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资讯
关注民生资讯,引领生活态度
当前位置: 首页 > 城市之窗 > 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2015年终述职报告:深入实施“海洋+”计划
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2015年终述职报告:深入实施“海洋+”计划
2015年12月04日 13:53 城市之窗
分享到:
  “三民”活动是我们改进工作、提升服务的重要平台。去年“三民活动”期间我局共收到意见建议18条,全部进行了认真吸纳借鉴,今年又组织了“行风在线”“民生在线”“网络问政”等政民互动活动8次,办理解决市民诉求和问题510多个,认真办复代表建议、政协提案22件,扎实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一年来,我局围绕市委、市政府“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工作部署,深入实施“海洋+”行动计划,着力推进海洋综合管理实现创新升级,现代渔业发展实现转型升级,依法护海兴渔实现提质升级,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持续健康发展。预计全市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3200亿元,增长9%;水产品产量122.5万吨、实现产值155亿元(含远洋渔业),分别增长5.6%和10.7%。争取国家、省资金7.5亿元。

  一、海陆统筹,综合治理,美丽海湾建设打造新亮点

  积极履行胶州湾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职责,严格落实《青岛市胶州湾保护条例》,胶州湾保护工作成效显著,水域面积不减反增(实际水域面积比2010年增加近25平方公里),水质状况持续向好(胶州湾一类、二类优良水质面积比例由2010年的46.4%上升到目前的65%),生物多样性有效恢复,景观品质不断提升。中央领导同志对我市胶州湾保护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国家海洋局王宏局长视察胶州湾保护工作时给予充分肯定。省政府在我市召开胶州湾海洋生态综合整治现场会,总结推广胶州湾海洋生态整治修复经验。一是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市委、市政府研究下发健全胶州湾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方案,成立了以市长为主任的胶州湾保护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研究谋划了胶州湾保护重点工作,将《胶州湾保护条例》贯彻落实情况向市人大常委会进行汇报,邀请四级政协委员对胶州湾保护工作视察并建言献策,协同推进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环湾河道整治、环湾绿道建设等工作。二是开展海域清理整治。全面启动胶州湾海域养殖设施二期清理整治工作,科学确定奖补标准,依法规范清理程序,积极稳妥开展调查摸底、宣传发动、清查登记、集中拆除等工作,清理恢复海域面积1万余亩。三是组织实施退池还海、退项目还海。严守胶州湾保护控制线,严禁胶州湾围填海,全面梳理胶州湾内各类填海项目,组织实施对胶州湾保护控制线内4个填海项目清理工作,开展湾内养殖池塘清理收回,共收回、拆迁虾池4000余亩。四是推进国家级海洋公园申建。深化胶州湾生态保护和修复成果,启动胶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申建,总规划面积230平方公里,编制完成选划论证报告和总体规划并按程序上报,申建各项工作加快推进。城阳白沙河下游、红岛、市北小港湾等岸线整治工程获批,获国家扶持资金1亿元。

  二、聚焦生态,创新工作,海洋综合管理实现新提升

  落实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海洋综合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助力海洋要素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我市成功获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一是强化用海服务保障。加快海洋功能区划调整审批。全力支持西海岸新区海域使用管理创新,青岛国际海洋产权交易中心建成运营,海域资源市场化配置取得突破,我市海域使用权首次公开招拍挂出让并在全国首次实现网上公开出让,两宗海域使用权互联网上挂牌交易,实现增值率600%。对蓝色高端新兴产业、重大民生工程、重大生态项目全程跟踪、高效服务,做好董家口港区、蓝色硅谷滨海景观工程、地铁过海隧道等8宗项目用海保障,征收海域使用金2.24亿元。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开展海域抵押贷款登记,贷款总额10.37亿元。加快推进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建设。二是加强海岛保护利用。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利用”,编制完成《青岛市海岛保护规划》和大公岛、灵山岛、竹岔岛和斋堂岛4个单岛规划并经市城规委审议通过,构筑了“一带两区六组团”的海岛空间总体布局。加快海岛生态保护修复和无居民海岛开发试点,总投资1亿元的大公岛保护与开发利用示范项目全面启动,推进大公岛生态监视监测实验站建设。灵山岛一期、竹岔岛一期整治修复项目全面完工,斋堂岛、竹岔岛二期整治修复项目获批,获国家扶持资金2590万元。大小管岛岛群生态系统省级海洋保护区获批,全市海洋保护区总数达到6个,面积635多平方公里,占全市海域面积5.2%。三是强化海洋环境监测。开展青岛市海洋生态环境监督管理系统和海洋环境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对胶州湾大沽河口海域实现实时在线监测。突出抓好海洋生态监测与评价,组织开展了六大类14个专题300多个站位的近岸海域海洋环境监测,编制发布《2014年青岛市海洋环境公报》,97.8%的近岸海域海水环境符合第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近岸水质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四是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组织实施青岛市海洋预警报能力升级改造,提升海洋预警处置能力。修订完成风暴潮、赤潮、大型藻类灾害应急预案。开展海冰、海浪、风暴潮等海洋灾害预警预报和风暴潮风险区划、警戒潮位核定工作,多平台扩大海洋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范围。海平面变化影响调查成果在国家海洋局验收考核中获得优秀等级。今年是我市历史上浒苔灾害第二大年份,升级“1+X”海上浒苔打捞,创新研制了对船浮拖网,实施打捞区域网格化管理,完成浒苔打捞12.7万多吨,超过前三年总和,海上打捞浒苔基本全部实现资源化利用。五是助推海洋科技创新。完善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项目储备和推进工作机制,支持海洋成果转化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领海洋生物、海洋医药、海洋装备等蓝色高端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累计支持项目39项,争取国家补助资金3.69亿元。积极争创省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成国内首个海藻生物科技馆,被国家海洋局授牌为国家海洋科普教育基地。成功申报和实施海洋公益性科研和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项目,获国家支持资金2702万元。实施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系统提升工程,全面推进县级海域动态监管能力建设项目。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第24届年会在我市成功举办。

  三、优化结构,转型升级,现代渔业发展增创新优势

  全面落实市政府加快建设蓝色粮仓实施意见,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的水产良种繁育基地、水产健康养殖基地、渔业资源养护基地、远洋渔业生产基地、水产加工出口基地、水产冷链物流基地等现代渔业“六大基地”,为市民提供更多绿色、安全、放心的水产品,对虾、梭子蟹等本地渔获物明显增多,秋刀鱼、南极磷虾等远洋产品开始走上市民餐桌。一是突破发展远洋渔业。将加快发展远洋渔业作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举措,全面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远洋渔业发展的意见》,在国家出台宏观调控政策的情况下,多层次、多渠道推进远洋渔船及项目审批。目前全市注册远洋渔业公司27家,已批远洋渔船133艘,其中,正在作业渔船91艘、在建渔船26艘、待建渔船16艘。预计全年远洋产量将达到14万吨、产值15亿元,均比去年再翻一番,分别是“十二五”初的46倍和12倍多。积极推进远洋渔业开发合作,8家企业与9个国家、地区建立合作项目,其中,鲁海丰公司获建20平方公里的马来西亚北方渔业国际港和产业园项目,荣昌公司的全国首个刚果(布)捕捞项目获农业部批准,远洋捕捞公司的亚洲最大的拖网加工船赴南极完成捕捞磷虾首航作业,南极磷虾产业实现从捕捞到加工全产业链拓展。高标准规划建设投资总额100亿元的中国北方(青岛)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一期工程开工建设。二是加快实施渔业资源修复。下大气力抓好渔业资源养护和生态修复,加强海洋牧场建设,年内完成投资6750万元,投放人工鱼礁14.1万空方,建成王哥庄海域、五丁礁海域等7处增殖休闲型海洋牧场和我市首个公益性海洋牧场—崂山湾公益性海洋牧场,累计完成投资3.4亿元,投放礁体144多万空方。安排各级资金3800多万元,放流水产苗种16.4亿单位,再创历史新高。积极响应社会各界感恩海洋、奉献爱心的社会责任感,联合35家单位开展了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公益活动,引导市民科学放流,公益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和参与度进一步扩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一步提升。三是大力发展健康养殖。调整养殖结构,优化区域布局,重点推进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集约高效的标准化健康养殖园区建设。完成池塘标准化改造4200余亩,全市70%池塘完成标准化改造,总面积达到7万亩。引进了国内首套多层立体循环水养殖系统。新增工厂化养殖3.3万平方米、深水网箱60个、藻类养殖600亩,全市建成工厂化养殖车间110万平方米,发展深水抗风浪网箱470个、大型藻类养殖3200亩。新申报国家级种业示范基地2家,新通过验收水产原良种场4家。四是稳定发展水产加工。积极推动城阳、黄岛水产品加工基地和明月、聚大洋海藻加工基地等项目建设。第20届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在我市成功举办。稳定发展来进料加工,加强渔业品牌宣传推介,积极组织渔业企业参加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台湾(高雄)国际渔业展、东北亚渔业经贸合作峰会等会展活动,提升我市渔业影响力。前三季度完成出口创汇11亿美元。五是积极培育休闲渔业。加快发展休闲海钓基地和休闲渔业示范园区,全市发展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8处、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19处,省级休闲海钓基地3处,面积近20万亩,年可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共举办市级以上渔业垂钓比赛10余次。六是着力提升水产种苗业。积极实施蓝色种业发展计划,推进水产良种研究、开发与推广利用,“壬海一号”南美白对虾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组织实施良种良法“双十行动”,示范推广“黄海一号”中国对虾、“黄选一号”三疣梭子蟹等十大优良品种5000多亩,推行池塘微孔增氧养参、池塘生态养虾等十大先进养殖技术5万多亩。积极开展渔业科技服务“双百工程”,落实科技示范面积20万亩。

  四、强化监管,严格执法,护海兴渔彰显新成效

  强化红线意识、底线思维,坚持把渔业生产安全、水产品质量安全、海洋生态安全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全市查处海洋违法案件9起、行政罚款87余万元,渔业违法案件336起、行政罚款1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关键字: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青岛三民活动
分享到:
分享让我们共成长,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APP或微信公众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游金地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 4682人参与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 新闻故事
  • 人生五味
推荐新闻
便民服务
商会协会
  • 曝光台 /
  • 最新资讯 /
  • 精彩推荐
  • 游在青岛 /
  • 吃在青岛 /
  • 玩在青岛
猜你喜欢
  • 热门排行 /
  •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