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怎样使自己的儿女后人知道"我的根在哪里"?这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炎黄子孙都应当关心的问题,因为中华民族是特别重视家族历史和记忆的民族,也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一个独有元素。
父母从哪里来?父母的记忆有多少?怎样使自己的儿女后人知道"我的根在哪里"?这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炎黄子孙都应当关心的问题,因为中华民族是特别重视家族历史和记忆的民族,也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一个独有元素。然而,迄今看到的一些现实却令人心焦火燎和深感忧虑。前不久,有位老人突然病逝了,儿女们于悲伤慌乱之中,竟然找不出一张老人合适的遗照,竟然写不出老人准确的简要生平,并为此受到老辈的埋怨而羞愧难当、追悔莫及。
从已知情况看,人们对家史、家书、家训、家风等文化遗产缺乏基本的了解,在观念上几乎空白,在兴趣上几乎为零。在我身边,就有年轻人连祖辈的名字都叫不上来、连父辈的许多基本情况也说不清楚。有一些子女,光知道盯着父母的钱袋子、老房子,以及这卡那卡、这古董那宝贝的,却很少去探究他们奋斗的经历、人生的经验和立家的精神,更很少去想如何把它们记载下来、记忆下来、传承下去。殊不知,这恰恰就是最大的孝道--文化孝道。
自古以来,以家谱为代表的各种家史文化载体,对人们寻根、修身、治家、励志等发挥了潜移默化的独特教育功能。时代发展迄今,在许多中年人、年轻人当中,对家谱类的繁体字、竖体字,以及古板式的载体看不太懂、看不进去,因而,所起到的教化作用很难估量。汉代张奂在《诫兄子书》中劝诫:"经难知,且自以汝资父为书。"意思是说:经书难以读懂,那就以你的父亲为老师吧。然而,"老师"总有一天会离开,但老师留下的"书"却会长久存在。
古训说"慎终追远"、"诗书传家远"。在孝道上,不能留下自己父母人生记录的"载体",很可能"书到用时方恨少",成为无法弥补的人生之憾!在传承上,父母的许多事许多话许多夙愿,仅凭口头说说听听,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忘了,忘了也就丢了。只有记录下来,印制出来,成为载体,才能成为记忆,才能留下来、传下去。
为父母修书立传,并非父母是名人名家才有的专利,也非父母够什么官职级别才有的独享。每一位父母都是伟大的,每一位父母的本质、内涵、品格和精神都是一个等级、一个品阶,绝无高低贵贱之分。天下的父母,都值得书写、都值得立传、都值得记忆、都值得褒扬!为父母修书立传,应当走向家庭、走向大众、走向社会、走向更多人的视野、走入人们的生活,汇集成文化孝道的一片绿地、一片海洋、一片蓝天和当今时代的一种风尚!
为父母修书立传,并非一件难事。拿出一些时间,减少一些应酬,多回家看看、问问,鼓励父母拿起笔、敲起键,按时间顺序写个故人往事的"流水账",再加以整理就成书成册了。也可父母口述,子女们记录,或请人代笔等等。只要有孝心,有耐心,讲认真,就一定能把父母的"传"立起来。无论是父母的自传、概况、回忆录,倘或诗文集、纪念册、剪影本等,都是一份孝心的载体、都是一种宝贵的家书、都代表着一个家庭孝道香火的延续。
为父母修书立传,重在行动,贵在抓紧。对我们尚健在的父母来说,50后的父母,几乎都是八九十岁的耄耋之年。60后的父母,没过七十寿辰的还有多少呢?即便是70、80后的父母,也大都步入了老年人的行列。而这意味着什么呢?--世界上有许多事不能等,但最不能等的就是孝道。让父母在世的时候,亲眼看看印有自己署名的"书",翻翻书页、摸摸照片、闻闻书香,讲讲老辈故事、赠赠亲朋好友,那将是盛开的又一朵"文化孝道"之花!
青岛市家史与传记研究会王宝明
游金地
优质商家
猜你喜欢
热门排行
标签: 青岛家史传记研究会 传统文化 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