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共资讯市 【切换城市】

青州红庙社区打造“1+1+6”网格化治理模式 提升居民幸福感

2018年11月26日   生活资讯   来源:游金地   编辑:承欢大仁

17
摘要: 红庙社区实施社区网格化管理之后,社区的在职党员、离退休老干部、社区居民都参与担任了网格管理员。

  走进青州市红庙社区居委会,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占据了整面墙的“红庙社区居委会网格化管理组织信息图”,图里详细标注了10大网格区的网格长以及每栋居民楼的楼长名单。

  据了解,红庙社区每栋楼约三十户设一名楼长,每十栋楼约三百户设一名网格长,居委会人员对网格进行分片包靠。社区第一网格长、11号楼楼长、居委会成员杨晓荣向记者解释了“1+1+6”网格化治理模式:“第一个‘1’是党建引领,构建了‘社区党委——居委会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第二个‘1’是社区网格化治理平台,构建了‘社区——居委会——网格长——楼长——居民户’五级社会治理体系。‘6’是六项工作精细化,主要是人口管理、党员管理教育、治安管理、社区环卫、计生管理、精准扶贫六项工作。”

  “1+1+6”网格化治理模式让社区服务网格更细化,“一张网”覆盖造福社区群众。杨晓荣说:“社区事务千头万绪、错综复杂,看似小事,对老百姓来说都是大事。不单单是环卫管理、精准扶贫这些工作,也包括邻里纠纷等一些日常琐事,我们都得管。”

  “社区通过前期走访摸底,建立了低保户、困难户、残疾人、空巢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帮扶救助对象档案。社区有位黄老先生今年80岁了,瘫痪在床数十年,孩子不在家,老伴年纪也大了,时不时地我们就去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给老两口帮帮忙,陪着说会儿话,关心关心老人。”杨晓荣说。

  红庙社区实施社区网格化管理之后,社区的在职党员、离退休老干部、社区居民都参与担任了网格管理员。社区工作异常繁琐,但网格化之后升级的管理模式,让每项日常工作都细化到了个人,每位网格工作人员都有自己的“责任田”,责任的明确促使网格管理员时时深入群众,把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小区楼栋,延伸到每家每户。

  细化的服务网格带动了社区工作重心,大家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社区服务力量逐渐壮大,社区工作者的压力轻了,服务效率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7月份,居委会接到群众反映,说楼里有邻居专门捡废品卖废品,捡来的废品堆放在楼道里不及时清理,异味很大,非常影响其他住户生活。居委会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派网格长查看情况,并协调督促住户一周内把垃圾清理干净。

  “我们找到这位住户时,他也非常配合我们的工作,表示三天就能清理干净,后来我们去回访,确实是在规定时间内打扫干净了。”杨晓荣说,“大部分住户都很配合工作,当然也有不那么配合的,我们就多跑几趟,多劝说几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实在不听劝说的就上报主管部门解决。”

  网格化管理工作逐渐深入人心,现在群众遇到啥事儿都会第一时间想到网格长。作为“当家人”的网格长们日常工作更加积极主动,每天按时巡查,遇到问题及时解决,让社区网格化管理逐渐常态化。

  前一阵子,一位住户去逛超市时捡到了一个钱包,内有银行卡、千元现金以及各种证件。住户及时找到楼长和网格长,居委会联系到派出所,不到一个小时就找到了失主。杨晓荣说:“社区居民在捡到钱包后寻求社区网格长的帮助,一起寻找失主,这说明居民现在有事情就想到了社区网格长,这是对我们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的肯定。”

  网格化还畅通了管理者和社区居民的沟通渠道,居民们对社区有什么好建议好想法都能及时传达。社区里的老年活动室就是通过居民提出的建议打造的。社区老年人在活动室聊天、下棋,不愁没地方去了。“以前大家伙儿没地方去,在外头夏天热冬天冷,现在有了老年活动室,我们聊天、下棋、打牌都方便多了,不愁没地方玩了。”一位阿姨高兴地说。

  日常管理更细化,社区服务更周到,居民诉求更清晰,从单一被动管理到主动服务,推行网格化管理之后的红庙社区居民幸福感大幅提升。“我们这叫小网格汇聚大平安,人人参与管理的社区才是人民的社区。”一位居民笑言。(记者 冷文雪 张悦)

  来自:青州新闻网
游金地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Powered by 游金地,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解读热门新闻,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责任编辑:承欢大仁]
标签: 青州市红庙社区 服务效率 网格化治理模式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1
  • 2
  • 3
【日照银行·阳光贷】有品质生活更阳光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