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明明没做什么事,但还是疲惫不堪;虽然放假了,仍会被各种想法困扰,在反复思虑中烦躁不安……最后整个人就像掉进一个无底洞,渐渐被吞没所有精力,状态每况愈下。一个人倘若长期处于这种情况,整个人都会被负能量包围,疲惫不堪。今天,分享给大家《人民日报》推荐的9个方法,帮你摆脱内耗,走出低迷的生活。
“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有位画家想创作一幅令所有人满意的画,苦战几个月,他画出一幅非常完美的画。他把画挂在画廊,让大家提意见,结果被指出很多地方有瑕疵。然后,他又把画再挂到另一间画廊,那些曾经被人们认为瑕疵的地方,却被极力赞赏。画家终于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没有人可以让所有人满意。你要做的,是把别人给的鲜花装点房间,把别人扔的石头留做台阶。生娃后,她一直在家照顾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变得特别敏感,总是怕丈夫讨厌自己。直到有一次,她发现包贝尔从未想过这些,才逐渐走出阴霾。领导的一个眼神,朋友的一句话,伴侣的一个动作,自己就会在心里不断揣度。
“我们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静下心来研读自己、关注自己需求,才能活好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板,但并非谁都能充分接纳自己。清醒的人,坦率地与自己和解,从实际出发,反而成果颇丰。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毕加索年轻时非常喜欢诗歌,渴望成为一位诗人。他整天埋头创作,有一次带着作品参加了诗歌评论家斯泰因夫人的聚会。尽管他心里极其难受,可认真反思后,他还是选择接纳这件事,放弃了诗歌,转而学习绘画。
“每个人都有他的隐藏的精华,和任何别人的精华不同,它使人具有自己的气味。”
真正有智慧的人,会在认清自己的前提下,充分接纳自己。你无法改变遇到的一切,但可以让过去丰富你的经验,成为你涅槃重生的跳板。作家史铁生年轻时,因为一场高烧,引起腰椎裂柱病发作。当得知自己将终生瘫痪,他暴躁、愤怒,甚至想一死了之。可是他并没有一直消沉下去,而是选择与过去的种种不如意和解,拿起笔,开始写作。
“谁也没有办法把过去发生的事情一笔勾销,要记住教训,勇敢的活下去。”
唯有敞开心扉,接受真相,才能从过去的不如意中熬得春暖花开。情绪犹如一把锋利的剑,刀口对准别人是伤害,对准自己亦是摧残。当负面情绪涌来时,不懂释放的人,不仅心理会出现状况,身体也可能受伤。唐代文人张发爱好写字,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排遣情绪。每当遇到不开心之事,他会立刻铺纸,提笔,书写一番。诗人韩愈,心底每每郁积起不良情绪时,他就提笔狂草,把怒气释放出去。清代文学家李渔,一生秉承“喜怒哀乐,皆成文章”的态度。有位年轻人每天都去教堂祷告:“上帝啊,请念在我多年敬畏您的份上,让我中一次彩票吧。”一天,他实在受不了了,责问上帝:“为何您不听我的祷告,让我中彩呢?”
“我再也受不了你了,我每天都在听你相同的祷告,但你却从来没有去买过一张彩票呀。”
很多时候,你总抱怨生活对自己刻薄,事事不尽如人意。但你是否想过,你的驰骋万里与豪情万丈仅仅停留于空想,却丝毫没有付诸过一点点行动。
为了让珍珠更完美,渔夫拿起一层一层的削,最后斑点削去了,可珍珠也被磨没了。更不要因为追求完美,给自己施加太大压力,而不去行动。
“人可以放弃很多东西,但千万不可以轻言放弃信念和努力。
31岁时,她带着三个年幼的孩子净身出户,一贫如洗。60岁时,她从零开始,重拾模特之梦,三年后登上了《时代》杂志封面,风靡全球。72岁,她又出版了《人生由我》,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畅销世界。不要等万事俱备,打破常规,重塑自我,你必然会遇到更好的自己。有一次,一位好友前来拜访,他拿出心爱的茶壶泡茶招待。高僧却像没事人一样,笑着拿出另一只茶壶继续招待朋友。
与其反复让它消耗自己,不如把这些时间用来做更有意义的事。
“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一切烦恼都源于内耗。”
生活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停止胡思乱想,允许自己不完美。接纳自己,放过自己,按照自己的心意去体验、去享受。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