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资讯
关注民生资讯,引领生活态度
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德教育 > 《中华国学道德根》(19)中国道教、佛教曾担负社会道德教化
《中华国学道德根》(19)中国道教、佛教曾担负社会道德教化
2018年10月03日 08:19 道德教育
分享到:
中华民族根文化和老子社会发展学说(下)
四、老子社会发展学说思想的意义
3.中国道教、佛教曾担负社会道德教化

  由于社会的离道失德,伴随着人心的私和欲逐步地增长而呈现一种进行性的过程,所以我国的宗教信仰出现得就比较晚。张道陵在汉朝后期所创立的道教,就是在社会经历了多年的“乱”以后,“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后才应世而生。这个“乱以信治”,这是黄老之学中五德五行学说的精髓。因为人们不信、不崇信、不相信黄老之学,所以这么多年黄老之学没人问津,她也不会冒出来去指点人们。但是在当时,这个“乱以信治”是一种自然产生。五德、五行学说中的精髓就含有“以信治乱”。有“信”把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统一在“德”上,有序地生活和工作,不产生离德的妄念和行为,社会的乱自然就消失了。

  汉朝的初期、中期,曾经也是以自然性的道德信仰作为社会的准则,正因为当时社会人人崇尚黄老之学的道德,才产生了“文景之治”这个盛世。大家学过历史应当知道有名的“文景之治”这一段,“文景之治”的辉煌,是直接在道德人文自然信奉的状态下出现的,当然跟当时的文景两朝、两代的太后、皇帝们极力提倡尊奉黄老道德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到了汉武帝时期,就发展成了“内道外儒”的状态。汉武帝为了使自己的权利能够集中,就必须要推翻由他奶奶所把持的那一种状态,他要寻找一个新的途径来替代,所以就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搞了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汉武帝晚年以后,虽然疆土广大,国家上层的思想却相当地混乱,因为这个国策执行以后,由于儒术里对信、仁、义、礼、智这“五德”,它的理与法始终没有跨越过太极弦,还局限在太极白里面,所以就自然而迅速地诞生了张道陵所创立的道教,对其失误的“独尊儒术”国策进行补偏救弊。是不是应运而生呢?这就是一种应运而生!正是为了对“信”的补救,才使张道陵创立了道教,从而对这个“信”德进行了强有力的补救,才为唐代太平盛世“贞观之治”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信德厚土。对于这一点,我们的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品出其中的味了没有呢?可以说没有。大家都是从政治为用的角度上去解析历史,当然也就难以发现其中深层次的真理。由此可知,民族宗教的诞生,就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客观规律的必然现象。

  与此时代相近的时期,佛教也传入了中国,强化了人们身国中五德基础之一的信土的培生,这也是必然的增强和补充。从此以后,道家、佛家这两家的信仰,在我国逐步形成了本质上协调一致的两大信仰支柱,共同构成了中华社会的信德厚土,在这个厚土上,才能够应用儒学作为入世的修德工具。如果没有前面的信德厚土,你只用儒学治世试一试,肯定会以失败告终!没有厚土载这个德,那么仁、义、礼、智就无法生根,无法达到根深蒂固。道、佛、儒在我国历史上共同形成了三大文化支柱,同时构成了治国的文化基础。中华的历史,就是以此三家文化作为三大支柱的历史。我们许多史学家和哲学家,由于离开了老子《德道经》而研究人文历史,由于未能分清主根文化和辅根文化各自的功能和作用,所以常常就会胡子眉毛一把抓,或者避而不谈。对这个问题,在这里也不想过多去评述什么。

作者:熊春锦
整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道德教育与养生研究中心 何良庆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关键字:中华国学道德根,熊春锦,中华传统文化
分享到:
分享让我们共成长,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APP或微信公众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游金地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 6753人参与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 新闻故事
  • 人生五味
推荐新闻
便民服务
商会协会
  • 曝光台 /
  • 最新资讯 /
  • 精彩推荐
  • 游在青岛 /
  • 吃在青岛 /
  • 玩在青岛
猜你喜欢
  • 热门排行 /
  •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