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共资讯市 【切换城市】

风从香港来——谨以此文纪念逝去的80年代

2018年06月26日   生活资讯   来源:游金地   编辑:承欢大仁

12
摘要: 1981年的秋天,对许多中国人来说,仿佛有春天的感觉,山重水复的1970年代过去了,柳暗花明的1980年代来临了。

  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有梦想、有激情、有希望的年代。香港人对内地的改革开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华基金是具有代表性的。这是关于培华基金会的故事,在这里,将出现许多人们熟悉的香港人名字:李兆基、霍英东、郑裕彤、王宽诚、霍震寰、伍淑清、何铭思……

向80年代致敬

  谨以此文纪念逝去的80年代

  1981年的秋天,对许多中国人来说,仿佛有春天的感觉,山重水复的1970年代过去了,柳暗花明的1980年代来临了。历史再次给了中国一个生聚教训,重新起步的机会,天南地北,处处呈现出勃勃生机。昨天还在哀叹“万马齐喑”的人们,今天看到中国正在发生变化,每天都在变化,真是“地到尽头天不断”啊!随着改革开放时代的开启,壁垒森严的铁屋子,终于凿开了一个窗子,光线进来了,声音进来了,色彩进来了,天空与海洋进来了,外面的世界,有风云也有雨露,让人眼花缭乱,激情澎湃。
  1978年,人大副委员长、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廖承志邀请了一批香港工商业人士到北京访问。邓小平接见了他们,谈到中国的明天。香港商人们第一次在中国领导人那儿,直接听到了关于“改革开放”的明确信息。

  1979年,由港澳富商投资兴建的中山温泉宾馆和“三来一补”企业的出现,圴可作为1970年代末最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加载改革开放的史册。香港开始凸现在中国进入高速发展轨道时的“牵引机”作用了。

  深圳特区成立后,翻天覆地的巨变,随之而来。港澳商人开始纷纷进入这片曾经十分神秘的土地。站在深圳湾畔,北望神州故土,历史似乎为他们提供了无限的可能,躬逢盛会,能不振奋?

  在香港人眼里,中国大陆是一片充满神秘感和吸引力的地方。在大陆民众眼里,香港何尝不是如此?开放初期,到深圳的游客,都希望隔海眺望一下香港。手持“特许通行证”的人,像潮水般涌到沙头角中英街,疯狂地购买来自香港的连衣裙、尼龙丝袜、饼干、折伞、电子手表、太阳墨镜和三鲜伊面。中英街平均每天接待游客近万人,最高人流量一天达到七万人次。
  1978年全国居民只有55.1万台电视机,但到1981年已激增至635万台,虽然大部分是黑白的,而且荧屏也只有九英寸大小,还要在电视机前摆一个放大镜,一家人才看得清楚,但每晚围坐电视机前观看香港电视连续剧《大地恩情》,仍然是家庭生活的一大乐事,这部电视剧把“河水弯又弯,冷然说忧患”的主题歌,唱红了大街小巷。四乡八镇的“鱼骨天线”,就像一片无边的密林一样,那是专门用来收看香港电视的。不少沿海城市的青年都被卡式录音机里播放的港台时代曲搞得心旌摇曳。

  在这个新旧交替的年头,不仅港台时装、电视剧、时代曲风行一时,“个体户”、“万元户”、“自由竞争”、“市场经济”这些名词,也开始大行其道,频频出现在全国公开发行的1.8124万份报纸杂志上,成为人们在办公桌前、课堂里和饭桌上的讨论话题。
  80年代初,准备偷渡的民众聚集在深圳东门老街

用艰辛努力写下那不朽香江名句

  几十年一成不变的观念开始转变了,但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这种观念转变的。大西北有一位副省长到广州参观,在大街上转了一圈,回到旅馆后痛哭失声,觉得革命革了几十年,没几天就变色了,成资本主义天下了。有内地官员到深圳参观以后,痛心疾首地说,除了罗湖桥头的五星红旗是社会主义的,其他都变成资本主义了,不禁发出“辛辛苦苦几十年,醒来回到解放前”的哀叹。有人看到港澳商人回内地投资,就认为是资本主义****了。外省有代表团到广东参观,临行前都接到了通知,到广东以后,不准单独上街,外出活动至少要两个人一起,一如中国代表团到国外访问一样。

  这一切,都说明中国正处在一个“两千年大变局”的历史关口。新旧观念的激烈碰撞,不同价值体系的深刻矛盾,左与右的尖锐对抗,春天与冬天的争持,白昼与黑夜的拉锯,都到了存废决于呼吸的时刻。

  香港,这颗美丽的东方之珠,在中国未来发展的舞台上,究竟可以扮演什么角色?可以发挥什么作用?生在这风起云涌的年代,许多香港人都不能不认真思考。
  值得香港人骄傲的是,他们没有辜负时代。一千多平方公里的香港,对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陆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介入,是全方位的、积极主动的,从筑路架桥、兴建宾馆、工厂、码头、学校,到投资、捐资于科研、体育、教育、医疗卫生,以及在法律、管理、会计、工程、测量等各个领域,为中国大陆培训人才。

  那是香港人最意气风发的黄金时代,他们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推动作用,无论怎么评价,也不会太高。尽管在回内地的香港商人中,有的只是想寻找赚钱的机会,有的则想支持家乡建设、推动中国发展,但他们带进来的新思想、新观念、新做法,都对中国起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访问团成员

  1981年的10月下旬,正是橙黄橘绿的季节,一个由香港恒基兆业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李兆基率领的香港工商界访问团,前往北京和西安,作了一次为期九天的参观访问。这并不算一件惊人之事,因为自1970年代以后,每年到内地访问、考察、投资的香港工商界人士,络绎不绝,人们已习以为常了。然而,对于代表团的成员来说,许多人是第一次到北京,当他们面对着庄严巍峨的紫禁城时,每一个人都不禁屏住呼吸,心中回荡着一股“梦萦家国”的激情,感到历史的宏大浑厚,个人的渺小,活在世上,理应为民族、为国家、为历史做点事情,向社会贡献出作为一个中国人所应付出的努力。

同舟人,世相随,无畏更无惧
  李兆基是一位在香港家喻户晓的成功地产商人。就在这个夏天,李兆基与胡应湘、李嘉诚、郑裕彤、冯景禧、郭得胜六大财团连手,与内地的羊城服务发展公司合作,在广州投资兴建中国大酒店;与利泽铭、郭得胜、黄球、叶谋遵等人共同投资兴建花园酒店。

  也是在这个夏天,李兆基重组恒基兆业(简称恒兆),完成了分拆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简称恒地)上市。就在李兆基动身北上前不久,恒地以超额认购10.6倍成功上市,第一天,股价便节节攀升,创下了香港股市单日“成交股数最多”和“成交金额第二高”的纪录,由此而跻身于香港十大地产上市公司之列。李兆基的总部也进驻中环的环球大厦。

  1981年,可以说是他左右逢源、春风得意的年份。

  访问团成员包括霍震寰、郑家纯、王敏刚、何莫静衡、冯若婷、杨乃舜、潘朝彦、阮北耀、罗文彬、刘靖之、陆恭正以及在新华社香港分社负责统战工作的何铭思等人,大部分是香港工商界、教育界、慈善界的翘楚。
  廖承志与李兆基交谈

放开彼此心中矛盾

  理想一起去追
  他们到达北京时,正值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九条建议之际,中国与英国就香港前途问题的谈判,也在不动声色地准备着,即将拉开序幕。大家都有一种强烈的预感,香港与大陆的关系,将会愈来愈密切。

  廖承志接见了访问团。他刚在美国做完心脏手术,5月才经香港回国,身体还颇虚弱。

  廖承志与访问团不少成员都相熟,双方交谈甚欢。廖承志说:“我们这一辈献身革命事业,对经济发展则一窍不通,希望各位香港朋友在开放改革事业上多出谋献策。”在座的人听了廖承志这番话,都十分感动,李兆基说,他们很想了解,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建设中,香港商人能做些什么实事。

  廖承志感叹“文革”十年,对国家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而最令人痛心的是人才的损失,目前在各行各业中挑大梁的主力军,都是在阶级斗争、计划经济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对怎么搞市场经济,茫然无知。比他们更年轻的一代,也因教育的严重落后,起点太低、知识陈旧、思想僵化、视野不广,难以应付国家大规模的现代化经济建设需要。

  当其时,全国704所高校,128万在校学生(其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只有5.12万人),每万人中只有12.8名大学生,即使加上106.9万中专生和715万高中生,对于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这个比例是相当低的,以至于出现人才青黄不接的困局。国家的当务之急是培养人才。

  在座的香港工商界代表们,都是在商场摸爬滚打多年,阅尽沉浮兴衰,深知“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的道理,都有一腔炽热的家国情怀,当国家遭遇困难时,莫不被“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所激动。李兆基当即向廖承志表示,在座每一位访问团的成员,都愿意为国家发展尽一份绵力。
  随后,访问团到了古城西安访问。西安,古称长安,有着三千多年建城史,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这里建都,人称“秦中自古帝王州”。大家登上西安的明城墙,怀古凭吊,苍茫大地,秦月汉关,固然让人感受到中国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但在全球化的今天,与海洋的距离,却成了大西北发展的瓶颈,黄土高原的沟壑与原峁,是农业文明的摇篮,海洋性的夏季风被阻挡在太行山脉以东,不能像东南沿海地区那样,可以迅速地、及时地感受到世界气候的变化,更遑论与世界同步发展了。

  访问团在西安的所见所闻,深感大西北与香港,无论思想观念还是生活方式,乃至语言风格,皆恍如隔世,甚至与东南沿海地区,也因地形气候物产及民风民俗的差异,仿佛隔了一个朝代,骤然接触,难免抵牾横生。现实令他们内心交织着热爱、痛惜、忧忡、希冀的复杂感情。他们更强烈地觉得,要改变中国,不是盖几栋高楼大厦、引进几条生产线,就可实现的,最关键是人,最重要的是育己树人。所谓“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必须扎扎实实从基层培养人才开始。

同处海角天边

  携手踏平崎岖

  10月31日,访问团在西安人民大厦度过了此行的最后一晚,明天就要回到自己熟悉的香港了,大家感想良多。窗外北风呼啸,房间内却热气腾腾。团员们你一言、我一语,谈论着未来的计划,讨论怎样才能在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工作上尽一份力量。

  有人提议投资办大学,但访问团的工商界人士对办大学都不熟悉,诚如霍震寰所说:“教育固然很重要,但那是很长远的事,我们工商界人士比较现实一点,希望做些快见效的事情。我们坐下来一商量,不如针对国内的需要,办一些短期培训班。”

  经过一番热烈讨论,当访问团结束行程,返回香港时,在李兆基和大部分成员的心中,其实都已形成了共识,那就是为中国培养新世纪的人才。这是他们应该做的,也是他们可以做的。

  李兆基充满感情地回忆说:“廖承志教了我们很多东西,那时廖承志在港澳办,对香港很关心,对我们香港人有启示,告诉我们国家是怎样的情形,我们对国家应该做些什么,鼓励我们。得廖承志的启示,提醒我们,要我们爱国。我们一班人都有点感触,回来后就成立了培华基金。”

  他们信,冬天的雪夏天会融化;他们信,没有永远的夜晚;他们信,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他们信,雨后会飞出彩虹;他们信,小河终会流入大海;他们信,辛勤耕耘一定会有收获;他们信:千年暗室,一灯即明。

  他们信!
游金地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Powered by 游金地,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解读热门新闻,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责任编辑:承欢大仁]
标签: 培华基金 80年代 改革开放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1
  • 2
  • 3
【日照银行·阳光贷】有品质生活更阳光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