对优质的内容付费。很多人觉得互联网服务所提供的服务都应该免费,除非那个功能对用户而言特别需要,否则很难找到付费用户,而且现在很多互联网服务都是免费的,或者有替代品,或者需求不会那么急切……总之,付费是很困难的。可是从亚马逊和苹果的经营情况就可以清晰的看出,为优质内容付费是成熟用户的自然行为,更是成熟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相比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因为屏幕制约及操作的简化,不可能再像互联网类服务一样通过免费聚拢大量人气后,再通过附加广告、游戏、电商、增值服务等获取多类收入。同时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体验感更强,希望获得的是更便利、更优秀的应用体验。从业者只能以匠人的精神雕琢优秀的产品,以产品立身。在没有交叉销售支撑的情况下,收费就不可避免,只有持续的商业收益才能维持大量的用户服务和产品持续优化。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关键字:
分享到:
分享让我们共成长,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APP或微信公众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游金地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 2229人参与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 新闻故事
  • 人生五味
推荐新闻
便民服务
商会协会
  • 曝光台 /
  • 最新资讯 /
  • 精彩推荐
  • 游在青岛 /
  • 吃在青岛 /
  • 玩在青岛
猜你喜欢
  • 热门排行 /
  •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