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共资讯市 【切换城市】

少儿足球训练方法——关于儿童足球入门训练的组织方式及最佳形态

2018年07月05日   生活资讯   来源:游金地   编辑:云淡风轻

9
摘要: 校园足球的政策一经提出,立刻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大家对于校园足球的热议归根结底就是——出路问题。

  校园足球的政策一经提出,立刻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大家对于校园足球的热议归根结底就是——出路问题。



  出路问题其实并不复杂,无非上述三种:1、成为职业运动员踢职业联赛;2、成为学生运动员进入学校运动队;3、培养业余爱好成为足球人口。问题在于,绝大多数孩子不能成为职业运动员和高水平学生运动员,校园足球的意义如何体现?学生和家长的权益如何保障?

  这三种路径对应着不同的培养模式和不同的价值取向,需要学校和教练员从一开始就抱着对孩子负责的态度,认真思考每一位孩子适合的出路,积极发现潜在的运动员,认真培养足球的爱好者。需要更加科学的顶层设计和社会各界对足球规律的正确认识。

  一、8:4:2:1模式

  众所周知,提高足球竞技水平要从娃娃抓起,需要的是规模!这个规模是多大?如此的规模又该如何建立?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足球工作者提出了8:4:2:1的金字塔模式,即1支高水平的球队要有2支青年队、4支少年队、8支儿童队为基础。

  这个模式是非常理想的模式,将为我国培养更多的足球后备人才,提高我国的足球竞技水平。

  然而,这个模式的困难在于体育与教育的结合。在教育背景下,如何将选拔出的优秀队员集中到更高层次的队伍当中,而不影响他们的学籍、考试、升学?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8支儿童队能否形成4支少年队?这些都是校园足球尚未解决的问题。

  尽管如此,8:4:2:1模式带给我们最重要的理念就是:真正的校园足球在小学!在小学阶段正确地开展校园足球,是解决出路问题的基本保障。

  二、如何在小学正确地开展校园足球

  以小学为例,现在的校园足球很多时候呈现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过度训练,球队比赛成绩高于一切。另一个极端是开展足球活动,如做足球操,做足球游戏,体育课摆满训练器材但就是不踢球。

  如此以往,校园足球永远不会达到预想的效果。因为第一个极端是在用儿童的身体健康和未来发展换取成人的政绩、利益。第二个极端是追求足球的味道而没有理解足球运动的本质 。



  小学阶段正确地开展校园足球其实很简单:

  1~3年级,使用3号球,每周训练2次,周末约一场比赛。4~6年级,使用4号球,每周训练3次,周末约一场比赛。



  儿童启蒙、入门阶段的训练要按照足球训练的规律和儿童身体发展的规律。训练次数过少,达不到超额补偿的效果,孩子们的力量、速度等不会有明显增长。有的学校和教练,让队员寒假暑假放假休息这是不对的!有的学校和教练唯成绩论,过度训练,让孩子过早成为“优秀”运动员,但成年后往往不能胜任更高水平的训练和比赛。

  小学阶段,一周2次、3次训练配合一次周末足球比赛,不会对孩子的学业产生负面影响。需要注意的是每周的对手最好强弱交替!

  从儿童角度出发。经常输球会让孩子失去信心和兴趣,经常赢球会让孩子骄傲,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能力,不利于提高。

  从训练角度出发。面对弱队,教练员可以更多地进行进攻训练,锻炼中前场的默契。面对强队,教练员可以更多地进行防守训练,加强中后场的配合。



  在分队比赛的过程中,教练员甚至家长都能看出孩子的天赋,有的力量好,有的速度快,有的头脑敏捷,这些都是在基本动作训练中难以发现的。所以,孩子接触足球的第一天就应该进行分队比赛,因为分队比赛才是足球运动的本质。

  三、足球运动的本质

  足球运动是集体的竞技体育项目,所以让孩子学足球一定要参加一支足球队,不能只教他对墙踢球、带球绕杆、颠球等等。这些都是基本动作,基本动作是服务比赛的!否则,培养出的便只是杂技演员而不是足球运动员。

  谈到足球运动员的技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踢得准,颠的多,带球速度快,假动作多等等。其实,足球运动员技能的本质是“应激”,即在比赛中,在对抗中合理地使用技术动作的能力,所以,分队比赛才是培养球员的最好方法。一支球队,一年应有40场以上的正式比赛,在比赛中发展“应激”能力。

  在理想情况下,应由8-16支球队共同营造足球的竞争氛围。为什么是8-16支球队呢?少于8支队伍就缺少净胜对手的多样性;多于16支队伍,从人员和资源的角度就不好控制。

  如果在一定的范围内,由几所学校共同组建8-16支球队,将很好地形成足球竞赛氛围。周末的交流赛会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增强孩子们的社会化程度,利于球员和球队的成长,发现各支球队中的天赋球员。

  四、如何组织校际比赛

  周末组织比赛,如果学校参与,校长、老师是不是又要开始要求成绩?是否又要走回集中训练,早期专业化的老路上?

  教育部校园足球专家委员会委员、足球评论员张路多次表示:竞技水平、经济效益等等都是校园足球发展的“副产品”,对儿童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的促进和培养才是校园足球的根本目的。张路说,“普及足球不完全是为了培养优秀运动员!我们搞足球往往只为了出成绩,只剩下了竞技的功利,当锦标变成发展足球的动力,一说到比赛大家直接想到拿冠军,那么校园足球的文化教育属性呢?对培养人格的作用呢?”



  对于儿童阶段的比赛,赛制上不计分,不评比,不挂钩,让校长、老师、教练员们和孩子一起,享受比赛,分析比赛,而不仅仅关注胜负。

  五、总结与展望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校园足球将被打上这样的标签:

  1、在启蒙入门阶段,不要早期专业化,不以培养运动员为目的,带着孩子们把足球玩好。

  2、不要过度训练,小学阶段每周2~3次训练,以锻炼体魄,愉悦身心为目的,并将德育,教育融入足球训练课。

  3、理解足球运动的本质是比赛,认识到足球技术的本质是应激。

  4、不同学校,不同球队间开展分队比赛。不计成绩,不论输赢,教练和老师们鼓励孩子们的参与,分析成败的原因。

  5、教练员们通过分队比赛更准确地筛选出有天赋,高竞技水平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可以选择是否进入更高层级接受专业化的训练,从事职业足球,或者成为高水平学生运动员进入大学,不再进行体教分离的赌博。

  转载自:刘鸿伟儿童足球教学法(微信公众号)


游金地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Powered by 游金地,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解读热门新闻,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责任编辑:云淡风轻]
标签: 少儿足球 儿童足球入门 校园足球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1
  • 2
  • 3
【日照银行·阳光贷】有品质生活更阳光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