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共资讯市 【切换城市】

家史传记王宝明会长谈孝道文化:承父母养育之恩 为父母修书立传

2019年04月03日   生活资讯   来源:游金地   编辑:半夜吃肉

14
摘要: 怎样使自己的儿女后人知道"我的根在哪里"?这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炎黄子孙都应当关心的问题,因为中华民族是特别重视家族历史和记忆的民族,也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一个独有元素。


  父母从哪里来?父母的记忆有多少?怎样使自己的儿女后人知道"我的根在哪里"?这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炎黄子孙都应当关心的问题,因为中华民族是特别重视家族历史和记忆的民族,也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一个独有元素。然而,迄今看到的一些现实却令人心焦火燎和深感忧虑。前不久,有位老人突然病逝了,儿女们于悲伤慌乱之中,竟然找不出一张老人合适的遗照,竟然写不出老人准确的简要生平,并为此受到老辈的埋怨而羞愧难当、追悔莫及。


  从已知情况看,人们对家史、家书、家训、家风等文化遗产缺乏基本的了解,在观念上几乎空白,在兴趣上几乎为零。在我身边,就有年轻人连祖辈的名字都叫不上来、连父辈的许多基本情况也说不清楚。有一些子女,光知道盯着父母的钱袋子、老房子,以及这卡那卡、这古董那宝贝的,却很少去探究他们奋斗的经历、人生的经验和立家的精神,更很少去想如何把它们记载下来、记忆下来、传承下去。殊不知,这恰恰就是最大的孝道--文化孝道。

  自古以来,以家谱为代表的各种家史文化载体,对人们寻根、修身、治家、励志等发挥了潜移默化的独特教育功能。时代发展迄今,在许多中年人、年轻人当中,对家谱类的繁体字、竖体字,以及古板式的载体看不太懂、看不进去,因而,所起到的教化作用很难估量。汉代张奂在《诫兄子书》中劝诫:"经难知,且自以汝资父为书。"意思是说:经书难以读懂,那就以你的父亲为老师吧。然而,"老师"总有一天会离开,但老师留下的"书"却会长久存在。

  古训说"慎终追远"、"诗书传家远"。在孝道上,不能留下自己父母人生记录的"载体",很可能"书到用时方恨少",成为无法弥补的人生之憾!在传承上,父母的许多事许多话许多夙愿,仅凭口头说说听听,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忘了,忘了也就丢了。只有记录下来,印制出来,成为载体,才能成为记忆,才能留下来、传下去。



  父之恩母之爱,重如山、深似海。在父母的人生足迹中,最深刻的脚印,就是对子女的负重之印、疼爱之印、呵护之印和冀望之印!每一个脚印,都是无私的付出,都是挚爱的摹写,都浸透着母亲的心泪,都饱含着父亲的血汗!作为子女,作为已为人父人母的子女,作为已经有了第三代的子女,我们应当为父亲母亲留下记载,留下记忆,就是说,要为自己的父母立传--修书立传、树碑立传!

  为父母修书立传,并非父母是名人名家才有的专利,也非父母够什么官职级别才有的独享。每一位父母都是伟大的,每一位父母的本质、内涵、品格和精神都是一个等级、一个品阶,绝无高低贵贱之分。天下的父母,都值得书写、都值得立传、都值得记忆、都值得褒扬!为父母修书立传,应当走向家庭、走向大众、走向社会、走向更多人的视野、走入人们的生活,汇集成文化孝道的一片绿地、一片海洋、一片蓝天和当今时代的一种风尚!

  为父母修书立传,并非一件难事。拿出一些时间,减少一些应酬,多回家看看、问问,鼓励父母拿起笔、敲起键,按时间顺序写个故人往事的"流水账",再加以整理就成书成册了。也可父母口述,子女们记录,或请人代笔等等。只要有孝心,有耐心,讲认真,就一定能把父母的"传"立起来。无论是父母的自传、概况、回忆录,倘或诗文集、纪念册、剪影本等,都是一份孝心的载体、都是一种宝贵的家书、都代表着一个家庭孝道香火的延续。

  为父母修书立传,重在行动,贵在抓紧。对我们尚健在的父母来说,50后的父母,几乎都是八九十岁的耄耋之年。60后的父母,没过七十寿辰的还有多少呢?即便是70、80后的父母,也大都步入了老年人的行列。而这意味着什么呢?--世界上有许多事不能等,但最不能等的就是孝道。让父母在世的时候,亲眼看看印有自己署名的"书",翻翻书页、摸摸照片、闻闻书香,讲讲老辈故事、赠赠亲朋好友,那将是盛开的又一朵"文化孝道"之花!


青岛市家史与传记研究会王宝明
游金地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Powered by 游金地,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解读热门新闻,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责任编辑:半夜吃肉]
标签: 青岛家史传记研究会 传统文化 孝道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1
  • 2
  • 3
【日照银行·阳光贷】有品质生活更阳光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