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上善治水论德慧智教育
近代的几百年,由于人们受西方精神与物质对立理念的深刻影响,将精神能量物质人为地强行非物质化,未能解读出老子给我们揭示的大唯物主义思想和唯德辩证法的理念,不能认知精神与物质都是物质,只是各有阴阳属性的不同。而且更难以深知物质与精神这一对阴阳,在德一的“中气以为和”的主宰下能够完美和谐统一。长期深陷于太极阴阳内的唯物与唯心之争,使我们对生命的理解长期局限在有限的智识水平之中。
经典诵读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教育方法,是民族文化薪火承传的法宝。民族振兴,首在教育的振兴。但是,迄至今天,经典诵读活动,还只是民间社会行为,并没有纳入国家教育的总纲之中,还需要我们共同地继续努力。人们对于经典诵读的重要性、科学性仍然存在着种种疑虑,还在观望与等待之中。经典诵读的科学原理其实早就蕴藏在老子《德道经》对生命的深刻揭示之中,近代科学对水的研究,水结晶成果的出现,也再一次验证了老子思想理论的无比科学性。
第一节 上善治水利物有静
老子《德道经》对人的生命进行了全面而且深刻的揭示,她既是一部生命科学的经典也是一部民族教育的经典。老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深刻地指出”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①。上善治水,上善为什么能够治水?用上善治什么水?这一点在汉代以后,文化人由于缺乏深刻的内修实践,已经不能解析老子的原意,不能解析上善治水。因此就篡改成“上善若水”,将这个“治”改成了“若”。这一改就将老子对生命的深刻观察所得出的方法论全部丢弃了,只留下了理性描述的朦胧,殊为可惜。老子本意所讲的上善治水,就是指对我们的生命之水用上善的德进行治理、管理和调治,从而使人生完成性命在德道之路上的回归;上善治水,就是用感恩和赞美之心对待万事万物。上善治水,其实是一部极其重要的圣人之治的方法论,是“修之身,其德乃真”的教育总纲,也是具体实践的指导方法。而且我们也可以从这四个字中窥见:老子就是中国风水学的鼻祖,是外环境学的创始人。所以我们在校勘中坚决恢复了老子思想的原貌。
众所周知,人在胎儿时期,完全浸泡在水(羊水)之中,体内分布着95%以上的水;而在婴幼儿时期(4-8岁),身体内占有90%的水分;即使在成人时期,体内的水分也高达70%。可见水是我们生命的主体成分,那么人的一生也就毫无例外地在以水为主导地位的内环境和外环境中完成生命的全部进程。我们一生的胎婴时期、幼儿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成人时期、老年时期的六大人生阶段,抓住了治水,也就是抓住了一生的德道实践。用上善治理终生的水,也就抓住了人生的根本。我们一生都应当善加利用“上善治水”的这一科学原理。主动运用上善的淳德治理我们生命体中的水,因为对水用善治之,就能使水发生德性的改变,从而利益于万物的生长发展,人是万物之灵,人是宇宙万物的全息缩影。水被德性化以后,既能利益我们的生命,也能利益外环境中的万物。“水善利万物而有静”,身中的水被德善以后就能使人清静,使人的精神得到净化,使人往静定之中得到升华。“《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静,就是寂然不动,在静定之中才能“感而遂通”知达万物。
①老子《德道经》,第五十二章。
我们都知道,动与静是一对阴阳,在人的一生之中少儿期是最好动的一个人生时期。近代儿童多动症发病率相当高,是一个令家长们头疼的大问题,那么老子在这里所开出的医治处方,不是镇静剂而是最根本的根治方案,“水善”则“有静”。孩子们体内的水被经典给净化了,被德善所改变了,也就自然而然地温文尔雅,“有静”可以产生了。我们在德慧智经典诵读推广中,大量的事例验证了这个处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上善治水,对生命之水运用“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①不论孩子们的德性的基因是何种状态,一概用上善治理他们的生命之水,用经典诵读使其净化,充满德善。这就是修之身、其德乃真,这就是修性、修命,这就是培养道德心灵,开启慧心,培育慧识,健全大脑,益智开慧。“上善治水”四个字,就将千门万法全都囊括在其中,精练无比。上善治水就是正确的道德人生之路,就是圣人之治方法论的真髓。
经典诵读是最佳的“上善治水”的方法之一。我们仅就胎婴养虚、幼儿养性、少年养正、青年养志这四个阶段而青,由于孩子处在一个先天无为向后天有为逐步发展过渡的人生时期,在这三个时期中,早期的道治、德治时期,母亲父亲主动给胎儿、婴儿诵读,播放有能量的经典诵读录音让胎儿在胎胞中聆昕、婴儿在身旁聆听,在孩童学语以后,让孩子自己长期坚持诵读经典,让孩子通过各种方法多看古今中外经典画作,多听古今中外经典乐曲,也就毫无疑问地让孩子们体内的“水”处于一个上善纯美的环境之中。上善治水的方法论,也就成功地应用于孩子发育成长的全过程之内。
在对经典“被动”听诵和“主动”自诵的较长时期内,孩子的大脑或许不容易理解经典中所蕴含的上善内涵,但是体内的“水”却可以明白、可以接受、分辨、记忆、形化经典中的信息,经典能量不断地反复浸润渗透于体内的水之中,虽然体内的水在不断地摄入和排出,但是通过坚持不懈的诵读,源源不断进入体内的水始终不停地被经典诵读产生的上善能量所“治”理,体内的“水”也就因此上善的治理而变得纯净,产生健康、智慧和愉悦的生理作用,孩子的道德心灵品格与慧性以及慧智型头脑也就必然因之而在纯净、有静的状态中生成、开发和提升,从而实现众多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也实现我们振兴整个民族的希望。
经典诵读,对于人生的前四阶段而言,并不在于弄懂弄通经典的内涵,而主要是多听、多读、多看,从而熟练掌握,乃至于能够背诵,重点是在于使经典中蕴藏的能量释放出来,在无为之中充分被吸收进入体内的水中,产生无意识的作用。这就是运用经典诵读进行上善治水的简单方法。诵读经典不仅是一个大脑接受、心灵呼应的过程,同时也是我们体内的“水”同步在接受、在感悟、被治理的过程,因为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证明水能聆听、水能观看、水能分辨、水能记忆。在持续的诵读经典过程中,随着孩子的日渐长大,体内被上善所治之“水”将会不断把经典中的信息源源不绝地带入全身细胞之内,渗入DNA之中,既能修补先天的不足,又能丰富后天的储存,经典的能量信息将潜移默化地在全身发生置换与储存。从而在“上善治水”这一从先天入手调治肾水培智育德的基础上和前提下,进一步实现“上善治木”而治肝培仁德、“上善治火”而治心培礼德、“上善治土”而治脾培信德、“上善治金”而治肺培义德,当五脏都被上善治水的“水善利万物而有静”所转化以后,必然会将经典的能量更进一步深化至全身渗骨、渗肉而“骨肉化”,完成上善治水的全过程。对经典的理解也将逐步展开乃至终身不忘,不论将来人生中遇到什么事情,都可以应机起用,正确抉择,大机大用。目前许多人还在怀疑经典诵读的功能和作用,怀疑儿童的吸收能力,其实这些现象所显示的是成人的“无知”,不明“上善治水”之理。我们后天意识暂时还不能知道的其实孩子们的无为先天思识都“知道”,胎婴期的孩子反而知道的更为深刻和全面,因为他们体内的水知道这些答案。
①老子《德道经》,第十二章。
作者:熊春锦
整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道德教育与养生研究中心 何良庆
标签: 国学道德经典导读 熊春锦 经典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