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要注意:技术型诈骗3.0时代已到来,我们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随着智能手机及网络科技的发展,利用网络进行诈骗或者盗窃的手段越来越高超,有时候甚至让人防不胜防!财产数字化的今天,犯罪分子可以在一夜之间让你一无所有。通过下文,能让我们增长见识,防患于未然!
1、中国已进入诈骗3.0时代!
中国已进入诈骗3.0时代,先看警方刚刚公开披露的两个案例:
在抓获嫌疑人并完成全部审讯工作后,警方披露其作案手法如下:
1、购买网银四大件
骗子在黑市购买受害人身份证号、银行账号、密码、手机号等个人信息,俗称四大件。
2、破解360手机云服务账号
骗子通过“撞库”等技术手段,成功登录受害人360云服务账号。
3、绑定受害者手机号为副号
通过360手机云服务“短信回复”功能和移动运营商的绑定副号功能,骗子向受害者手机发出了绑定副号的申请并远程回复短信进行确认,这样受害者手机号就成为了骗子手机的副号。
4、接管受害者手机
通过360手机云服务“销毁资料”功能,强迫受害者手机处于离网状态。这样副号(受害者手机)的全部功能被主号(骗子手机)接管,所有的手机短信也会发送到骗子手机上。
5、实施盗刷和贷款
由于骗子已经掌握了受害者的银行卡账号、密码,又能随时接收绑定手机的验证码,利用网上银行就可以肆无忌惮地盗刷。由于该账户余额较少,骗子还将该账户绑定京东商城,并使用白条功能进行贷款消费。
整个过程中,受害者何先生没有做出回复短信、点击链接等任何动作,他和骗子之间也没有任何接触和交流,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账户的钱就被全部盗刷,并且欠了一大笔钱。恐怖吗?恐怖。警方称这伙人为“午夜幽灵”。
警方经过侦查,披露了骗子的作案手法:
1、盗取运营商网上营业厅登录密码
骗子通过黑客程序对电信运营商的网上营业厅这种服务型网站进行攻击,获得用户手机号和登录密码组合。
2、登录受害者网上银行
由于很多人网上营业厅的密码和网上银行的密码相同,所以骗子会通过“撞库”手法,利用已掌握的手机号、密码登录受害者的网上银行。
3、开通短信过滤和短信保管功能
骗子通过改号软件,冒充受害者本人拨打运营商电话,提供服务密码要求开通短信过滤和短信保管业务。这样受害者手机就不会收到动态密码短信提醒,这些短信只能通过登录网上营业厅的短信保管模块查看。
4、疯狂盗刷
骗子进入了受害者的网上银行,又能随时查看动态密码短信,那就可以肆无忌惮地进行转账、消费。为了完全接管受害者账户,骗子甚至在网上银行上直接修改了受害者当初预留的手机号,这样余额变动提示短信就直接发送到骗子的手机号上,盗刷过程不会被受害者及时发现。
在整个作案过程中,丁小姐也没有进行任何操作,也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钱财被盗一空。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后,发现犯罪分子已经掌握包括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在内的个人信息3.2亿条,1万多个银行账户被破解,最多的一个银行账户余额有3000多万元。
被新闻媒体曝出来的永远只是冰山一角,类似的作案手法已在全国各地出现,并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即:现在的电信网络诈骗已无需受害者的任何参与,任何人都有可能在一夜之间一无所有。可悲的是,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为方便大家了解整个诈骗史,我们将诈骗划分为1.0、2.0、3.0时代,各时代特征总结如下:
2、手机突然变静音千万要当心!已有多人卡上钱被转走
人在医院治疗,银行卡随身携带,但是卡内钱莫名其妙地被人转走1.4万元。武汉的许女士是一头雾水。
去年6月9日11时40分许,武汉的许女士发现手机突然变成静音,想调出声音,结果还是静音。当时以为是手机出故障,没有在意。到下午3时多再看手机时,才发现与银行卡关联的第三方支付软件上被转走了上万元。 9日上午11时20分到下午3时32分,一共被转走14笔,从100元到9000多元不等。
许女士说,她因患病在医院治疗,8日刚做手术,9日一天都在病房内,根本没有出过医院。同时,手机和卡都放在身边,没有人拿过,也没丢失过。联想到微信和短信突然变成静音,而且自己怎么也调不过来,许女士怀疑是被人用木马病毒程序将手机控制,然后将钱转走。
许女士已报警,将卡内的钱转到其它账户,并将手机进行了重新设置。
类似许女士这样的案例不止一起。
点开短信链接手机变静音遭盗刷万余元
2015年12月31日晚,在沈阳做生意的智先生手机传来自称老友发来的信息,便顺手点击了短信上的网页,点开之后,并没有什么内容,与此同时,短信收到两个信息,一个是“激活成功”;一个是“软件安装完毕”。见手机也没有什么异常,智先生也没在意。
没想到第二天早上智先生醒来后,翻看手机有10余个未接来电,查看手机才知,手机变成静音,随后看到有60余条短信提醒。自己的两张银行卡共计被盗刷1万余元。
银行卡在身上5万存款只剩下300多元
去年12月,吴先生收到了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短信上写着自己的名字,吴先生以为是某个没存号码的朋友发来的,就点击了短信中的链接。
由于手机并未出现什么异常,吴先生便没太在意。可一个星期之后,银行突然发来一条消费短信,原本存有5万多块钱的一张银行卡,余额竟然只剩下300多块钱了。
吴先生查询发现,在这一个星期里他的银行卡陆续在往外转钱,但银行发来的十几条消费短信,他一条也没接到。吴先生把手机拿到客服检查,被告知他的手机中了木马病毒,在一个星期内丧失了接收短信的功能,一个星期后木马病毒失效,短信功能才恢复。
揭秘:手机中木马病毒,骗子如何将钱转走
1、植入木马
骗子广发打折优惠、假扮熟人等短信,链接网址植入木马病毒。
2、运行病毒
受害人点击安装软件后,木马就寄生在手机运行。
3、监控手机
骗子随时掌握受害人在手机操作过的银行卡信息。
4、盗取信息
骗子盗取银行卡号,开通快捷支付,截获验证码。
5、刷走钱财
骗子操纵开通手机理财服务,把钱从银行卡转走。
防范:陌生号码的短信不点、不回
从开头的两个案例我们知道,骗子的成功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公民个人隐私大量泄漏,包括银行卡密码在内的信息随处可买。
第二,受害者多个账户密码设置相同,很容易被撞库。
第三,网上银行通过支付密码和短信验证码就可以完成所有操作,易被骗子利用。
第四,通讯运营商部分业务易被骗子利用,运营商甚至不能识别骗子通过改号软件拨打的电话。
作为一个普通群众,最好的防范办法,就是不要在多个网站使用同一密码,一些邮箱、小网站的登录密码千万不要与银行账户支付密码相同。但即使每个人都做到这些,如果通讯运营商、银行不提高安全策略,诈骗泛滥的土壤不彻底改良,公民的个人隐私还可以被任意泄露和买卖,那终究阻止不了诈骗3.0时代的到来!
诈骗3.0时代,谨慎防范!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1、中国已进入诈骗3.0时代!
中国已进入诈骗3.0时代,先看警方刚刚公开披露的两个案例:
一、中国深圳 何先生案件

在抓获嫌疑人并完成全部审讯工作后,警方披露其作案手法如下:
1、购买网银四大件
骗子在黑市购买受害人身份证号、银行账号、密码、手机号等个人信息,俗称四大件。
2、破解360手机云服务账号
骗子通过“撞库”等技术手段,成功登录受害人360云服务账号。
3、绑定受害者手机号为副号
通过360手机云服务“短信回复”功能和移动运营商的绑定副号功能,骗子向受害者手机发出了绑定副号的申请并远程回复短信进行确认,这样受害者手机号就成为了骗子手机的副号。
4、接管受害者手机
通过360手机云服务“销毁资料”功能,强迫受害者手机处于离网状态。这样副号(受害者手机)的全部功能被主号(骗子手机)接管,所有的手机短信也会发送到骗子手机上。
5、实施盗刷和贷款
由于骗子已经掌握了受害者的银行卡账号、密码,又能随时接收绑定手机的验证码,利用网上银行就可以肆无忌惮地盗刷。由于该账户余额较少,骗子还将该账户绑定京东商城,并使用白条功能进行贷款消费。
整个过程中,受害者何先生没有做出回复短信、点击链接等任何动作,他和骗子之间也没有任何接触和交流,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账户的钱就被全部盗刷,并且欠了一大笔钱。恐怖吗?恐怖。警方称这伙人为“午夜幽灵”。
二、中国上海 丁小姐案件

警方经过侦查,披露了骗子的作案手法:
1、盗取运营商网上营业厅登录密码
骗子通过黑客程序对电信运营商的网上营业厅这种服务型网站进行攻击,获得用户手机号和登录密码组合。
2、登录受害者网上银行
由于很多人网上营业厅的密码和网上银行的密码相同,所以骗子会通过“撞库”手法,利用已掌握的手机号、密码登录受害者的网上银行。
3、开通短信过滤和短信保管功能
骗子通过改号软件,冒充受害者本人拨打运营商电话,提供服务密码要求开通短信过滤和短信保管业务。这样受害者手机就不会收到动态密码短信提醒,这些短信只能通过登录网上营业厅的短信保管模块查看。
4、疯狂盗刷
骗子进入了受害者的网上银行,又能随时查看动态密码短信,那就可以肆无忌惮地进行转账、消费。为了完全接管受害者账户,骗子甚至在网上银行上直接修改了受害者当初预留的手机号,这样余额变动提示短信就直接发送到骗子的手机号上,盗刷过程不会被受害者及时发现。
在整个作案过程中,丁小姐也没有进行任何操作,也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钱财被盗一空。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后,发现犯罪分子已经掌握包括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在内的个人信息3.2亿条,1万多个银行账户被破解,最多的一个银行账户余额有3000多万元。
被新闻媒体曝出来的永远只是冰山一角,类似的作案手法已在全国各地出现,并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即:现在的电信网络诈骗已无需受害者的任何参与,任何人都有可能在一夜之间一无所有。可悲的是,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为方便大家了解整个诈骗史,我们将诈骗划分为1.0、2.0、3.0时代,各时代特征总结如下:
卖假古董诈骗
“骗”——作为一种处事方式,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出现,“瞒天过海”“暗度陈仓”这些成语里都含有“骗”的成分。后来,诈骗行业逐渐走上专业化轨道,少数人不断钻研诈骗知识,逐渐形成不同诈骗门派,也催生出“掉包分钱”“卖古董”“挖耳朵”等经典街头骗局,并代代相传。总体来说,这个时期的诈骗主要以街头诈骗为主,骗子必须接触受害人,还只是零星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重金求子诈骗广告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电信、网络等通讯技术及现代金融行业的发展,“得益”于中国台湾骗子的开拓创新,电信网络诈骗迅速向全国蔓延,并于2013年左右形成了以七大诈骗重灾区为主的诈骗格局。“冒充公检法”“重金求子”“机票退改签”“网购商品退款”“我是黑社会”等经典骗局热度不减,直到现在,每天仍有不少人被骗。总体说来,这个时期的诈骗不再要求骗子和受害者实地见面,但还是要通过电话、网络的方式来实施恐吓、诱骗,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从广义上讲,还是属于接触型(通过电话、网络接触)的诈骗。
2、手机突然变静音千万要当心!已有多人卡上钱被转走
人在医院治疗,银行卡随身携带,但是卡内钱莫名其妙地被人转走1.4万元。武汉的许女士是一头雾水。
去年6月9日11时40分许,武汉的许女士发现手机突然变成静音,想调出声音,结果还是静音。当时以为是手机出故障,没有在意。到下午3时多再看手机时,才发现与银行卡关联的第三方支付软件上被转走了上万元。 9日上午11时20分到下午3时32分,一共被转走14笔,从100元到9000多元不等。
许女士说,她因患病在医院治疗,8日刚做手术,9日一天都在病房内,根本没有出过医院。同时,手机和卡都放在身边,没有人拿过,也没丢失过。联想到微信和短信突然变成静音,而且自己怎么也调不过来,许女士怀疑是被人用木马病毒程序将手机控制,然后将钱转走。
许女士已报警,将卡内的钱转到其它账户,并将手机进行了重新设置。
类似许女士这样的案例不止一起。
点开短信链接手机变静音遭盗刷万余元
2015年12月31日晚,在沈阳做生意的智先生手机传来自称老友发来的信息,便顺手点击了短信上的网页,点开之后,并没有什么内容,与此同时,短信收到两个信息,一个是“激活成功”;一个是“软件安装完毕”。见手机也没有什么异常,智先生也没在意。
没想到第二天早上智先生醒来后,翻看手机有10余个未接来电,查看手机才知,手机变成静音,随后看到有60余条短信提醒。自己的两张银行卡共计被盗刷1万余元。
银行卡在身上5万存款只剩下300多元
去年12月,吴先生收到了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短信上写着自己的名字,吴先生以为是某个没存号码的朋友发来的,就点击了短信中的链接。
由于手机并未出现什么异常,吴先生便没太在意。可一个星期之后,银行突然发来一条消费短信,原本存有5万多块钱的一张银行卡,余额竟然只剩下300多块钱了。
吴先生查询发现,在这一个星期里他的银行卡陆续在往外转钱,但银行发来的十几条消费短信,他一条也没接到。吴先生把手机拿到客服检查,被告知他的手机中了木马病毒,在一个星期内丧失了接收短信的功能,一个星期后木马病毒失效,短信功能才恢复。
揭秘:手机中木马病毒,骗子如何将钱转走
1、植入木马
骗子广发打折优惠、假扮熟人等短信,链接网址植入木马病毒。
2、运行病毒
受害人点击安装软件后,木马就寄生在手机运行。
3、监控手机
骗子随时掌握受害人在手机操作过的银行卡信息。
4、盗取信息
骗子盗取银行卡号,开通快捷支付,截获验证码。
5、刷走钱财
骗子操纵开通手机理财服务,把钱从银行卡转走。
防范:陌生号码的短信不点、不回
从开头的两个案例我们知道,骗子的成功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公民个人隐私大量泄漏,包括银行卡密码在内的信息随处可买。
第二,受害者多个账户密码设置相同,很容易被撞库。
第三,网上银行通过支付密码和短信验证码就可以完成所有操作,易被骗子利用。
第四,通讯运营商部分业务易被骗子利用,运营商甚至不能识别骗子通过改号软件拨打的电话。
作为一个普通群众,最好的防范办法,就是不要在多个网站使用同一密码,一些邮箱、小网站的登录密码千万不要与银行账户支付密码相同。但即使每个人都做到这些,如果通讯运营商、银行不提高安全策略,诈骗泛滥的土壤不彻底改良,公民的个人隐私还可以被任意泄露和买卖,那终究阻止不了诈骗3.0时代的到来!
诈骗3.0时代,谨慎防范!
关键字:技术型诈骗3.0时代,手机中木马病毒,监控手机刷走钱财
分享到:
分享让我们共成长,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APP或微信公众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游金地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阅读
- 新闻故事
- 人生五味
推荐新闻
便民服务
商会协会
-
青岛市工商联原副主席解军与商协会一行莅临银洲产业园参观交流!青岛市工商联原副主席解军与商协会一行莅临银洲产业园、青岛蓝谷膜天科技产业园项目与投资方青岛银洲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炳军亲切交谈,他询问了产业园的建设情况和招商情况,并对产业园的如何发展提了一些很好的建议。 12月22日,青岛市工商联原副主席解军、青岛市委统战… -
青岛五十六商协汇会长秘书长沙龙暨第九期总裁冷餐会隆重举行11月8日,青岛五十六商协汇会长秘书长沙龙暨2024第九期(总第13期)总裁冷餐会在青岛藏马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邑兴坊沉浸式唐风演艺小镇隆重举行。青岛五十六商协汇总干事长陈平,青岛五十六商协汇智库专家、青岛市委统战部原一级调研员张树杰、青岛市商务局原一级调研员周培强,青岛… -
善行天下 智引蔚蓝|青岛市市北区妈祖文化交流协会三周年庆典成功举办善行天下,智引蔚蓝。5月26日,青岛市市北区妈祖文化交流协会成立三周年庆典活动成功举办。现场200多位妈祖家人们相聚一堂,共同见证青岛市市北区妈祖协会成立三周年的点点滴滴,开启了一场妈祖文化交流盛宴。山东省妈祖文化交流会会长赵起良,青岛市政协专职常委韩文,青岛市… -
奉献大爱 共聚合力|青岛雷锋精神研究会走访市北区妈祖文化交流协会2024年4月23日,在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5周年之际,青岛雷锋精神研究会参加了市南区八大峡小学国防军事体育运动大会。现场,个个精神抖擞的小学生带来一个个精彩的方阵表演,校长胡繁华铿锵有力的致辞,运动员、裁判员坚定的宣誓,让大家很受鼓舞。开幕式后,青岛市雷锋精神研究会…
- 曝光台 /
- 最新资讯 /
- 精彩推荐
-
青岛宝益通“未验先投”被罚26万一直以来,青岛市生态环境局都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任务,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致力于让岛城的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 近日,青岛市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信息公示平台公示一则处罚结果,青岛宝益通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涉嫌环境保护设施未建成、未经验收,建设项目… -
山东齐汇企业发展集团1批次齐汇火山石烤肉肠不合格2023年2月7日,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1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3年第5期)。其中,上蔡县河南世纪华联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山东齐汇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齐汇火山石烤肉肠(熏煮香肠)(700g/袋,齐汇+字母+图形,2022-08-19),菌落总数检出值为9… -
曝光!兴裕丰酵素果冻含泻药成分 王海测试已向相关部门举报王海测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王海测试”)对一款名为“兴裕丰酵素果冻”的产品进行检测,发现该产品非法添加了双丙酚汀物质,该物质药物作用为泻药,消费者食用后大多出现拉肚子的情况,严重者则会脱水住院。目前,王海测试已经向购买店铺所在地的市场监管部门进… -
俏多姿果冻检出泻药成分 王海测试质疑厂商非法添加近日,王海测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王海测试”)将俏多姿果冻交由第三方机构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该产品含双丙酚汀。王海测试认为,这种成分是在“酚丁”的基础上新合成的一种泻药成分,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食用后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便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
- 游在青岛 /
- 吃在青岛 /
- 玩在青岛
猜你喜欢
- 热门排行 /
- 点击排行

注册
登录










扫一扫
鲁公网安备 37020202000395号 | 青网警备 370200021400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