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法庆寺,旧址在市区西北隅前营子村西侧。寺院建于清朝初年,原名大觉禅院,清顺治十六年敕赐为“法庆寺”。因寺内古柏参天,又称“丛林院”。
法庆寺,旧址在市区西北隅前营子村西侧。寺院建于清朝初年,原名大觉禅院,清顺治十六年敕赐为“法庆寺”。因寺内古柏参天,又称“丛林院”。寺院占地面积95亩,拥有寺田1000亩,共有大小殿堂房舍198间,常住寺僧众100余人。据博物馆藏清嘉庆重修法庆寺碑载,该寺还下辖三处别院,一处在城西15里赵家河村东北,名“柳峪寺”;一处在镇青门东侧,名“地藏寺”;一处在城东16里东阳河村南,名“龙泉寺”。史载,当时的方丈与知府平级(四品)。该寺从清初至民国间,一直是青州规模最大的寺院,《山东通志》称该寺是当时山东省内的四大禅院之一。清康熙《益都县志》载:“法庆禅寺在城西北隅,本朝初,达法禅师建立,原额大觉院。顺治中,弘觉禅师开堂其地,天岸禅师继主法席。至清顺治十七年,敕赐“法庆禅寺”,大学士冯溥撰文:“弘觉禅院有《达法道行碑》。每值佳节,烧香者云集,比古刹寂寞者不同,亦我邑最胜景也。”光绪《益都县图志》载:“法庆寺在城西北二里许,国朝僧达法建,原额大觉禅院。顺治中敕赐今名,并颁帑金五百两,大其门庑。光绪间,寺僧丽吉、中宝、天性相继修。”
法庆寺,清初由达法和尚倡建并任首位山长。达法,名慧田,原号“见龙”,本邑农家子也,为该寺开山第一禅师。顺治三年(1646)青州明藩衡王府被查抄,衡宫故物多归于此院,故当地有“拆了衡王府,建了法庆寺”之说,并得以扩建。顺治十六年(1659),由原大觉禅院复敕名“法庆寺”并颁布帑金五百两,重修了山门,广其门庑,使得寺院更具规模。
清康雍年间,可谓该寺的鼎盛时期。寺内执事、方丈、住持、知客、当家的、饭头、库房、文纳、大厨房、小厨房、勤杂等120余人。据当地老人回忆,其中用于做粥的一口大铁锅,口径有2米,深1.8米,刷锅时僧人得搭梯而下,可想当时僧众之多。僧众早起练武、清扫寺院,鸣钟进餐,击柝伺犬,饭后诵经听经,寺内僧家生活清苦而有规律。但历代住持却广做善事。成行和尚曾多方募化集资,用以重修万年桥。光绪末年,天性和尚慨捐寺田241亩,助建当时的益都县东关高等小学堂。复亭和尚、天性和尚的墨宝当时皆名扬齐鲁。法庆寺因久负盛名,历史上多有名人骚客游览并赋诗颂之。清文华殿大学士冯溥、岁贡生杨涵、清顺治进士官至刑部尚书的王士祯、寿光举人安致远等,都在法庆寺留有诗文妙句。
后来该寺日见残败。1923年,“戊戌变法”领袖康有为曾慕名游法庆寺并留诗一首:“绿瓦红墙松柏宫,闻移衡府殿材工。树根倚几庄严在,磁画双皿色相同。华屋山邱何所住?王侯帝释尽归空。元戎小队郊相引,俯仰山河落日红”。民国时期青州著名文人李明吾先生,面对该寺惨况,也留下了如下诗句:“未语先含泪,临炊现点柴。昔年遗故履,今日做新鞋。宝殿殃砖瓦,金刚洞被坏。藏头僧四五,兀坐下茅斋。”这些诗句,道出了该寺当年的衰败凄凉景象。至民国初期,香火渐衰,寺僧日减。因屡遭战乱,寺内建筑受损严重。民国十九年,国民党第22军64旅进驻法庆寺,3000余人住在寺里,致使该寺元气大伤。此间,旅长宁春孝曾将寺内大部分碑刻雇人拓了数十张拓片掠走,并带走了部分珍贵文物,剩余之佛经圣卷及其他重要物品,只好暂交设在县文庙的益都县民众教育馆收藏。民国二十年(1931),时任益都县长的杨九五大举废寺,将主院改为驻军营房,北院改为苗圃,西院改为营子小学,致使寺院面目全非。“七七事变”后,寺中古柏多数被伐,用做胶济铁路的枕木。至1950年,遂将残颓不堪的大殿彻底拆除,其大部殿材木料用于建了青州的首座戏院——大众剧场。此后,这座恢弘了300余年的齐鲁名刹,便荡然无存了。
游金地
优质商家
猜你喜欢
热门排行
标签: 青州 三佛圣地 法庆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