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资讯
关注民生资讯,引领生活态度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峰论坛 > 官宣!“十四五”,山东将全力打造济南、青岛“两心”!
官宣!“十四五”,山东将全力打造济南、青岛“两心”!
2021年03月09日 11:01 高峰论坛 来源:青报观象山 编辑:赵芳樱
分享到:

未来五年,济南和青岛将在山东发展大局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3月8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展望‘十四五’”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发布“十四五”时期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和举措。

山东省新旧动能办副主任王海林透露:“十四五”,山东将以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引领区域协调发展,纵深推进“一群两心三圈”建设,全面提升山东半岛城市群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强化一体发展,在推进“一群两心三圈”建设上求突破,开新局。

其中,“一群”,是指山东半岛城市群;“两心”,就是指济南和青岛,“三圈”,是指省会、胶东、鲁南三个经济圈。

山东对“两心”进行了明确定位,并作出安排部署——

对济南:实施“强省会”战略,省市一体化推进济南加快发展,支持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科创济南、智造济南、文化济南、生态济南、康养济南,带动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率先突破,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当好引领,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作出示范。

对青岛:以全方位“搞活一座城”为统领,支持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国际化创新标杆城市和宜居宜业品质湾区城市,打造东部地区转型发展增长极、长江以北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

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现实发展,济南与青岛都是全国典型的“双子星”城市,是比翼双飞的“CP”。

但就目前而言,济青自身实力与山东第三大省的地位还不相称,在全省的首位度还不高,亟需提升能级。这也是山东将打造济青“两心”作为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核心的原因所在。

1、“双子星”城市哪家强

在中国,多个省份有经济强市与省会城市“平起平坐”的情况,这些城市,常被称作“双子星”城市。

通常的“组合”是:一个是省会城市,一个是国家计划单列市或区域中心城市;一个政经资源集中,一个经济基础好。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重要节点城市等中心城市,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出现“双子星”城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跟历史发展的基础条件、区位条件,城市发展的综合要素,新时期国家区域政策、产业政策等,都高度关联,因省而异,因地区而异。

出现“双子星”城市,无论对城市还是对所在省份,都是好处多多。可以促进城市间竞争,在吸引人才、吸引产业、吸引资金等方面进行比拼,在竞争中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各自的发展壮大。

从现实情况看,但凡是出现“双子星”城市的省份,其综合实力,尤其是经济实力都不差。

比如广东省有广州和深圳;江苏有南京和苏州;山东有济南和青岛;浙江有杭州和宁波;昔日的强省辽宁有沈阳和大连。

相反,省会独大的省份,经济实力都不会太强。

就目前而言,最耀眼的“双子星”城市当属广州和深圳。2020年,两市的GDP合计达到52689亿元,占广东省的比重达到48%;两市常住人口总量(2019年)为2874万人,占广东省的比重为25%。

其次是南京和苏州。2020年,两市GDP合计达到34988亿元,占江苏省的比重达到34%;两市常住人口总量(2019年)为1925万人,占江苏省的比重为24%。

再次是杭州和宁波。2020年,两市GDP合计达到27358亿元,占浙江省的比重达到42%;两市常住人口总量(2019年)为1890万人,占浙江省的比重为32%。

与上述“双子星”城市相比,济南和青岛的实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020年,两市GDP合计达到22541亿元,占山东省的比重达到31%;两市常住人口总量(2019年)为1841万人,占山东省的比重为18%。

经济和人口向大城市集聚是基本的经济规律。提交全国两会审议的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为重点,增强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带动全国经济效率整体提升。

山东是我国由南向北扩大开放、由东向西梯度发展的战略节点,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山东想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必须遵循上述经济规律,让更多要素向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汇聚,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投入产出比。

济青作为山东城市群的“双核”,目前实力还有待提升,辐射力还有待增强,必须加以倾斜和扶持。

2、第三大省需要一个“强省会”

一个强省会,对于一个省份的重要性无须赘述。

省会城市作为所在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疗、交通等各个领域的中心,是各地经济发展的龙头。

“强省会”战略已经成为省域发展的新空间逻辑,无论在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强省会”的引擎作用日益凸显。

目前,中国有不少省份都在制定实施新的区域和城市发展战略,做大做强省会城市是应有之义。

一直以来,济南都是全国“最没有存在感的省会”,没有之一。近10年来,济南在山东的首位度在11%左右徘徊,在全国省会(首府)城市中位列倒数第一,非常“尴尬”,与第三大省省会的身份极不匹配。

山东省和济南市层面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早在2008年,山东省政府就印发《胶东半岛城市群和省会城市群一体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胶东半岛城市群和省会城市群是全省“一体两翼”整体布局中的“一体”部分;

2012年举行的山东省第十次党代会作出了“继续发挥济南优势,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带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做大做强”的决策部署;

2017年,山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首次将“提高省会城市首位度”写入党代会报告;2020年12月举行的山东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体会议明确提出实施“强省会”战略。

山东的重视与扶持,立竿见影。2020年,济南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140.9亿元,跻身万亿俱乐部,排名全国第19名;“十三五”期间增幅高达55%,远高于全省32%的平均增幅;占省会经济圈36.9%,同比增长4.9%;省会城市首位度提升到13.9%,比“十二五”末提高了3个百分点。

王海林表示,“十四五”期间,山东将全力支持济南抢抓实施“强省会”战略重大机遇,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聚焦“大”,构建“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发展框架,加快建设黄河北新城区,推进莱芜区、钢城区和中心城区融合发展,打造城市副中心。

聚焦“强”,加快发展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生物制药与医养健康、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等支柱产业。

聚焦“美”,依托泰山、黄河两大生态系统和泉城、历史文化名城两大靓丽名片,彰显山水园林生态之美、历史传承人文之美、魅力城市品质之美。

聚焦“富”,优化创新创业创富生态,建设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全龄友好城市,实现物质生活富、精神文化富、城乡共同富。

聚焦“通”,完善城市综合立体交通网和现代流通体系,集聚外国领事机构、国际组织和国际商会,建设欧亚班列枢纽城市,构筑联通东北亚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支点。

愿景是,到2025年,济南高质量发展核心指标走在全国前列,在山东半岛城市群和黄河流域的核心引擎功能显著增强,在省会经济圈的辐射度、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中心度、黄河流域的影响度、国家区域发展大局的参与度显著提升。

如此力度,可谓前所未有。已经起势的济南,应当再加把劲,不辜负山东的期望。

3、青岛“龙头”需要昂得更高

正如前文所述,青岛作为计划单列市,与直辖市、省会城市和重要节点城市等中心城市一样,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青岛历来是山东经济发展的龙头,更是山东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当前,青岛历史性地担当起打造山东面向世界开放发展桥头堡的重任。

青岛之所以能够扮演这么重要的角色,除了天赋异禀和后天努力外,必须提到一个关键转折——

1986年10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青岛市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青岛成为继重庆、武汉、沈阳、大连、广州、哈尔滨和西安市后,全国第八个实行计划单列的城市(后几经调整,仅剩下目前的深圳、厦门、宁波、青岛和大连五市)。

国务院在《关于对青岛市实行计划单列的请示》的批复中指出:青岛市是沿海开放港口城市,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加快青岛市对外开放的步伐,进一步探索沿海开放港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子,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国务院决定对青岛市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赋予其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并同意在青岛市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

“计划单列”成为青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计划单列是中央的赋权,同时也是山东的让权。从这个角度讲,山东是作出了牺牲的。因此,青岛绝不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而“心安理得”,必须把自身的发展置身于全省的发展大局之中,必须为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担起更重的担子。

青岛是青岛人的青岛,更是山东的青岛!作为山东的龙头,青岛的高度就是山东的高度。无论是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优势,还是肩负的国之重任,青岛各项工作在山东都必须遥遥领先,做绝对第一,没有理由做第二。

但就目前的发展态势而言,青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020年,青岛GDP达到12400亿元,仅在全国排名第13位,在全省的首位度为17%,与第三大省龙头的地位还不相称,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还不够强,贡献还不够高。

当前,青岛的核心竞争力不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不足,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有待提升,城市首位度不高,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面对国内发展南北分化、内陆城市崛起的新态势,发展不转则衰、不快则退的竞争压力明显提升。

面对新形势新变化,青岛加快推进转型创新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省上的助力,非常重要。山东已经有了通盘考虑。

王海林透露,“十四五”期间,山东将全力支持青岛强化开放门户枢纽、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功能,聚力更高水平“搞活一座城”,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基本建成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

聚焦打造新经济引领区,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着力发展数字经济、枢纽经济、目的地经济,高水平建设蓝谷科学城和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设人才荟萃的“青春之岛”、活力迸发的“创业之城”。

聚焦拓展国际门户枢纽功能,提升全球资源配置和国内外市场链接能力,打造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撑、“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

聚焦发挥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示范作用,统筹环胶州湾区域发展,保护湾区生态本底,建设环湾都市区、平度和莱西次中心城市、蓝谷和董家口卫星城,打造山海城共融的美丽青岛,为特大城市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贡献“青岛样本”。

聚焦彰显城市海洋特色和软实力,发挥海洋、海港、海防等优势,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提升世界海洋要素链接、海洋科技创新、海洋文化交流和深远海开发战略综合保障功能,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打造国际海洋名城。

愿景是,到2025年,青岛的城市经济总量显著提升,努力实现进位争先,海洋中心城市影响力显著提升,引领胶东经济圈努力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推动山东半岛城市群更好发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龙头作用。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面向“十四五”和更远的未来,济青“双子星”闪耀了,山东就耀眼了。希望济青做好协同发展文章,优势互补,竞合共赢,携手前行,唱响唱好济青“双城记”,为山东作出更大的应有贡献,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关键字:经济圈, 城市经济总量
分享到:
分享让我们共成长,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APP或微信公众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游金地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 850人参与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 新闻故事
  • 人生五味
推荐新闻
便民服务
商会协会
  • 曝光台 /
  • 最新资讯 /
  • 精彩推荐
  • 游在青岛 /
  • 吃在青岛 /
  • 玩在青岛
猜你喜欢
  • 热门排行 /
  •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