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资讯
关注民生资讯,引领生活态度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 【大路小学“尚书悦读”活动⑤】——三年级一班师生读书分享
【大路小学“尚书悦读”活动⑤】——三年级一班师生读书分享
2020年08月11日 16:29 教育 来源:青岛大路小学 编辑:唐凤刚
分享到:

    大路小学的“尚书悦读”暑假读书活动正在绘声绘色的开展中,三年级1班的同学们也带了自己的感受:一本好书可以使同学们受到教育,增长知识,同学们从书中可以发现奇异的瑰宝,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快来看看我们的读书成果吧!


2.jpg

3.jpg

  大家好,我是三年级一班的刘家如,这个假期我读了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好书——《昆虫记》。《昆虫记》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它被誉为“昆虫界的史诗”,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着作。他的这篇创作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生育和死亡。这一本书很有趣,从这本书里我知道了很多关于昆虫的知识,《昆虫记》不仅仅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这也让我得到了很大的启发,让我知道了在以后的生活中和学习中,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不懈的做下去,都会成功。


4.jpg

5.jpg


  大家好,我是三年级一班的于增淼,暑假里我读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小说描写的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渔夫,在一次单身出海打鱼时,钓到了一条大鱼,却拉不上来。老渔夫同鱼周旋了几天后,才发现这是一条超过自己渔船数倍的大马林鱼,虽然明知很难取胜,但仍不放弃。后来又因大马林鱼伤口上的鱼腥味引来了几群鲨鱼抢食,但老人仍不愿就这样放弃,最终突出重围,将大鱼带回了渔港,让其他渔夫佩服不已。这个故事是一曲颂歌,他提倡哪怕结果一无所得也用不屈服的奋斗精神,赞扬了失败之中的道德凯旋,永不认输的乐观主义精神!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6.jpg

7.jpg


  大家好,我是三年级一班的王娅文,假期里我读了《安徒生童话全集》,这本书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所创作。他自幼家境贫寒,17岁开始创作,一生共写童话168篇。这些童话,对统治阶级的愚昧、野蛮、虚伪、残暴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对劳动人民的苦难给予深切打同情,并颂扬了他们机智勇敢的美德。故事形象鲜明、生动,想象丰富,语言清新,充满诗情画意。这本书我最想和大家分享的还是《卖火柴的小女孩》。读着,读着,我的眼泪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这篇童话故事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我仿佛看到了小女孩就在我们身边,小女孩非常可怜,她赤着脚,穿着单薄的衣服在街上卖火柴,她卖不出去火柴就不敢回家,怕爸爸打她。而我在大年夜的时候身穿漂亮的羽绒服,脚穿棉鞋,在暖和的家里吃着美味的年夜饭,与我的生活相比小女孩的生活太凄惨了。因此我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8.jpg

9.jpg


  《如何说 孩子才肯学》读后感——沟通从接纳开始

  三年级一班班主任 韩莉


10.jpg


  暑假我在书店无意中发现了《如何说 孩子才肯学》,一拿起来就爱不释手,作为一名新手妈妈和年轻老师在育儿和教学中总是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惑,而这本书以它独特的方式,塑造了一名年轻的老师,用机智幽默的笔调,卡通画的形式,为我们提供了激发学生积极学习以及老师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最有效的方法,真幸运,我在书店发现了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用言行来启发学生,教育学生。过去的教师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教师就是权威,教师说,学生听、记,学生是教师语言的接收机;而现在强调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启迪者,引导者,与学生更好沟通交流的语言应该是“以孩子为中心的语言”,但是作为成人的我们在和孩子沟通时经常忘记使用这种语言。所以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如果是孩子犯错误了,常常是低着头,一声不吭地站在教师或家长面前默默接受成人自以为是的“教育”,而这常常使孩子产生对立情绪。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也是从接受传统教育中走过来的,曾经也一直渴望老师能够倾听我们的心声,而不只是传授知识。可以说我一直想和孩子相处好,用尽我的全力和他们沟通,但效果并不理想 ,很兴奋我买了这本书,帮我找到了一种较好与孩子沟通的方法。


  现在常说“一切为了学生”,可我问自己我们做到了吗?我们常说现在孩子难管难教,可我们有真正走进学生,去想他们所想,我们也是从他们这个年纪走过来,只是等我们成人了,还是以我们的主观想法来判断事物,太以自我为中心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我总是告诉学生,你们不要害羞,害怕,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说错了也没关系,然而实际上,每当学生表达了他们的感受时又被我驳回,跟他们争论,不是这样的。在学生看来,他们这样想是不对的,应该是像老师说的,所以常常让他们在读课文时写下自己的感受,他们常常更多的是放着,极少用铅笔写,如此反复,学生常常是不愿说,不愿写,总是说不会。我不知道要怎么激发学生的兴趣,不知道要怎么做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我总是满怀希望去上课,可下课后我总是很困惑,学生反应平平,自己的信心也大受打击,更糟的是,面对学生的反应,开始我还是耐心地说,最后我变得生气,说话大声,这使我非常害怕,担心,我也不想当这样的老师。我请教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她让我利用暑假好好研究每个学生的特点,再对他们因材施教。同时我也尝试通过读书来提高自己,我翻开了《如何说 孩子才肯学》这本书。


  第一章是“如何处理干扰学习的情绪”,想要排除困扰,就要接纳学生的情绪。


  “孩子的情绪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当他们情绪良好时,他们的表现也好。如何帮助他们获得良好的情绪?接纳他们的情绪!”看到这几句话,我不禁深思“接纳”,我做到了吗?很肯定,没有。脑子立刻浮现我们班那个最不爱做作业的学生,每次都要被我留下来说一通,补写作业。有次写作文,他告诉我不会写,我不相信他,觉得他就是不想写,懒。他觉得没什么可写的,而我觉得这作文很贴近他的生活,不可能写不出来。反正是无论如何他一定要写,而且我告诉他你很聪明,只是不用功贪玩,只要下决心好好学,肯定能够学得很好,态度决定一切,你的问题在于学习态度不正确。但我的成效不大,书中的主人公也遇到了同样的困难。在这本书里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不要否定学生的情绪,说出学生的感受,不要忽视学生的情绪,即便制止不能接受的行为时也要先接纳学生的情绪”。书中以卡通的形式表现出来,在画中看到了两个完全不一样的和孩子的说话方式,而这一切是那么的熟悉,因为跟自己是那么的相似,从中也明白了,当学生的负面情绪得到认同和接受时,学生觉得受到了鼓舞,会继续努力,以一种关心的态度回应学生的沮丧,偶尔点点头或理解低“嗯”一声,使得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他有可能自己解决,而且当情绪被接受比被忽视,更容易让学生调整自己的行为。无论是在家里或是在学校,孩子们的感情需要被接纳,所以不要以长者、师者的身份来命令孩子们了,认同孩子的感受,教师知道怎么教还不够,还要让学生在情绪上做好听和学的准备。


  从这我领悟到了沟通从接纳开始!在本章末作者也告诉我们:身为教师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把事实和信息传递给学生,如果我们希望学生成为能关心他人的人,那么我们就要关心他们;如果我们珍视孩子的尊严,那么我们就该成为维护尊严的榜样。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关键字:大路小学,读书分享会
分享到:
分享让我们共成长,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APP或微信公众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游金地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 1176人参与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 新闻故事
  • 人生五味
推荐新闻
便民服务
商会协会
  • 曝光台 /
  • 最新资讯 /
  • 精彩推荐
  • 游在青岛 /
  • 吃在青岛 /
  • 玩在青岛
猜你喜欢
  • 热门排行 /
  •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