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资讯
关注民生资讯,引领生活态度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金融 > 浅谈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
浅谈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
2014年08月12日 14:26 财经金融
分享到:
  全球经济危机给我们制造科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全球化制造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和残酷。

  自2008年、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之后,各国政府和社会重新认识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制造业做为实体经济的基础,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尤其突出。

  第一、未来全球化制造发展的趋势

  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论坛)已经成立了几十年,这个机构讨论关注的问题都是经济、政治、社会、环保等问题,从来没考虑到制造业。经济危机以后,从2010年开始,达沃斯论坛成立了先进制造全球议程理事会,我也有幸被他们邀请作为理事会副主席参加了"制造业的未来"计划和"面向经济增长的制造"计划这两个软课题。我本人从技术层面考虑制造业如何发展比较多一些,而参加达沃斯论坛的其他人员则从多个角度探讨未来影响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些人员包括国家政策制定者,也有银行家、企业家、非营利性组织的专家和学术界的学者。

  目前全球化制造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全球性高失业率;两极分化的加剧;资源的大量消耗;环境的严重损害。很多制造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些发展中国家以低劳动力成本为主要竞争条件,但其技术水平还不是很高,消耗了大量资源,极大地破坏了环境,创造同样的价值要成倍地浪费资源和损害环境,这是制造业全球化所带来的最大挑战,达沃斯论坛也在考虑如何为这些问题找到一些答案。全球化制造和可持续发展是一对矛盾。全球化制造不应仅满足目前一代人的需求,还要考虑下一代人的需求和梦想。

  简单来讲,影响未来制造业发展主要有以下关键因素:政府的各项政策、贸易协议、货币兑换率、基础设施能源供应、外商的直接投资、创新生态系统、劳动成本的增长、劳动力及人才培养、可靠的原材料供应等。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制造业竞争力,而不只是技术层面。

  政府制定的许多工业政策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该国的制造业发展,如税收政策、进出口补贴和关税、鼓励研发的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的政策、环保及能源政策、就业和医疗保障政策等都对制造业的发展有巨大影响。达沃斯论坛的研究项目对六个国家的国家政策进行了对比,发现不仅发展中国家(如巴西、中国、印度)为了促进制造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连制造强国(如美国、日本、德国)也从增加科技投入、鼓励产学研合作、加强出口竞争力、吸引外资、改革医疗保健体系等多方面加强和继续保持本国制造业的领导地位。

  近年来,各种双边、多边及区域性贸易协议数量的不断增加也推动了制造业的全球化发展。不仅是发达国家为了拓展海外市场在积极地推动各种自由贸易协议,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希望通过进入各种贸易协议群来参与到全球化制造的分工中。起初,这些国家只是担当生产工厂的角色,但随之而来的必定是各种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工艺及装备制造的能力建立,并形成一定的竞争力。

  货币兑换率的波动也影响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发展,比如日元,在过去若干年非常强硬,日本很多企业离开日本本土到其他国家去生产,因为日本产品出口太昂贵对它非常不利。目前虽然日本政府通过货币政策将日元贬值以促进出口,但其原材料进口成本也会相应提高。由此可见货币兑换率的调整是个双刃剑,对各国制造业的影响根据本国情况差异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中国也应该考虑外汇因素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影响。

  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非常重要,很多国家意识到外商直接投资对一个国家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性,都在积极营造鼓励投资的友善环境。回顾中国也是这样,中国过去二三十年的快速发展也离不开外商投资,因为外商投的不仅是金钱,也带来了工程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

  能源价格和可靠的供应也会影响制造业的布局策略,比如在哪儿设厂、全球供应链如何建立等等都会考虑能源价格和保障因素。新兴国家这些年来对能源需求快速增长,价格也会随之上涨,能源需求也会影响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

  环保的成本对制造业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比如创造100美元的价值里有百分之多少是用来做环保处理的。对环保要求高的国家环保成本就高(如美国、德国等国家),相反环保要求低的国家花在环保上的费用也低(如墨西哥、中国等新兴经济国家),短期来看是降低了制造成本,但是从长期考虑对环境的破坏后果很深远。

  在劳动力和人才方面,通过对上百个全球企业CEO有关未来的劳动力需求和人才需求的调查可以看到,未来三五年,需要最多的就是技能型创新人才。随着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对未来所需的技术和操作人员也会有更高、更大的要求。

  而在劳动力成本方面,比较中美两国劳动人员单位小时工资,目前中国与美国在待遇上相差很大。但是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劳动力的工资将超过美国劳动力的工资,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将会丧失。

  可靠的原材料供应也变得非常重要。在WTO发展初期,大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直到中国对稀土资源出口进行限制以后,才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很多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欧洲开始研究替代材料或者实行生产精细化,采用更少的稀有资源来制造产品。比如军工产品、电子产品离不开稀土元素,而全球稀土的产量95%由中国掌握。

  从理想的未来先进制造策略来讲,政府首先关心的是就业和经济发展,而企业关注的是如何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社会所关注的问题,则是如何保护环境、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企业和社会大众的关注点并不吻合,如何提出一种新的制造策略来兼顾这三者的利益,则是需要我们解决的。就此而言,世界经济论坛先进制造全球议程理事会提出以下一些发展未来先进制造的重点:首先要缩小能力和创新的差距,很多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的差异就在能力和创新方面;二是人员技能的提高,包括创新人员、工程师、操作人员;三是资源的有效利用。

  总体来讲,德国竞争力是最强的,美国、日本也不差,印度是最差的。中国最明显的竞争力优势是劳动力、自然资源成本相对较低,而法制和监管体系、卫生保健体制得分相对低,得分高的是中国的市场、政府投资等等。

  第二、中国制造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先来看看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资源相对丰富;劳动力和技术人员素质相对较高;有相对集中的产业供应链;各级政府对制造业的高度重视,在很多区域有较好的基础设施;有大量外资企业在中国设立生产和研发基地等等。

  而中国制造业的弱势是:缺乏关键工艺、装备、技术和系统集成的知识和能力;众多企业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还不够强;许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太过于依赖出口;低水平重复;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投资缺乏整体战略思考,比如汽车产业、光伏产业,而且浪费很多资源扶持低水平产业;整个行业还带有粗放式发展特征。

  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机遇:大量的国家科研投入和鼓励创新的环境改善;国家扶持制造业产业提升的政策;大量科研人员和高校研究团队从事制造研究;欧洲和日本经济低迷。但是我们必须夯实工业基础,包括材料制备、基础元器件、精密量测、可靠性、质量工程和设计等方面,这是中国制造业未来竞争的核心所在。

  中国制造业所面临的挑战:大量中小企业面临两面夹击的危机,劳动力成本和生产制造成本的快速提高与出口订单的减少;在许多低端产品领域,其它低价生产国正紧逼中国;在中高端产品领域,发达国家也积极加强其竞争力快速往前跑;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要求中国制造业必须快速从效率型产业转变为创新型产业。环保和能源高效利用的压力对中国制造业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达沃斯论坛把经济发展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单一要素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比如沙特阿拉伯就是靠石油,石油价格高了它的GDP就上来,石油价格低了它就受影响。第二阶段是效率驱动型,第三阶段是创新驱动型。中国目前处于效率驱动型发展阶段,唯一比其它效率驱动型国家好的就是我们的市场规模比较大,而且宏观环境也不错。美国制造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基本是创新驱动型,基础设施、市场成熟度、市场规模、金融、高等教育等发展都比较好。当然美国是得天独厚,它的市场也非常大。

  再来看看中国制造研发的优势与不足:优势在于国家的重视和国家科研的大量投入,大量的科研人员和相对较低的科研成本;不足在于国家和民营企业的制造研发能力较弱、投入较少,高校充当了国外企业研发部门的角色。结果就是我们的基础研究不够基础,工程开发不够专业。

  全球经济危机给我们制造科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全球化制造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和残酷。从我个人来讲,回顾中国制造业过去30年的发展,我认为喜忧参半。首先我们取得非常大的成就,同时我们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中国要变成制造强国还任重道远,我们不能盲目自大。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关键字:失业率
分享到:
分享让我们共成长,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APP或微信公众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游金地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 3668人参与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 新闻故事
  • 人生五味
推荐新闻
便民服务
商会协会
  • 曝光台 /
  • 最新资讯 /
  • 精彩推荐
  • 游在青岛 /
  • 吃在青岛 /
  • 玩在青岛
猜你喜欢
  • 热门排行 /
  •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