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资讯
关注民生资讯,引领生活态度
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德教育 > 《中华国学道德根》(21)论老子“大唯物主义”和“唯德主义”辩证法思想(上)
《中华国学道德根》(21)论老子“大唯物主义”和“唯德主义”辩证法思想(上)
2018年10月03日 08:26 道德教育
分享到:
论老子“大唯物主义”和“唯德主义”辩证法思想(上)

  老子哲学系统是大唯物主义。大唯物主义涵盖了精神世界。如果我们在精神世界用好“德一”,我们的民族必定会成为全世界各民族向往的中心!如果我们在经济领域用好“德一”,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必定会走在世界的前列!如果我们在科学领域用好“德一”,那么我们在各门类科学发展研究的领域,同样必将会位居世界的前茅!那就真正能够实现老子所说的:“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整个世界文化、经济、政治、哲学的发展,全部将归于“执一”。天下将太平,万国重来朝的景象,必定会再现于我们未来的时代之中!

  老子《德道经》,可以说是我们这个世界上唯物主义的鼻祖、辩证法的老祖。老子的五千言,实际上在我们民族的大地上,构筑了一个宏大而又严密的大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他的哲学体系,从“常道”到“非常道”,从“无相”的物质世界到“有相”的物质世界,从数学“0”的无到“1”的有,也就是说从这个无到这个有,从人类社会到整个宇宙时空,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将无数个层次、无数个范围内的一切物质——不管是我们看得见看不见的,她都一概以无比慈悲广博的大胸襟,全部一起、毫无遗漏地包容在其中。而且,他的哲学思想框架层次分明,将所有的内容布置安排得井然有序,从而构成了他博大精深的“大唯物主义”和“唯德主义”辩证法的哲学思想体系。就是看我们识不识得了,解不解得开。

  一、天人合一的大唯物主义

  1.什么是老子“大唯物主义”哲学

  老子《德道经》当中说: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①“有物昆成,先天地生。绣呵!缪呵!独立而不亥,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②。

  老子的“大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充分地体现出这个其大无外;这个“其大无外”,就在他的哲学思想体系之中。他的唯物论,大至宇宙时空中所有一切看得到的、看不到的全部物质。他仅用了一个“无”和一个“有”、一个“始”和一个“母”,以及一个“无”和一个“一”,就如同画龙点睛一般地揭示出了整个宇宙自然的本质特征。他仅用了“有物昆成,先天地生”八个字,就将整个宇宙时空全部的物质,纳入他那精深无比的哲学思想学说之中。“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这就是他的“大唯物主义”思想,也可称其为“道唯物主义”思想。可以说,人类历史上还从未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像他这样以如此巨大的气魄,将整个宇宙万物尽收于其学说之囊底中。

  老子的哲学思想,是“居于无为大道境,运用精微上德一,娴熟运化阴阳理,一炁含三③万物论”的“大唯物论主义”和“唯德主义”的辩证法思想。与我们常道之人的思想境界,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层次落差。

  ①老子《德道经》第四十五章(通行本《道德经》第1章)

  ②老子《德道经》第六十九章(通行本《道德经》第25章)

  ③“一炁含三”:道德学术语。一炁指德一之炁物质,处于太极“黑”境之中,是生成宇宙和万物的本源物质,内含阴阳二炁和中和之炁为三,是阴阳万物演变之原动力。此“三”又指太极弦阴(隐)侧空间的三元(质元、物元、体元)和太极弦阳侧空间的三源(质源、物源、体源)。

  老子《德道经》五千言,恰似“飞流直下五千尺,德道哲学贯九天”。为什么说五千尺呢?因为五千言,也就像我们在庐山去看那个香炉峰瀑布一样,就如同站在一座巨山的山脚下,尽力地抬头仰望,也难以窥见老子道德哲学思想的全貌。仅仅用我们的意识,用我们有限的这么一点智性的思维,是很难把握住老子的“大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因此,我们只有通过“修之身,其德乃真”①的实践,才能够接近和理解他的思想,认识他的哲学思想。这是我们解读与学习、实践老子《德道经》哲学思想的唯一正确途径。

  我们可以慢慢地解析开来,看前面的这些说法是否有道理.我们可以看到,他所阐释的一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②,就将世界上古代的哲学思想和近代所产生的唯物主义学说,以及其它所有学说,无一遗漏地全部包容在他那巨大无比的“大唯物主义”学说之中!而且,我们人类所处在的这个万物的有相世界,还只是排列于他“大唯物主义”第四层级的“三生万物”之中,距离他所揭示的这个“二”、这个“一”和这个零的“道”,还相去甚远甚远!我们如果不修真明德,那么在这个历史巨人的面前,我们可能穷尽一生之智,也难以望其项背。所以我们不能不赞叹他那深邃而且广袤的大智慧!

  为什么说老子的哲学思想是“大唯物主义”,而不是普通的唯物主义?为什么一定要加上一个“大”呢?我们应当看到:现在社会中所见到的、旗帜鲜明的,只有唯物主义思想;而唯心主义只是一种哲学的思想理念和概念,并没有人主动地承认自己是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世间也难以找到以唯心主义思想为哲学宗旨而展开的专门著作。即使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他的唯心哲学思想,也必须通过我们的寻章摘句才能判定。唯心主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与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相比较、有分别而言的,有了矛需要主动去找到一个盾才能进行斗争,需要依托对立面才能展开其学术思想,也是为了进行学术分类而进行的一种强名。这种强名,其实就将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自己本身,主动地封闭在一对矛盾的对立体之中,固化在一个阴阳模式体之内,从而进入了长期的阴阳互根、阴阳消长、斗争不息的状态之中。如果我们不用老子的哲学思想来解析的话,就看不到这一点,它自己把自己困在矛盾里面,那也就难以寻找到和谐与稳定,正因为这一特点,所以,这种哲学思想就难以保持和谐稳定的发展状态。这种哲学观念,没有黄老哲学思想当中太极图那个圆的性质,而是针尖对锋芒的一种状态。当然,这个斗争和革命,对于没有掌握政权的无产阶级政党而言是必须的,也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对于一个已经掌握了政权的执政党而言,和谐与稳定就上升成为压倒一切的需求和决定性的因素。如果还继续处在一对矛盾和多种矛盾的阴阳中斗争不息,那无疑是一种自我损耗,是长期的内耗,是内斗;甚至是没有对象也要寻找对象进行内斗,进行内耗。这种内部的反复消耗、长期的斗争,对政权的稳定性,是弊大于利的一枚苦果。

  老子的“大唯物主义”哲学观,则迥然不同,他的哲学思想摆脱了、跳出了矛盾的制约和阳阳太极模式的制约,她是自如地把握阴阳、运用阴阳、阴阳在乎手的~种哲学思想。老子的哲学思想,是建筑在数学的“0”和“1”的基础模式之上,建在道“无”和德“一”的物质境界之中,根本就不受“二”的制约与影响,也不会陷在这个“二”当中不能超脱。我们长期地强调这个“一分为二”,自己给自己挖掘了一个深深的陷阱,陷在这个“二”里面跳不出来,在这个深井当中,自斗内耗,忘记了“一”。忘记了这个“一”的中和,也就失去了母一,失去了生我们、长我们、养我们的母亲。失去了德一,失去了德性能量。离开了这个德一,所以我们越来越感觉到筋疲力尽,没有能量了。

  ①老子《德道经》第十七章(通行本《道德经》第54章)

  ②老子《德道经》第五章(通行本《道德经》第42章)

作者:熊春锦
整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道德教育与养生研究中心 何良庆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关键字:中华国学道德根,熊春锦,中华传统文化
分享到:
分享让我们共成长,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APP或微信公众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游金地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 7809人参与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 新闻故事
  • 人生五味
推荐新闻
便民服务
商会协会
  • 曝光台 /
  • 最新资讯 /
  • 精彩推荐
  • 游在青岛 /
  • 吃在青岛 /
  • 玩在青岛
猜你喜欢
  • 热门排行 /
  •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