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共资讯市 【切换城市】

青岛城市记忆:回忆母校——青岛吉林路小学

2019年04月01日   生活资讯   来源:游金地   编辑:丽婷

19
摘要: 几十年的印象里,母校吉林路小学的校舍,是一栋墙上挂着绿色植物的二层小楼,长长的藤蔓优雅地从屋檐垂下来,窗外还有一颗树,伞盖一样的树冠,在夏天为教室里的我们遮档火辣的阳光.小楼静静地卧在秀丽的贮水山西北坡前,读书的声音时而从它巧小的木制窗户传出,飘在清凉湿润的晨雾中.这便是六年级的校舍.

    本文作者为社区网友"齐鲁愚人"、岛城作家高祀宽老师,发表于2011年5月5日.


    四月初春,贮水山上一片嫩绿,桃花、樱花红白相间,使得这片少时熟悉的地方无比妩媚.我站在儿童乐园的围墙之边,久久地凝望眼前一栋普通的五层建筑,高大魁伟的钢筋水泥丛林包围着她.这是我的母校吗?它无疑是现代化的,方正的造型,大理石的校牌和院内铺设的塑胶地面足可证明;它无疑是舒适的,宽大明亮的窗户,玻璃后面漂亮的的天蓝色窗帘,还有墙面悬挂的空调外机,使人想象得到它的洁净高雅、是一处春天永驻的地方.


    几十年的印象里,母校吉林路小学的校舍,是一栋墙上挂着绿色植物的二层小楼,长长的藤蔓优雅地从屋檐垂下来,窗外还有一颗树,伞盖一样的树冠,在夏天为教室里的我们遮档火辣的阳光.小楼静静地卧在秀丽的贮水山西北坡前,读书的声音时而从它巧小的木制窗户传出,飘在清凉湿润的晨雾中.这便是六年级的校舍.我的班级在二楼,讲台西侧的门通向外面的一个大阳台.课间休息时候,调皮的男孩子们涌到阳台上,瞬间变成一群喋喋不休的麻雀;墙角锈迹斑驳的铁质落水管,可能与破损的电力线有轻微的碰触,所以人靠上去会有麻电的感觉,阳台上时不时地会发生恶作剧,例如猛地把某位同学推向墙角,出于本能,他会张开双臂去扶落水管,于是便发出一声惊叫和大家的坏笑.此时往往会惊动老师,大声呵斥:"不准胡闹,上课了上课了!"


    思绪向着历史的深处延伸.年轻的校长耿汇蓬女士介绍我认识解放后的第一任领导.尊敬的长者徐清先生为我翻开神秘的一页."许多人都知道青岛的贮水山,因为建有日本大庙而又被称为大庙山.很少有人知道,在大庙山的山脚下,还有一座日本小庿,这便是吉林路小学早期的校舍了."徐清校长说道.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接受了这座日式建筑.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为解决吉林路及周边地区学龄儿童的入学问题,四保的伪保长王鹏翔捐资兴办了四保国民小学,并自任校长,校舍就设在从日本人手中接受的日本小庙里.彼时校舍残破,设备简陋,一共招收两个班级,有学生40余人.次年学生增多,身为复祥造钟厂经理的校长王鹏翔又集资在贮水山西北角盖瓦房四间,招收了三个班级的学生共计百余.王鹏翔在任二年后辞职,接任者为福寿药房经理吴寿仙.吴任职期间与伪五保联合办学,校名改称为青岛市四五保联立国民小学.1949年6月2号青岛解放,学校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青岛市军管会文教部接,并正式命名为吉林路小学.作为军管会代表的徐清自然成为建国后的第一任校长.接管伊始,首先将吉林路37号内的28户居民动员拆迁,并收回了吉林路35号,即后来成为我班教室的那栋二层小楼,那原本是国民党莱阳县党部一名已经逃走的主委的房产;打通、连接起吉林路35号、37号和39号;拆除1946年在贮水山上建的四间瓦房.校舍扩大了,占地面积达到了2500平米;同时,为解决学生体育课的活动场地,将马路对面贮水山脚下一片洼地垫平.老同学们至今记得义务劳动整修操场的情景.


    1966年,青岛吉林路小学田径队合影


    中年教师张文彦、江燕等人,热心地为我描绘着学校的变迁.1958年8月,吉林路西面的锦州路小学合并进吉林路小学,校舍因此而扩大为48间、面积近3250平米;1971年,民办第七小学也被合并划入吉林路小学,校舍进一步扩大为52间、面积为3556平米.进入八十年代,城市人口急剧增加,适龄儿童的入学需求非常紧迫;破旧的校舍已不能适应时代前进的步伐了.

 


    1985年6月,吉林路35号和37号的旧教学楼开始拆除.历经一年多重建,一栋崭新的五层楼房矗立原址.现在,位于市北区美丽的贮水山角下的这座学校,总占地面积7066平方米,建筑面积3025平方米;现有教学班12个,学生357名,在职教职工37名;教师中本科学历占60%,市、区优秀教师、教学能手、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6人,90%以上的教师在全国、省、市、区各级教育教学论文比赛中获奖;崭新的校舍,强大的师资,老校焕发了青春,逐步建成了一所特色鲜明、底蕴深厚的市北名校.


    "咱们学校体育和艺术教学特色突出,很有成果,出了不少人才呢."漂亮、精干的耿校长说:"远的不说,仅青岛市就有黄辉、王燕、泰惠、单云等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出自吉林路小学.在体育方面,中国足球的领军人物郝海东,也是咱们学校的学生."


    此处原为学校的操场,现在是儿童乐园


    过去是我们在这里上体育课


    "啊,原来我们有这么值得自豪的资本!"我深深感动.母校历史不算悠久,仅有半个多世纪,而青岛市的百年名校很多;我的母校不算大,更大面积,更多班级和师生的小学校不在少数.可是,在市北区吉林路上的这所学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源源不断地为国家输送着优秀的毕业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东部新城区兴起,老城区的人员结构发生变化,在近20年内,附近泰山路一小、泰山路二小、宝山路小学等七所小学相继撤销,吉林路小学仍然默默地在大山的脚下站着,拥抱着每一个背着书包走近她的孩子,不能不使人感佩她内在的强大力量.


    (来源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整理:何良庆)


    转自:中管院道德教育中心

游金地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Powered by 游金地,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解读热门新闻,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责任编辑:丽婷]
标签: 青岛城市记忆 青岛吉林路小学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1
  • 2
  • 3
【日照银行·阳光贷】有品质生活更阳光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