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资讯
关注民生资讯,引领生活态度
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德教育 > 《龙文化的文明与教育》(21)摆脱智能文明困境的出路
《龙文化的文明与教育》(21)摆脱智能文明困境的出路
2018年09月13日 09:43 道德教育
分享到:
——龙文化修身理法篇(上)——

修身觅音开慧识

  六、摆脱智能文明困境的出路

  1.道德根文化体系是慧性自然文明的指南针

  20世纪以来,西方文化瞄准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什么内容?这一点,我们要找到答案。他们并不是热爱我们现代文明,因为我们现在的城市森林对他们来说早就拥有了,并且他们还早已主动放弃城市森林的建设,他们热爱的是自然,是自然环境。像西方很多城市,都公园化、森林化。他们也并不喜欢我们工业的发展情况,那个过程他们也早就经历过了。他们所看重的,是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被他们视为瑰宝的,正是中国的慧性思维方式和修身内求的方法。

  七八年前,我们国内出去的留学生什么也不懂,但是要赚点钱花,就把中国的广播体操教给外国人,并介绍说:这是中国的气功、内功。外国人纷纷报名,把马克交给他,称他为“气功大师”,他们在那里忽悠、还真办起气功班来了,挺“厉害”的。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西方人对中国人古代这些文化特别酷爱。当然,他们对此还缺乏鉴别能力,但是他们思维深处那种对古代文明的向往和追求是十分明显的。他们想求得的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对宇宙自然的全息认识理论,特别是中国的整体观、系统论,他们正在全力以赴进行研究和探讨。

  伏羲的易道文化、黄帝的法道文化、老子的德道文化,这三种文化所共同构成的中华道德根文化,是人类实现众生平等、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自然法则文化;是通过修身,达成心身合一,而天人合一,确保天、地、人三才高度和谐统一发展的自然文化;是人类智能文明摆脱智识的狹隘和误区,正确发展而不至于自我毁灭的慧性自然文明的指南针。

  中华文化的根文化,是道德根文化。中国性慧文明中诞生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人类文明发展规范,才是当代世界文明发展中的前沿科学之父,才是人类智能文明各个学科发展应当恪守的共同法则。中国的哲学,是自然哲学;中国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国的法制,是道法自律;中国的医学,是自然医学。

  伏羲黄帝老子的道德文化体系,是人类最正确和最高尚的文明体系。老子的德道文化体系,揭示和倡导大公德,道法自然,是人类最好的道德,能够引领人类从智能文明发展的沉重错误中摆脱困境。西方纯智能文明发展的工业模式,使整个世界走到了接近人类毁灭的悬崖。我们的世界,必须回归于老子的自然模式,才可能实现自救而找到出路。

  两千五百年前的轴心时代,西方的亚里士多德以“外求法”,带领西方文明彻底离开了“道法自然”的性慧道德文明发展之路,彻底地反其道而行之,踏上了片面的智能文明发展之径,诞生出西方智能科学系统。

  在世界的东方,中华的祖先们为子孙们所制定的是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的东方文明发展之路,这是一条高度符合自然客观规律的文明发展之路。

  这一幅道法自然的道路蓝图,就全都蕴藏在伏羲的易道文化、黄帝的法道文化、老子的德道文化之中。但是,由于人们的私心贪欲急骤地膨胀,东方历经了连续而又长达五百年的战乱,社会的离道失德越来越严重,伏羲黄老为东方制定的道法自然的文明发展之路,因为孔子的出现而进入迷失期。儒学未能继承黄老学说中修身的“内求法”,开始偏离黄老学说的“道法自然”,走上了崇尚“礼义仁爱”,而屈从于王威皇权的局限之路,将东方文明发展的方向,领向了一个既迷失于黄老学说中的道德文明性慧科学发展之路,同时又无法诞生智能科学的岔路中。

  文化的取向,决定着社会文明的走向,决定着科学发展的方向。历史上汉代出现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取向,也就决定了中国社会文明的走向和中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儒学的独尊性发展,使自己逐步沦为皇权的御用工具,同时使中国文明的走向偏离道德,深陷于专制和腐败的泥潭不能自拔。

  独尊儒术的文化取向,在历史上既未能形成中国独立的科学系统;相反,却将道家坚持着的慧智合一的科技发展与发明,视为“不入流”和“下九流”,毫不重视和珍惜。改良儒学,所崇尚的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做官高的信条。十年寒窗苦,熬得一朝入龙庭,成为皇帝的犬马,成为儒学教育中生命的价值观。

  儒学的以人为本,其实是一种以个人的私心名利为本,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民为本”。以民为本,在周代后就被遗忘。儒学文化教育的名利性,使中国的科技发展,既末能形成“性慧智能”完美结合型的科学体系,也未能诞生出类似西方式的智能科学体系。反而使东方科技发展的速度,长期深受压抑,科技发明成果被“忠君当官”的私欲名利主流文化所贬斥,始终难以诞生中国自己的科学系统,而只存在非系统性的部分的科技零星发展,最终造成东方科技的创造力未能形成科学系统而逐步被西方所超越。

  西方的智能科学,同样是一种离道失德、背弃天道和地道基本法则的文化生成品,同样是丢失了人类与天地和谐共处的原则,是背离“道法自然”而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其实质是人类的私心和贪欲在文化和科学中的狭隘表现。

  近百年以来,东方震慑于西方的智能科技成果,迷信于西方,唯西方马首是瞻,月亮都是西方的圆。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西方的科学、西方的经济、西方的哲学、西方的文明,已经把整个人类领到了世界的绝路和悬崖的边缘。人类的导师——老子,在两千五百年前已经把今天各领域所面临的困境全部预言到了,并指出了回归自然、回归道德的光明出路。

  老子的道,是自然天道,是地球无私养育,是人性本善的大公德,是天地人三才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就是人要像天地自然一样无私。以人为本的私心贪欲和纯智能科学的发展,是疯狂地抽干地球母亲的血,将前几个人纪中人类并未敢动用的积累几十亿年的地球资源,一次性地开发掠夺殆尽。地球资源和能源的竭泽而渔,致使世界不可能可持续性发展。人类与地球的不和谐,最终必然是人类自掘坟墓。

  2.老子《德道经〉是首选慧性经典诵读教材

  当前国学热的形成,反映出社会精神营养的普遍缺乏,反映出人们心身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反映出人们对人生、社会、世界发展前途的迷茫,反映出人们对智慧和健康真谛的本能探寻。

  但是,现在的国学状态还并不乐观。很多现象,已经偏离了准确把握根文化当中能够开启大智大慧的教育内容,迅速被商业化了,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急功近利,有病乱投医现象严重。经典诵读在“有之以为利”的驱使下,逐渐滑入了商业图利的歧途之中。非经非典的读物,充斥于经典诵读领城;不县备上善属性和能量的读物,摆满了书架籍柜。

  “经”与“书”的概念,混淆杂呈。“经典”之多,涉及之广,使人目不暇接,甚至将唐诗宋词都作为经典罗列于市,使家长们和老师们在选经择典中无所适从,难以抉择。

  人心浮躁,对经典的解读缺乏“修之身”的基础,媚俗有余,守本不足。以智解慧,夹杂了大量人欲、私心、贪利,难以发挥经典诵读开慧启智和守德持正的作用,反而可能使得经典诵读有沦为人们争取名利、附庸风雅的手段和遮羞布的趋势。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圣人的经典所包含的智慧与能量,能给人们的心灵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用于滋养和启迪每个人的慧识和自性光明。

  选经择典,就如同中医开方一样,必须要辨证施治,君臣佐使配伍得当,各尽其用。应当恰到好处地适用于人生发展的各种不同时期,适应于人体内环境不同生理阶段的需求,适应无为慧识与有为智识的需求。

  老子《德道经》,是当仁不让的首选慧性经典诵读教材。

  上一人纪的人类,在文化之中最高的记载是“极”而不是“经”,这是已经难以考证和复现的事实。我们只有从分析中去达到共性认知。

  上一人纪期,是一种慧智同运的社会文化。慧与智合,则容易把握住事物的“极”致,也就是万物的本质。所以,上一人纪的教科书中,最高层次全都称之为“极”;而这一人纪的文化中,最高层次的教科书全都称之为“经”。

  为什么这一人纪中最高层次的文化不能称其为“极”而只能称为“经”?因为本人纪文明是智能文明,而智能思维是无法超越小我的制约而顺利进入事物的最高端范围,它必须循“经”而修身,尊经而开悟,开慧而益智,将经纬弄明白了,进入慧识中,才能慧智同运思维,而认识事物的本质之极。

  现代智能文明期的人类,在智慧上无法达到直接研究“极”的阶段,只能尊经宝而修身实践,顺着台阶爬上去,才能“登峰知极”。

  上一人纪使用“极”文,也与当时物质世界的层次是相应的。当时,人们运用棱锥体使用的能源是宇宙能和太阳能。这种双重能量的运用本身,在三元系统中已经是体元、物元、质元和显态调控同步运行。用三而不离,棱近其极,没有明显的智障存在而进行颠覆性的破坏。

  当时,人类所追求探索的是气和光内的光中极致,用光是普遍共识。所以在书写“极”文时,要灌注作者大量的质元之光,承载于当时的文中,合成“极”文之体。这一人纪的经文,聚集的则主要是精和气。这其中的能量等级是不同的,但是都同样贯注着作者的精气神。

  常道的作品,则聚结的是作者的心血,里面含有少量的精气。人类对于凝结并携带着光音气的“极”文和“经”文作品的不尊重,将其轻抛轻洒,或弃之于垃圾桶中,其实所损的是自己的福德,败的是拥有者自身的精气神。

  因为大自然一体,都是能量形态存在,被抛、被毁的“极”文或“经”文中的能量,最终还是会回归于作者的精气神系统之中。人类无明者,对真至圣人的毁誉,对其作品的践踏,并不会损伤他们的三元系统,只能部分地作用于他们的有相之体。所以,不必感叹世人对极文、经文、类经文的践踏毁损。这一人纪,人们还是重演着历史,这也是未觉悟之前必受因果循环制约的原因。

  3.实践慧性思维方法,重铸民族创造力

  道,是先于天地的“存在”,是万物之母,是宇宙大爆炸前的初始状态。

  德,是畜养万物的根本物质,是大爆炸之中释放出的最初始的巨大能量。

  “道”和“德”,不仅具有品格性,而且还具有能量性。

  道,是中华传统文化各家学说、各个学派的最高境界和共同归宿。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以及后来的理学等,都是从道德根文化大树中派生出来的枝叶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不是中国文化的摇篮;诸子百家,也不是中华文化的缔造者。诸子文化遗产,不是中华民族最真实、最美善、最地道、最古老悠久的那部分,不是中国文化之根。

  中国文化之根,是春秋战国之前的两千五百年中由伏羲的易道文化、黄帝的法道文化,再经过老子五千言全面转录和翻译,以德道文化加以系统化,而共同构成的道德根文化系统。

  道德根文化的核心,就是修身。“身”,即指生(性)命;修身,就是用畜养万物的德性能量再造性命两大系统,达到人天合一的境界。

  “修之身”,力争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学习和教育方法,就是慧性思维方法。

  我们始终要抓住根本,要抓住伏羲的易道文化、轩辕的法道文化和老子的德道文化来进行研究,才可能把握正确的方向。将道根、德干以及仁义礼智信的枝条全息而系统地把握住,我们才能够掌握根文化的完整和系统,确保在我们的自我教育和教育孩子们的过程当中,少犯错误或者不犯错误。要始终以道德的根本要素,来研究这些内容。

  所以,我们研究中国的慧智教育,在学校教育、自我教育、教育他人当中,如果能真正从我们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学习和掌握大量的方法,我们这个具有优秀文明和文化的民族,如果真正启动了自己的根文化,那也就会出现一种圣贤满街走、神仙满街走的现象,大家都具有大智慧。

  这种情况一定会在中国出现,只是看我们如何去复兴道德根文化,如何去全面、正确地开展经典诵读。这样,既可以减少应试教育给孩子们带来的沉重负荷,同时又能保护好他们的慧性,进入一种最理想的状态。所以,我们要高度注重运用慧性教育的秘密武器,来重铸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创造力,是社会和民族跻入世界之林前端的一个推动力,需要我们主动去采信和使用老子的“上善治水”“双可”教育方法,主动去实践天人合一,全面提升精、气、神,开启慧识生理功能。运用老子的“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的损益教育法,规范意识和智能,进入善、正、德人生品格的佳境,使慧识能够顺利地透发和产生。要注意尊道贵德、敬天爱地,用善、正、德的道光德能,天德养神,地气养形,为心脑同步教育展开而护航。

  诵读老子五千言和儒学《弟子规》等优秀的经典,培养和形成道德人生的品格和能量,实现天人合一的慧识思维观。这是我们能够具备创造力的一个关键。同时还要注意修改许多智能陋习。

  比如,德国人中有22%的人是左撇子,但是在中国,到现在为止,做父母的都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还是在强迫左撇子孩子们改用右手。实际上,在西方国家都已经主动放弃强迫左撇子孩子使用右手了。我在德国进行调查的时候,曾询问过一位德国的母亲,我问她:“你的孩子是使用左手,还是右手?”她说:“使用左手。我们已经从认识的错误当中走出来了,不会再去犯那个愚蠢的错误。”所以对于很多不良习惯,我们要加以解决,再也不能够盲人摸象,要等到西方走到前面我们才觉醒。

  玛雅人有句名言:“地球不属于人类,但是人类却属于地球。”这一说法,与老子的“人法地”思想如出一辙。我们身国内的和谐状态,精、气、神的和谐,人与自然界的和谐,都需要大智大慧的充分验证和认识。我们只有更好地去研究祖先的历史,掌握一些超越西方科学认知能力的一些大智大慧的最为前端的内容,才能使我们保持良好的状态,使我们整个民族素质迅速地得以提升。

  钱学森先生曾经说过:“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地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钱学森先生虽然去世了,但是他的宝贵智慧却留给了我们。他的这一论断,可以说是对中国古代慧性教育的一个科学论断。一定要先启动我们的慧识,再来运用智能进行整合,这才是一种真正的科学思维方法。

  德国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两千多年以前有一个轴心时代,中国出现了孔子、老子,印度出现了释迦牟尼,古代希腊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古以色列出现了犹太教的先知,他们各自创造了文明,这个文明影响到了现在两三千年。他再三强调:以后每次的文化复兴将有一个规律,就是都必须回到源头上,来撷取资料、汲取营养、汲取知识,然后再前进,才能创造出灿烂的辉煌。

  中国根文化的井泉源头是什么呢?就是伏羲的易道文化、黄帝的法道文化和老子的德道文化,由这三个重要文化支柱共同组成,再加上孔子在智能时代最早期形成的一些智能教育方法。

  祝愿众多的天才在50%的慧识加50%的智识和汗水中能够顺利诞生,开创出天人合一、可持续和谐发展的慧智科学研究模式,引领我们自己和世界,共同走出智能科学自戮式的发展怪圈。

  作者:熊春锦

  整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道德教育与养生研究中心 何良庆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关键字:龙文化的文明与教育,熊春锦,东方龙文化
分享到:
分享让我们共成长,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APP或微信公众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游金地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 1265人参与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 新闻故事
  • 人生五味
推荐新闻
便民服务
商会协会
  • 曝光台 /
  • 最新资讯 /
  • 精彩推荐
  • 游在青岛 /
  • 吃在青岛 /
  • 玩在青岛
猜你喜欢
  • 热门排行 /
  •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