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资讯
关注民生资讯,引领生活态度
当前位置: 首页 > 城市之窗 > 央视国际频道来即墨采访老酒文化,他们都关注了什么呢?
央视国际频道来即墨采访老酒文化,他们都关注了什么呢?
2018年01月05日 16:44 城市之窗
分享到:
  央视中文国际频道《非常传奇》栏目的记者们到即墨区采访即墨老酒工艺文化
  在即墨妙府老酒老酒厂,央视记者正在拍摄酿酒“古遗六法”。

  千百年来,即墨的酿酒师傅(大公)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许多酿造老酒的“诀窍”,主要是要“守六法、把六关”。这“六法”,就是人们常说的“古遗六法”,它是酿造老酒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黍米必齐”——酿造老酒必须用米中之王,颗粒饱满整齐、色泽金黄均匀的优质大黄米(黍子去壳而成)做原料,这是即墨老酒与其它黄酒的根本区别。

  “曲蘖必时”——酿造老酒的曲种,必须选用三伏天用优质小麦在透风采光、温度适宜的室内踏成并陈放一年的麦曲做糖化发酵剂,即中医所用之“神曲”。

  “水泉必香”——这水是酒中之血,好水才能酿好酒。即墨酿造老酒,采用的是甘甜爽口的崂山麦饭石矿泉水,当然与众不同了。“陶器必良”——酿造老酒的容器,要选用质地优良、无渗漏的陶器或无毒无味的其它现代容器。

  “湛炽必洁”——酿造、陈储老酒的器具必须严格杀菌消毒,防止杂菌污染。

  “火齐必得”——酿造老酒的火候必须调剂适度,使温度能升能降,散热均匀,恰到好处。
  在拍摄现场,“古遗六法”引起了摄制组的兴趣,为了拍出更好的效果,他们还动用了小摇臂进行拍摄。
  国家酿酒大师也来到现场,正在现场为大家演示“闻气味看发酵”,这可是门“绝技”啊!
  据化验,即墨老酒中含有十六种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及酶类维生素,十七种氨基酸。即墨老酒每公升含氨基酸高达一万零五百毫克,比啤酒高十倍,比葡萄酒高十二倍。

  中国北方唯一黄酒酿酒大师于秦峰:青岛即墨人,从事酿酒工作三十三年,大专文化,高级工程师,中国酿酒大师,国家级资深黄酒评委,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黄酒专家组专家,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黄酒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黄酒学会副会长,全国有突出贡献青年黄酒专家,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黄酒分会副秘书长,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首席技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技师,参与制定了《黄酒》国家标准,起草了《即墨黄酒》、《黄酒生产质量安全控制》、《黄酒生产企业HACCP应用指南》三个地方标准,为第一起草人。即墨黄酒传统酿造工艺传承人,《即墨传统老酒操作法》主要制定者,为中国黄酒的食品安全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30多年来在各类刊物发表数十篇论文,并多次荣获中国轻工科技进步奖、山东省轻工科技进步奖,全国民营科技金奖,获得专利二十余项,为即墨黄酒的发展与即墨妙府老酒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黄酒行业的尊重。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关键字:即墨老酒工艺文化,非常传奇,古遗六法
分享到:
分享让我们共成长,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APP或微信公众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游金地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 18642人参与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 新闻故事
  • 人生五味
推荐新闻
便民服务
商会协会
  • 曝光台 /
  • 最新资讯 /
  • 精彩推荐
  • 游在青岛 /
  • 吃在青岛 /
  • 玩在青岛
猜你喜欢
  • 热门排行 /
  •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