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31.09万人,老龄化水平高达21.8%,其中约有30万的失能失智老人。面对老龄化加剧现象,近年来我市把社区居家养老摆到突出位置,形成了 “9073”养老服务格局,“90”表示着未来有九成老人将居家养老,“7”表示百分之七的老人在社区养老,“3”表示百分之三的老人在养老机构养老。如今,我市的居家养老是什么情况?还存在怎样的问题?未来还需如何发展?近日,记者跟随居家服务护士走访了我市多户居家养老家庭,近距离了解失能失智老人的居家护理现状。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31.09万人,老龄化水平高达21.8%,其中约有30万的失能失智老人。面对老龄化加剧现象,近年来我市把社区居家养老摆到突出位置,形成了 “9073”养老服务格局,“90”表示着未来有九成老人将居家养老,“7”表示百分之七的老人在社区养老,“3”表示百分之三的老人在养老机构养老。如今,我市的居家养老是什么情况?还存在怎样的问题?未来还需如何发展?近日,记者跟随居家服务护士走访了我市多户居家养老家庭,近距离了解失能失智老人的居家护理现状。
跟访
护士上门服务老人少遭罪
今年66岁的市民崔先生家住市北区瑞昌路附近,家中90岁高龄的老母亲因病卧床多年,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饮食起居全凭崔先生和老伴二人一起照顾。去年年底开始,崔先生的颈椎出现了问题,手术之后,照顾老母亲的生活对于他来说就变得更加吃力了。常年照顾不能自理的老人,对于专业护工来说都不是一件易事,更不用说崔先生和老伴这样的普通人了。崔先生的妻子王女士告诉记者,之前也雇过住家护工,虽然能够24小时照顾老人,但是缺乏专业知识,无法帮助老人换胃管。更何况,每个月在照顾老人方面的支出本就不低,长时间雇佣护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今年年初,崔先生一家与养老机构签约,享受居家服务护士每周定时上门为老人进行医疗服务。“以前老母亲换胃管我们都要叫救护车去医院,哪怕只是轻微磕碰老人的身体都受不了,如今护士定期上门给换胃管,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麻烦。 ”崔先生说。
每个月护理费只需自费10%
“平日里我爸妈两个人住,我是家里的大儿子,还有3个妹妹,每个礼拜我们都轮换着来照顾我爸。 ”袁先生的父亲今年85岁了,患有小脑萎缩和帕金森,尽管看起来精神状态不错,可无论是老伴还是孩子他全都不认识了,每天的生活起居也都需要家人的照顾。袁先生告诉记者,自己目前还没退休,但作为家里唯一的儿子,工作之外会尽量多抽时间来照顾父亲,帮他洗澡、换衣服等,“我们兄弟姊妹多,每个人轮着来几天,倒是还能适应,唯一的问题就是没办法进行一些专业的护理。 ”去年5月份,通过朋友的介绍,居家服务护士开始定期上门为袁先生父亲进行服务,帮助老人理发、洗头,以及测量血压、按摩康复等护理。 “现在有了医保政策,老人每个月的护理费用我们只需要自费10%,一下子就减轻了家里的经济负担。 ”袁先生说。
现状
专业护理人才仍匮乏
栗禹佳是青岛言林博组客居家照护服务有限公司的一名护士,拥有十多年的护理经验和专业的实操技能,崔先生、袁先生的家庭都是她的服务对象。在她看来,专业护理人才紧缺是居家养老绕不开的问题。 “居家护理这项工作,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得来的,照顾的基本都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得帮他们更换尿不湿、洗澡、换尿管,现在的孩子可能都没有为自己的家人做过这种事情,更何况不认识的人呢? ”但即使是这样,她也坚持认为,养老机构对于护工招聘的准入门槛不能降低。
据记者了解,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居家服务人员都是依托于社区诊所或小型养老机构,虽然也能做到定期上门服务,但普遍以“4050”居多,许多都没有受过专业训练,技能水平较低,除了基本的洗澡、翻身、测量血压等工作外,无法进行换胃管、插尿管这种专业的医疗护理。
外来居家养老模式“水土不服”
记者了解到,如今我市日间照料中心已基本实现了市区全覆盖,配套有助老食堂、日间看护中心等硬件设施,可以向附近的失能、失智老人家庭提供“喘息服务”,帮助这些家庭减轻照料负担。
除此之外,记者了解到,2017年一种新的居家养老模式在青岛落地,青岛言林健康产业管理有限公司与荷兰博组客居家养老服务公司战略合作正式签约,建立了“言林博组客居家护理站”。如今,这一模式引进青岛已近两年,但服务的老人仅有百人左右,推进效果远远低于预期。 “在引进推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中一个阻力就是,许多市民对于青岛的养老政策和制度几乎不了解,他们也不知道有专业居家养老机构可以进行签约。 ”青岛言林博组客居家照护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序田说。除了进行专业的照护服务、培训之外,他们还要去主动吸引客户、进行推广,也增加了他们的经营成本和压力。
发展
不断扩大规模提升自身素质
如今,青岛市在医养结合方面取得了许多明显的成效,医养结合的“青岛模式”早已享誉全国,但不可否认还是有许多需要不断完善、解决的问题。无论是专业养老机构还是社区工作人员都普遍认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对所有从事居家护理的医护人员进行规范化的培训、管理、严格考核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业内人士坦言,整个行业发展离不开规范化的引导,但目前全市范围内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和健全的监督监管机制,投入资金情况、服务人员素质、服务质量等方面都需要进行规范和监督。某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也向记者表示,“打铁还需自身硬”,未来机构也应该扩大规模,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对护工进行规范性的培训和管理,营造良好的市场口碑。同时,他还认为,无论是继续宣传推广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还是加大对居家养老的扶持政策、加强居家服务人员的培训体系建设,都需要政府来参与、引导。
“未来我们是否也可以借鉴国外模式,对全市登记在册的老人进行事先评估,确定需要居家服务的人群,再由政府指定具有专业资质、进行过考核的具备专业能力的机构对老人进行服务,以便更有针对性、更全面地展开居家养老工作。”刘序田说。一个行业的兴起与发展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借鉴其他城市的积极经验,不断完善自身存在的短板,随着服务的逐渐规范化、专业化,这个行业才能真正地成长起来,真正地满足社会需求。
来源:青岛早报
游金地
优质商家
猜你喜欢
热门排行
标签: 老人 养老 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