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共资讯市 【切换城市】

青岛路里的半部中国现代文学史

2019年07月15日   生活资讯   来源:游金地   编辑:丽婷

16
摘要: 过去,青岛最有名的是中山路.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前还是改革开放前,这条长约1500米的长条马路两侧,银行、商店、饭店、书店以及影剧院鳞次栉比.逛中山路是当时青岛人的向往和骄傲.

    每个城市都有几条有"故事"的路.


    过去,青岛最有名的是中山路.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前还是改革开放前,这条长约1500米的长条马路两侧,银行、商店、饭店、书店以及影剧院鳞次栉比.逛中山路是当时青岛人的向往和骄傲.


    上世纪90年代,青岛市委市政府东迁,与之相邻的中山路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喧闹和辉煌.现在到青岛再提中山路,更多的是对老城区繁华的寻觅和追溯.


    其实青岛有名气也更有韵味的不止中山路,在老城市南区就蜿蜒着好几条这样的路.


    鱼山路


    鱼山路,以山脉命名,源自山东东阿县的鱼山.这座属于泰山余脉的小山,以其形似甲鱼而得名.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鱼山路周边聚集了一批文人学者,一时间引起国内文化知识界的好奇和关注.


    鱼山路33号,一座今天看来有些破旧但依然残留着当年气势的小院落,院门处茂盛的树木遮天蔽日.这是当年梁实秋亲手栽下的.在这座小院里,梁实秋生活了4年,创作并出版了《文艺批评集》,还翻译了《莎士比亚全集》.悠哉幸福的时光,让梁实秋感到非常惬意,他说从北疆到南粤,以青岛为最好.与梁实秋斜对门,也就是鱼山路36号,曾住过丁西林.这位文理皆优的双料才子,写过喜剧《一只马蜂》《等太太归来》等,其本身却是位造诣很深的物理学家.


    鱼山路长不到900米,但围绕其周边的每一条路都住过非同凡响的人物,都有满满的故事.当年名誉天下的国立青岛大学(后改称国立山东大学)就坐落在鱼山路上.


    大学路


    与鱼山路交叉的大学路,是一条南北向道路,也是青岛的第一条现代化马路.上世纪30年代,世界红十字青岛分会在此办公,之前这里还曾作为军营.那融和了中国传统建筑、西欧和伊斯兰建筑风格的红色墙面、黄色琉璃瓦,与现代化的黑色柏油马路相互交融,呈现出一道耐人寻味的风景.


    上世纪30年代,闻一多在这条路上住过.当时他受聘于国立青岛大学,任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细心的闻一多发现青岛的山路特别多,走一段便要上坡下坡很是不方便.于是他买了一根精致的手杖,出门就带上.有段时间大学的师生常会看到,30多岁的教授闻一多总是拄着手杖从驻地踽踽而来,那样子很潇洒也很有意思,一副桀骜不驯、卓尔不群的大师风范.闻一多的雕像现在安放在大学路一侧的红岛路中国海洋大学旧校区里.他身后是爬满青藤的一座小楼,远远相望翠绿映眼,衬托得雕像更加庄重.


    大学路这个路名起的很有意思也很"超前",之前这里根本没有大学.但冥冥中似乎早有布局.路名有了之后不多年,私立青岛大学就诞生了.新中国成立后,大学路上的39中学更因"文艺范"而被人所知,从这里走出了许多当代知名演员.后来,39中学成为中国海洋大学附属中学.


    黄县路


    大学路再往里延伸一点,便是黄县路.黄县是山东的一个县,历史悠久,商末建莱国,秦设齐郡,始置黄县,是中国最早的县治单位之一.黄县人嘴巴能说会道,生意场上曾被戏称为"黄县嘴子".但在青岛,这条半里多长的马路却静谧、幽深,显得特别安静.整条路上,是典型的青岛风景:红瓦绿树.遍布庭院的树木、爬在外墙上的蔷薇、越出院墙的冬青以及叫不上名字的花花草草随处可见.


    老舍故居,也被称为"骆驼祥子博物馆",位于黄县路12号.这是幢二层楼房,座北朝南.上世纪30年代中期,老舍在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任教期间曾在一楼居住,并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中篇小说《文博士》等作品.当年老舍经常到黄县路南头的菜市场去找"洋车夫"拉呱,了解他们生活和工作的情况,以充实自己的创作.老舍的居住为黄县路、为青岛留下了巨大的文化和旅游财富.


    黄县路上还住过台静农、赵太侔、杨振声.杨振声当年任国立青岛大学的校长,赵太侔任教务长,后来接替杨振声担任了校长.台静农在黄县路居住期间经常约老舍先生到一家酒馆喝酒,那是青岛周边县里出的一种"老酒",台静农晚年还常提起.提老酒自然不会忘记黄县路,那是老人一种难以割舍和刻骨铭心的情怀.


    福山路


    从鱼山路朝东下坡,很快就会走到福山路.福山也是山东的县名,地处胶东半岛.福山路地势高,大海就在不远处,位置绝佳.这里也就成了达官贵人的青睐之地,欧式建筑特别多.


    洪深曾住过福山路1号.1934年,他来青岛任国立山东大学外文系主任时,就住在这所欧式小楼里.洪深爱好戏剧和电影,他在福山路居住时,家里经常热闹非凡,来找他的大都是话剧团的学生和当地的戏剧爱好者.


    沈从文曾在国立青岛大学做过中文系讲师,当时就住在福山路上的大学教师宿舍里.这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后来回忆这段时光,他称"正是我一生中工作能力最旺盛,文字也比较成熟的时期""大约因为先天性的供血不足,一到海边就觉得身心舒适,每天只睡3小时,精神特别旺盛".在青岛的短短两年间,沈从文完成了传记、散文、小说数十篇,《胡也频传》《从文自传》等都是在这里创作完成的.在这里他还接待了从上海赶来的巴金,并把宿舍让给巴金.多年后巴金回忆,"沈从文把他那间房子让给我,我可以安静地写文章、写信,也可以无拘无束地在樱花林中散步,我们有话便谈,无话便沉默."巴金在这里创作了小说《爱》,为《砂丁》写了"序".


    提到福山路,更绕不开康有为.1923年,康有为在位于汇泉湾畔、小鱼山东南麓的福山支路5号买下了一栋德式建筑,并在此住了3年.如今,这栋极为气派的建筑已成为"康有为故居纪念馆",保存完好.他为青岛人留下了那段有名的文字:"青山绿水、碧海蓝天、不寒不暑、可舟可车、中国第一."


    青岛知名的路还有一些,如金口一路、二路、三路,观象一路、二路等,萧军、萧红、王云介、吴伯萧等文人曾踏足于此,或在此居住.也难怪有人说,青岛的路里,藏着半部中国现代文学史.


    作者:王 溱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游金地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Powered by 游金地,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解读热门新闻,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责任编辑:丽婷]
标签: 鱼山路 大学路 黄县路 福山路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1
  • 2
  • 3
【日照银行·阳光贷】有品质生活更阳光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