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五年来,新区海洋经济总量从2014年的491亿元,飙升到2018年的1182亿元,实现了翻番式增长,年均增速达到19%。
经略海洋
勇担海洋强国战略重任
全球首个现代化、智能化深海渔场“海洋渔场1号”交付挪威;亚马尔核心模块成功交付北极;我国首座全潜式大型网箱“深蓝1号”成功下水;我国首次自主集成的世界级FPSO——P67船成功交付;世界顶级工程——新型40万吨超大型矿砂船“天津号”交付……近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海西湾“大国重器”频频驶出,这座昔日的造船基地正转型为海工装备创新基地,产业链创新体系逐步形成。
目前,青岛西海岸新区作为全国最大的海工装备基地和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基地,年造船能力已超过450万载重吨,为智慧船舶、海洋环境仿真等新兴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资源和有力的服务支撑。
港口有多大,城市就有多大;港口有多强,城市就有多强。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前湾港、董家口港成为分布在这块蓝色版图上的两颗璀璨明珠。随着港口建设发展,很多国外的资本、设备、技术和管理也正加快落地。英国壳牌等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和马士基集团、迪拜港口等世界著名船运公司纷纷关注青岛港,落户西海岸。预计到2020年,前湾港区、董家口港区的吞吐能力将位居世界前三,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超级大港。
围绕经略海洋,青岛西海岸新区云集了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中船重工等一大批领军型研发机构和创新企业,众多高新科技成果在这里转化为产业发展的澎湃新动能。五年来,新区海洋经济总量从2014年的491亿元,飙升到2018年的1182亿元,实现了翻番式增长,年均增速达到19%。
先行先试
深化54项改革试点
“新区的特质是‘新’、动力是‘试’,先行先试是新区最大优势、最大动力。按部就班不可能开辟新局,循规蹈矩换不来发展新貌。新区的发展必须要靠改革和创新来突破。”青岛市委常委、青岛西海岸新区党工委书记、区委书记王建祥说。目前,青岛西海岸新区累计54项国家和省市级改革试点不断深化,51项区级重点改革接力突破。
获批伊始,青岛西海岸新区对原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原胶南市的区划调整,“新区管统筹、功能区重发展、街镇强治理”,建立起“最顺新区体制”。与此同时,新区在社会治理、安全生产、综合执法等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多元主体参与、社会协同共治展现新活力,新区获批全国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全国创新社会治理最佳案例和优秀城市。
从“几顶大盖帽管不住一个破草帽”到“一支队伍管全部”,变化来源于新区开展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2014年11月,新区成立综合行政执法局,集中行使城管、文化、交通、国土、海洋、旅游等领域1500余项行政执法权,打破了“多头执法”、“推诿扯皮”困局。
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一次办好”,新区已进行了多年探索,取得累累硕果:组建行政审批服务局,形成了影视、会展等37个市场主体的“多事一流程”清单和“办事攻略”,效能提升60%以上。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政务服务大厅“只跑一次腿”事项实现全覆盖,“零跑腿”比例达到96.3%,“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经验全国推广,市场主体数量突破26万户。
高效发力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栖。随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青岛西海岸新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深化:加大“双招双引”创新力度,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统筹招商资源,组建招商中心,创新国际化的投资促进机制,在美国、德国等国家设立招商代表处,在北京等国内大城市设立招商促进中心,集聚全球高端资源。
青岛东方影都在灵山湾畔拔地而起。伴随着新区的成立,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的建设也进入快车道。青岛东方影都总投资500亿元,40个国际领先配置摄影棚、32个置景车间、1万平方米的世界超大规模单体摄影棚、规模世界领先的室外摄影水池和世界一流的室内水下恒温摄影棚,已全面落成并启用,累计注册影视企业200家。
在山东省率先启动存量变革、增量崛起等新旧动能转换十大工程,组建成立汽车、家电电子、船舶海工等千亿级产业联盟。出台《促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9个政策,率先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同时,深化国家引智示范区、省人才改革试验区建设,搭建战略平台、园区平台、事业平台、环境平台“四大平台”,出台“梧桐树”聚才计划20条新政。截至2018年底,新区人才总量达53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6.5%,新区已连续四年保持全市人才考核第一名。创新高校引建机制,出台加快引进高等教育资源的实施意见,中科院青岛科教园、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等10余所高校项目加快推进,到2020年驻区高校将增至20所。
“双招双引”机制的创新完善,使得“供给侧”结构更加优化,“蓝高新”项目加速集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我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海洋新兴产业集聚区。这里培育形成了汽车制造、家电电子、石油化工、船舶海工、机械装备、航运物流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统计数据显示,青岛西海岸新区获批以来,5年间累计引进进产业项目1470余个、总投资超过1.27万亿元,百亿级大项目达到40个,500亿级项目6个。
优化环境
打造四张城市名片
五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加快推进教育、医疗、商贸、文化旅游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城市服务功能逐步完善。通过打造“啤酒之城、音乐之岛、影视之都、会展之滨”四张城市名片,不断提升作为国家级新区的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青岛国际啤酒节是青岛最张扬的激情,是展示青岛城市特质与魅力、具有国际影响的盛大节日。自2015年落户西海岸新区以来,青岛国际啤酒节彰显了“一样的啤酒节、不一样的啤酒文化”,提升了青岛和新区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啤酒城后续运营模式的科学谋划,续写着永不落幕“四季啤酒节”的传奇。
山海神韵富音乐之美。“凤凰之声”演艺中心,如凤凰起舞,引颈长鸣。沿海一线布局音乐厅、星光大剧院、露天音乐广场,汇聚了世界级音乐盛事——欧盟青年音乐节、德国门德尔松钢琴国际比赛等,音乐之美流淌在新区的每个角落。
五年来,新区相继举办了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世界海洋大会、金砖国家协调人会议、世界摄影大会等多项高端会展、论坛及赛事活动,有力提升了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会展之滨”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等“十强产业”项目的集聚,新区加快规划建设信息技术基地、循环经济基地、智能制造基地、海洋制造基地、王台新动能产业基地等六大基地;推进发展中央活力区经济中心、实体经济总部中心、智慧医疗中心、绿色金融中心、体育产业运动中心、市民文化中心、生态休闲中心七大中心。以“六大基地、七大中心”为载体、“改革创新”为引擎,青岛西海岸新区正在向“高质量发展”全速迈进。
五年间海洋经济总量从2014年的491亿元,提高到2018年的1182亿元,实现了翻番式增长。作为第九个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获批之初便确定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全面实施海洋战略、发展海洋经济。目前,山东打造海洋强省的定位日渐明晰,作为全省逐梦蔚蓝的核心城市,青岛肩负山东经略海洋的发展重任,而主打海洋经济的西海岸新区,正在海洋港口、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研发、海洋生态等多方面发力,在黄海之滨逐渐打造出一座现代化国际新城,奋力担当海洋强国战略新支点。
来源:齐鲁壹点
游金地
优质商家
猜你喜欢
热门排行
标签: 西海岸新区 海洋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