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共资讯市 【切换城市】

国内顶尖研究团队打造现代海洋牧场 海域生态与产出效益同步改善

2018年06月08日   生活资讯   来源:游金地   编辑:承欢大仁

19
摘要: 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研究团队已在山东半岛重要海湾示范推广面积达45.6万亩,新增销售额50余亿元。

  据了解,如何缓解海洋渔业资源过度衰退,修复海洋生态,是目前摆在世界海洋大国面前十分严峻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海洋牧场”概念的出现真可谓是“灵丹妙药”。在青岛,就有这样的一个研究团队,经过不懈努力,他们的研究成果——“现代海洋牧场构建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现已在山东半岛示范区取得了丰硕成果。

  国内顶尖研究团队打造现代海洋牧场

  据了解,“现代海洋牧场构建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研究团队由来自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和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的10余位专家组成,可以说他们是中国海洋牧场研究领域的顶尖专家。

  据团队成员——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林承刚介绍,针对我国海洋牧场建设缺乏统一标准、承载力评估缺乏科学模型、设计原则缺乏生态理念、管理体系缺乏信息集成等重大问题,研究团队系统开展了海洋牧场原理认知、设施研发、技术创新、监测评价、预警预报和集成应用等研究工作,现已在山东构建起了海湾型和岛礁型海洋牧场示范区。

  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研究团队已在山东半岛重要海湾示范推广面积达45.6万亩,新增销售额50余亿元。
  三大创新点助力海洋渔业腾飞

  林承刚告诉记者,对于“现代海洋牧场构建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项目,团队突破性地实现了三大创新点。

  首先是针对近海海草(藻)床受损、产卵场消失等生态系统荒漠化的突出问题,创新了牧场生境构建关键设施与技术,实现了海洋牧场生境从局部修复到系统构建的跨越。

  具体来说,针对牧场构建专用设施匮乏这一关键问题,创新了专用人工鱼礁设计和配套技术。针对海湾型软泥底质海域礁体不稳定等问题,创制了笼式和袋式牡蛎壳海珍礁。针对岛屿海区浪大流急,礁体极易损毁等问题,发明了礁体制作装置和礁体布放装置。从应用效果来看,刺参可达300kg/亩,投入产出比1:20-30,岛礁型牧场刺参亩产量由75kg提升至210kg,单礁聚集鱼类6尾以上,龙须菜产量1.2吨/亩,投入产出比1:15-20。

  此外,针对牧场自然种群补充不足亟需人工修复等关键问题,研究团队突破了关键物种扩繁和资源修复技术,提高了牧场资源生物种类数量和资源量,实现了生物资源从生产型修复到生态型修复的跨越。所建立的刺参生态苗培育新技术,生态苗成活率由低于30%提高到52.5%,单位面积产量提升2-3倍,为资源修复提供了优质苗种保障。

  与此同时,针对牧场资源生物修复效果难以评价、环境监测和风险预警预报技术亟待建立等关键问题,团队突破了牧场生境监测、评价和预警预报技术,实现了资源环境从单一监测评价到综合预警预报的跨越。

  据悉,针对牧场环境监测和风险预警预报技术亟待建立等问题,集成研发了远程智能管理平台。研制了全向型水下摄像机、水下无线网络摄像装置、水下监控机器人等海洋牧场监测装备,建立了基于浮标、船载传感器系统、无人机技术的生态环境监测平台。同时研发了专家决策系统,构建了远程智能监测、预警和管理平台,实现了牧场资源和环境“可视、可测、可报”。
  海域生态与产出效益同步改善

  对于项目推广以来所取得的社会效益,林承刚介绍说,通过“现代海洋牧场构建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的推广,实现了海洋渔业的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使山东半岛受损生境得到了有效改善,经济生物资源持续利用,同时引领和推动了我国海洋牧场的建设和发展。

  此外,林承刚还坦言,通过项目的推广和应用,创建了“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社+渔户”相结合的“泽潭模式”,降低了渔民的养殖成本,减少了养殖风险,实现了渔民收入与企业发展同步提升、海域生态与产出效益同步改善,大幅提高了牧场生产组织化和规模化水平,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同时还带动了海洋牧场建设、休闲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兴起与发展,推动了岛城海洋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发展,推动了青岛蓝色经济的健康发展。(记者 徐恺 通讯员 王敏林 承刚)

  来自:青岛新闻网

  原标题:【经略海洋】修复海洋生态 他们要把荒漠海洋变牧场
游金地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Powered by 游金地,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解读热门新闻,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责任编辑:承欢大仁]
标签: 海洋牧场 资源修复 海洋渔业资源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1
  • 2
  • 3
【日照银行·阳光贷】有品质生活更阳光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