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传销知识小科普:大学生如何防止误入传销陷阱!
传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传入我国以来,以“暴富”为饵,诱使一批又一批人误入歧途。近年来,一些传销组织打着各种网络新概念和新型营销方式的旗号,采取虚假、夸大宣传的方式以及潜在的高额回报诱惑群众参加,通过发展人员,缴纳费用维持运作,蒙蔽性、欺骗性极强。其中很多都是针对求职大学生,因此,一些面临就业压力的大学生成为传销“生力军”。求职路上,荆棘满布。大学生如何识破“招聘者”的真面目,避免落入传销的陷阱?
传销小知识
1、什么是传销
传销是指组织者或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它人员加入,对发展人员以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人员的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包括物质和其它利益的活动。
2、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
传销强大的欺骗性迎合了大学生急于找工作的现状。众多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只要有不错的就业“机会”,多数大学生都会急着去尝试,然而传销组织利用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的弱点以各种手段诱骗大学生进入传销窝点,发展“下线”谋取暴利。
3、如何识别以“招聘、介绍工作”为名的传销活动呢?
一、看该企业营业执照、税务登记手续是否齐全;
二、看它收入来源是人头费、加盟费,还是产品销售的正常利润;
三、看销售的产品是否物有所值;
四、看工作方式,如果一定要介绍别人才能发财,一定是传销;
五、当同学、老乡异地邀请一起创业或者帮助介绍工作时,如果只是极力拉拢关系,但对具体的工作内容含糊其辞,这多半是传销的召唤。
职入传销被骗案例
1、通过网络招聘,诱骗大学生误入传销陷阱
毕业于东北某大学李某通过名为“BOSS直聘”的网络招聘平台发简历,得到了“北京科蓝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职位。在李某去天津滨海高新区软件园报到就职后,与家人和朋友的联络中出现了反常举动直至失联、身亡。警方根据李某随身携带的传销笔记等物证分析确定李某误入传销组织,导致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破灭了。
2、通过熟人介绍,诱骗大学生踏入非法的“传销”
李某是某高校美术专业的毕业生。一天,李某接到朋友周某打来的电话,希望他来公司工作。李某来到广州后,周某让他签订了一份合同书,并让他要交押金3千元,并承诺如辞职离开公司,押金随时如数退还。李某认为周某与自己是朋友,又有合同和承诺,便拿出3千元交了押金。当天下午,周某就带三人开始岗前“培训”。“培训”主要是讲怎样赚钱,怎样暴富和赚钱要不择手段以及“发展下线、金字塔”理论等等。经过几天“培训”后,公司让他“上班”,就是打电话、动员蒙骗认识的、想找工作的人来“工作”。
3、收取保证金,诈骗大学毕业生
韩某,某大学毕业生,在人才交流市场与某家公司达成就业协议。但韩某了解到,进这家公司,每人要收取200元的服装保证金,用于制作工作服,离开公司的时候,200元可以原封退还。1个月后,韩某按照公司的约定来到公司的办公地点参加培训,但却发现,该公司和主管人员早已经人去楼空,才知自己已经上当受骗。在这起诈骗案中,有150多名求职者上当受骗,其中大多数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
传销陷阱的花招
1、高薪引诱
传销组织往往在网上招聘平台上发布虚假招聘信息,提供所谓的高薪待遇,引诱大学生求职者上钩。
2、共同创业
目前创业型企业“遍地开花”,相对于常规性企业,这些单位往往对大学生的诱惑更大,不仅能够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而且还会提供参与入股的机会。
3、外地招聘
李某某是被名为“北京科蓝公司”的传销组织骗去天津“面试”,因为他们深知北京的执法环境严,本地人也比较熟悉当地情况,编造的谎言很容易被戳穿,所以采取“外地招聘”策略,求职者更容易上钩。
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警示着我们每一个人,值得每一位大学生深思。那么,大学生被传销所骗的原因有哪些呢?
1.大学生自身防范意识薄弱,轻信陌生人上当受骗。
2.对同学、朋友的介绍过于信任,想不到熟人还会骗自己。
3.择业时放松了必要的警惕,轻信以用人单位出现的传销组织。
4.存在不劳而获的思想,被高额回报引诱,甘愿从事非法。
求职辨别的方法
1、仔细查询即将应聘的公司的相关信息
在招聘网上投的求职简历被招上后,一定要仔细核查该公司的信息,比如地址,业绩评价,最近做过的案例等等,不排除传销公司套用其他公司信息的情况,所以有条件的最好能询问当地的朋友同学有关这家公司的情况,另外,如果这家公司的名气不大,没听过,可以上国家工商局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式系统查询该公司的注册信息正规公司的信息都可以查到,如果查不到任何信息,不去面试为宜。
2、在面试的时候多问一些专业性的问题已经相关项目状况
在面试的时候多问一些专业性的问题或者相关项目状况,如果传销组织为此特意阅读过相关报纸刊物,你可以再问几个更加深入的问题,包括公司主要做的项目等等。如果他吞吞吐吐,闪烁其辞,就很有可能是传销组织。
3、临时变更地址
在你按照招聘网站的地址到了之后,他打电话过来让你去其他地方见面,这很有可能就是传销组织了!你可以问一下原来地址大厦的工作人员,这家公司是不是在这里办公,如果他说派车来接你,不要随便上车,有可能派过来的出租车就是与传销组织沟通好的。
4、仔细观察面试环境
正规公司的基本办公设备一般是齐全的,比如:办公椅,办公桌,打印机,电脑,座机,传真机等等,而传销公司的者一般比较简陋,大多数都是:墙上贴满传销标语,到处贴着国家领导的头像,面试问不出具体经营产品,你关心的五保一金都没有,工作人员之间互称兄弟姐妹,工作人员不允许私下交流等。
5、骗子公司的几个基本特征
(1)地址偏僻,没有正规经营场所,网上查不到企业地址和相关信息
(2)什么岗位都招,显得很缺人
(3)电话通知不是通过座机而是手机打来的,打回去通常不接,不在服务区或者无人接听,或者换人接听,感觉对方周围空荡荡,有回音。
广大学生在求职时,谨防误入传销陷阱。一定要到正规的人才市场找工作,不要轻信同学、朋友对优厚待遇的许诺,创业需要在勤奋中求索,天上不会掉馅饼,一夜暴富的神话千万不要相信。如果组织者收取入门费,并让参与者通过层层发展人员而获取报酬的,有可能就是传销陷阱。大学生们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1、什么是传销
传销是指组织者或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它人员加入,对发展人员以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人员的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包括物质和其它利益的活动。
2、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
传销强大的欺骗性迎合了大学生急于找工作的现状。众多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只要有不错的就业“机会”,多数大学生都会急着去尝试,然而传销组织利用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的弱点以各种手段诱骗大学生进入传销窝点,发展“下线”谋取暴利。
3、如何识别以“招聘、介绍工作”为名的传销活动呢?
一、看该企业营业执照、税务登记手续是否齐全;
二、看它收入来源是人头费、加盟费,还是产品销售的正常利润;
三、看销售的产品是否物有所值;
四、看工作方式,如果一定要介绍别人才能发财,一定是传销;
五、当同学、老乡异地邀请一起创业或者帮助介绍工作时,如果只是极力拉拢关系,但对具体的工作内容含糊其辞,这多半是传销的召唤。
1、通过网络招聘,诱骗大学生误入传销陷阱
毕业于东北某大学李某通过名为“BOSS直聘”的网络招聘平台发简历,得到了“北京科蓝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职位。在李某去天津滨海高新区软件园报到就职后,与家人和朋友的联络中出现了反常举动直至失联、身亡。警方根据李某随身携带的传销笔记等物证分析确定李某误入传销组织,导致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破灭了。
2、通过熟人介绍,诱骗大学生踏入非法的“传销”
李某是某高校美术专业的毕业生。一天,李某接到朋友周某打来的电话,希望他来公司工作。李某来到广州后,周某让他签订了一份合同书,并让他要交押金3千元,并承诺如辞职离开公司,押金随时如数退还。李某认为周某与自己是朋友,又有合同和承诺,便拿出3千元交了押金。当天下午,周某就带三人开始岗前“培训”。“培训”主要是讲怎样赚钱,怎样暴富和赚钱要不择手段以及“发展下线、金字塔”理论等等。经过几天“培训”后,公司让他“上班”,就是打电话、动员蒙骗认识的、想找工作的人来“工作”。
3、收取保证金,诈骗大学毕业生
韩某,某大学毕业生,在人才交流市场与某家公司达成就业协议。但韩某了解到,进这家公司,每人要收取200元的服装保证金,用于制作工作服,离开公司的时候,200元可以原封退还。1个月后,韩某按照公司的约定来到公司的办公地点参加培训,但却发现,该公司和主管人员早已经人去楼空,才知自己已经上当受骗。在这起诈骗案中,有150多名求职者上当受骗,其中大多数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
1、高薪引诱
传销组织往往在网上招聘平台上发布虚假招聘信息,提供所谓的高薪待遇,引诱大学生求职者上钩。
2、共同创业
目前创业型企业“遍地开花”,相对于常规性企业,这些单位往往对大学生的诱惑更大,不仅能够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而且还会提供参与入股的机会。
3、外地招聘
李某某是被名为“北京科蓝公司”的传销组织骗去天津“面试”,因为他们深知北京的执法环境严,本地人也比较熟悉当地情况,编造的谎言很容易被戳穿,所以采取“外地招聘”策略,求职者更容易上钩。
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警示着我们每一个人,值得每一位大学生深思。那么,大学生被传销所骗的原因有哪些呢?
1.大学生自身防范意识薄弱,轻信陌生人上当受骗。
2.对同学、朋友的介绍过于信任,想不到熟人还会骗自己。
3.择业时放松了必要的警惕,轻信以用人单位出现的传销组织。
4.存在不劳而获的思想,被高额回报引诱,甘愿从事非法。
1、仔细查询即将应聘的公司的相关信息
在招聘网上投的求职简历被招上后,一定要仔细核查该公司的信息,比如地址,业绩评价,最近做过的案例等等,不排除传销公司套用其他公司信息的情况,所以有条件的最好能询问当地的朋友同学有关这家公司的情况,另外,如果这家公司的名气不大,没听过,可以上国家工商局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式系统查询该公司的注册信息正规公司的信息都可以查到,如果查不到任何信息,不去面试为宜。
2、在面试的时候多问一些专业性的问题已经相关项目状况
在面试的时候多问一些专业性的问题或者相关项目状况,如果传销组织为此特意阅读过相关报纸刊物,你可以再问几个更加深入的问题,包括公司主要做的项目等等。如果他吞吞吐吐,闪烁其辞,就很有可能是传销组织。
3、临时变更地址
在你按照招聘网站的地址到了之后,他打电话过来让你去其他地方见面,这很有可能就是传销组织了!你可以问一下原来地址大厦的工作人员,这家公司是不是在这里办公,如果他说派车来接你,不要随便上车,有可能派过来的出租车就是与传销组织沟通好的。
4、仔细观察面试环境
正规公司的基本办公设备一般是齐全的,比如:办公椅,办公桌,打印机,电脑,座机,传真机等等,而传销公司的者一般比较简陋,大多数都是:墙上贴满传销标语,到处贴着国家领导的头像,面试问不出具体经营产品,你关心的五保一金都没有,工作人员之间互称兄弟姐妹,工作人员不允许私下交流等。
(1)地址偏僻,没有正规经营场所,网上查不到企业地址和相关信息
(2)什么岗位都招,显得很缺人
(3)电话通知不是通过座机而是手机打来的,打回去通常不接,不在服务区或者无人接听,或者换人接听,感觉对方周围空荡荡,有回音。
广大学生在求职时,谨防误入传销陷阱。一定要到正规的人才市场找工作,不要轻信同学、朋友对优厚待遇的许诺,创业需要在勤奋中求索,天上不会掉馅饼,一夜暴富的神话千万不要相信。如果组织者收取入门费,并让参与者通过层层发展人员而获取报酬的,有可能就是传销陷阱。大学生们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关键字:预防传销知识,如何防止误入传销陷阱,职入传销被骗案例
分享到:
分享让我们共成长,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APP或微信公众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游金地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阅读
- 新闻故事
- 人生五味
推荐新闻
便民服务
商会协会
-
青岛市工商联原副主席解军与商协会一行莅临银洲产业园参观交流!青岛市工商联原副主席解军与商协会一行莅临银洲产业园、青岛蓝谷膜天科技产业园项目与投资方青岛银洲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炳军亲切交谈,他询问了产业园的建设情况和招商情况,并对产业园的如何发展提了一些很好的建议。 12月22日,青岛市工商联原副主席解军、青岛市委统战… -
青岛五十六商协汇会长秘书长沙龙暨第九期总裁冷餐会隆重举行11月8日,青岛五十六商协汇会长秘书长沙龙暨2024第九期(总第13期)总裁冷餐会在青岛藏马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邑兴坊沉浸式唐风演艺小镇隆重举行。青岛五十六商协汇总干事长陈平,青岛五十六商协汇智库专家、青岛市委统战部原一级调研员张树杰、青岛市商务局原一级调研员周培强,青岛… -
善行天下 智引蔚蓝|青岛市市北区妈祖文化交流协会三周年庆典成功举办善行天下,智引蔚蓝。5月26日,青岛市市北区妈祖文化交流协会成立三周年庆典活动成功举办。现场200多位妈祖家人们相聚一堂,共同见证青岛市市北区妈祖协会成立三周年的点点滴滴,开启了一场妈祖文化交流盛宴。山东省妈祖文化交流会会长赵起良,青岛市政协专职常委韩文,青岛市… -
奉献大爱 共聚合力|青岛雷锋精神研究会走访市北区妈祖文化交流协会2024年4月23日,在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5周年之际,青岛雷锋精神研究会参加了市南区八大峡小学国防军事体育运动大会。现场,个个精神抖擞的小学生带来一个个精彩的方阵表演,校长胡繁华铿锵有力的致辞,运动员、裁判员坚定的宣誓,让大家很受鼓舞。开幕式后,青岛市雷锋精神研究会…
- 曝光台 /
- 最新资讯 /
- 精彩推荐
-
青岛宝益通“未验先投”被罚26万一直以来,青岛市生态环境局都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任务,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致力于让岛城的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 近日,青岛市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信息公示平台公示一则处罚结果,青岛宝益通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涉嫌环境保护设施未建成、未经验收,建设项目… -
山东齐汇企业发展集团1批次齐汇火山石烤肉肠不合格2023年2月7日,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1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3年第5期)。其中,上蔡县河南世纪华联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山东齐汇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齐汇火山石烤肉肠(熏煮香肠)(700g/袋,齐汇+字母+图形,2022-08-19),菌落总数检出值为9… -
曝光!兴裕丰酵素果冻含泻药成分 王海测试已向相关部门举报王海测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王海测试”)对一款名为“兴裕丰酵素果冻”的产品进行检测,发现该产品非法添加了双丙酚汀物质,该物质药物作用为泻药,消费者食用后大多出现拉肚子的情况,严重者则会脱水住院。目前,王海测试已经向购买店铺所在地的市场监管部门进… -
俏多姿果冻检出泻药成分 王海测试质疑厂商非法添加近日,王海测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王海测试”)将俏多姿果冻交由第三方机构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该产品含双丙酚汀。王海测试认为,这种成分是在“酚丁”的基础上新合成的一种泻药成分,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食用后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便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
- 游在青岛 /
- 吃在青岛 /
- 玩在青岛
猜你喜欢
- 热门排行 /
- 点击排行

注册
登录










扫一扫
鲁公网安备 37020202000395号 | 青网警备 370200021400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