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俄罗斯杂志:尊敬的于广胜先生,请您简单的做下自我介绍:何时何地出生,父母工作,您是否在艺术学院学习过?
于广胜先生:于广胜,1960年1月出生于辽宁省宽甸县,幼年移居黑龙江省萝北县(中俄边境),青年调往海南,中年进驻北京;先后任小学、中学、大学专兼职教师、省直机关干部、智业研究等机构专家及高管。
父母均为普通农民。
我没有在美术学院等专业机构学习过,完全是自学,从书刊杂志上面的中俄等国的画家作品中学习、领悟。
于广胜素描原创作品《费拉基米尔画像》
中国与俄罗斯杂志:俄罗斯人熟识你,源于您创作的我们主编弗拉基米尔别列日内的肖像画。之后您的其他作品也在俄罗斯广为流传:毛泽东,邓小平,老子,普京总统的肖像。您作为艺术家,擅长创作的是肖像画?
于广胜先生:我不专门画人物,动物、静物、风景;具象、抽象;无笔点彩画、油画、中国画、素描等,我都画。我更喜欢主题性、哲理性、内涵深刻的作品创作。
中国与俄罗斯杂志:您写实肖像画创作成功的秘密在于什么?在您创作过程中您是否使用摄影器材或只是依靠视觉记忆及创造性想象呢?例如您创作的老子肖像画,要知道在当时是无法拍摄的,但据我所知,中国人及俄罗斯人都认为该肖像是老子的标准肖像?
于广胜先生:我创作人物肖像画的基本原则:不仅要做到形象逼真,而且还要强化他的表情与神态、内在气质与性格特征,也就是要透过外在形象刻画出他的内心世界。
要准确捕捉有价值的信息:人物的大体结构关系比较容易掌握,但如眼皮的微闭微合、眼珠的微静微动、嘴角嘴唇的平翘曲直等等细微表情,往往容易被忽略,但他却直接影响着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与否。
主观人为的艺术处理:如《普京画像》,①他的右侧脸部处在侧光与背光处,右侧脸部及耳朵等颜色原本很深,会在画面上形成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但我却极大的减弱了其颜色深度,加强了眼部、嘴部、鼻子、眉毛与眼窝等颜色深度和细节刻画,凸显了人物的面目表情。②普京右眼及右侧嘴角,原本因笼罩在暗部阴影中不很清晰。但我有意加强其清晰度和深度,有效的强化了他的性格特征。这就是源于现实高于现实。
肖像画创作需要想象、记忆、模拟、写生、参考照片。根据条件,或综合、或选其一。
关于《老子标准画像》的创作:我确实见不到也拍不到老子本人,而我是通过史料记载和相学分析,来判定和塑造他形象特征。很幸运,该作品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已成为全球使用率最高的当代画作。
于广胜素描原创作品《普京画像》
中国与俄罗斯杂志:我们只了解您擅长画男性肖像画!由此我们决定刊登题为《男性肖像画创作天才》的文章。而对于女性肖像画,您是原则上不创作或您创作的相关作品熟悉度不高?
于广胜先生:不论男女老少,不论圣人、伟人还是普通人,我都画。
中国与俄罗斯杂志:哪位人物的肖像画是您一直想创作,但还尚未成功,还不够成熟?
于广胜先生:画圣人、领袖肖像,是出于一种社会责任、满足社会需求:
1、因为老子始终没有一幅标准画像,所以,在有关机构征集时,我就创作了这幅《老子标准画像》并被选中。
2、因为毛泽东著名照片《1936毛泽东在陕北》国内版,存在缺东少西、形象失真等严重错误,所有画家们搞创作都把错误当依据。为此,我求证后创作出《毛泽东高清复原画像》(全球唯一高清复原画像)还原了历史本真。
3、计划创作一幅中国当代领袖人物肖像、一幅中国古代圣人的肖像。
于广胜无笔点彩画原创作品《除夕夜》
中国与俄罗斯杂志:据我所知,自您与弗拉基米尔别列日内主编熟识后已经多次前往俄罗斯。请您分享下您对俄罗斯的印象如何?
于广胜先生:俄罗斯人执着智慧:以总编为例,总编不懂汉语,相关工作人员也不多,经费不宽裕,总编竟能坚持办好两本杂志。先后创办不久的两本杂志,竟然能在中俄两国高层产生广泛的影响,还能够拿到中国共产党19大的记者入场券。这不仅体现了俄罗斯人的执着,也体现了俄罗斯人的智慧。
俄罗斯人非常注重环境的原生态保护:从飞机俯视广袤的林区、河流、农田等,可以看出人们在开垦土地、采伐林木的同时,尽可能的保护着植被的原生态;包括机场周边及通往市区的道路两旁,原生态气息十分浓烈;即使是市内人为栽种的树木,也十分强调自然美。
俄罗斯人正直严谨:以俄罗斯东北联邦大学数学院,为我组织的数学研讨会为例,在他们认为‘不是’时,却仍旧没有丝毫自以为是的傲慢与应付,而是以该校最强团队组织专题研讨,认真听取不同的声音;当他们认识到了‘是’时,竟能实事求是给予明确的肯定。这体现了俄罗斯数学家们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思想境界!
俄罗斯人崇尚自己的民族英雄:如我们居住过的,俄联邦萨哈(雅库特)共和国文化部的酒店,就是以英雄的名字命名的;在莫斯科地铁等公共环境,均可看到民族英雄的雕像等。
尊崇领袖:在各级国家机关均可看到办公室内悬挂的,总统的肖像。
俄罗斯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如口玄琴、拂尘,在俄罗斯保护和传承的都很好。
中国与俄罗斯杂志:您刚刚提到您去过雅库特,可以说接近极圈!但就在这几日您刚从阿拉伯半岛的阿曼共和国(热极)回来!您是如何前往该国的,对这个国家的印象如何?
于广胜先生:地域越远,温差越大,当然文化差异、资源差异等也相对越大,文化的互补性、资源与产品的互补性也就越强,这正是寒热两极国家和地区,对我构成的吸引力。
去阿曼是商业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需要。
阿曼社会治安极其良好:如首都马斯喀特的马拖拉市场商业街区店铺,约95%不安门,街区口100%不安门,但无失窃。
阿曼货真价实信誉可靠:如他们包装盒里的椰枣,看着满满的,实际也真的如此,实实在在。
于广胜炭笔素描作品《黎族老人》
中国与俄罗斯杂志:请您跟我们分享一下您近期的创造计划。
于广胜先生:对我而言,创意、策划、营销、艺术,是互为重点,互为主次。
艺术创作方面:正在积极筹备,创作一幅中国的领袖人物肖像、一幅中国圣人的肖像。完成时间暂不确定,不求创作速度快、画作问世早,力求精雕细琢品质高。
艺术与文化活动方面:正在积极沟通运作,今年下半年,在欧美的个人画展、中国画家联展、中国传统与现代优良文化推广等交流活动。
创意方面:推动家具在“内涵及创意”方面历史性的突破。
商企方面:推动具有“内涵及创意”的家具市场化运作,逐步走进千家万户,满足需求,造福民众。
中国与俄罗斯杂志:感谢您接受我们杂志的采访!(游金地整理)
游金地
标签: 于广胜 写实肖像画 人物肖像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