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社区网友"四分卫"2012年4月13日发表于城市档案论坛,描述了对于老台东曾经的地标性建筑——已经消失于城市改造中的台东邮电局的美好回忆.也以此纪念这座对于老台东、老青岛有着深刻记忆的建筑.文中图片引自博友"深深的海"、网友"yangh10419"以及部分网络照片,特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
那一张张生张熟魏的面孔,拥挤在车水马龙的街口,话说着家长里短的琐事,坐拥着鸡零狗碎的生活,这里是青岛人最接地气的地方.
俯视这座建筑,像是一个被颠倒了的字母"V".这感觉就如同身处闹市之中,听见有人喊你名字,猛一回头,瞧见他一边摆出胜利的手势,一边呲着大牙花子喊"欧耶".这个人可能是你的发小、你的朋友、你的同学、你的恋人……青岛人对它有着深厚的感情,它总是一丝不挂的苟在台东那巴掌大点的地方.所以,大家伙也就基本没把它当外人,哪哪的着急问,那就约台东邮电局吧.
那些年,台东邮电局的位置相对于青岛,就是地图上连接东西南北四通八达九省通衢的交通咽喉.北面接壤利津路、沈阳路,通往四方长途站,海云庵;南面直通海信立交桥,榉林山,可以直达青岛的东部;东面拐弯就是威海路,长春路、延吉路、人民路,哪一条也算得上是这座城市的大动脉;西面中山路往这开始,胶州路、热河路、辽宁路、泰山路这一趟下来,都是一个绳儿上蚂蚱,全都是一伙的.南来的北往的都要在这里碰头、会面、约会、接洽、换乘.这里犹如一个巨大的磁场,人们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再从此扩散到四面八方.收发信件、订阅报刊杂志是邮局坐落于此的意义,而熙熙攘攘的人流早已经把这里当作台东的一个标志杆、一个指示牌、一个导向标,一个人们不见不散的聚散地,却渐渐忽略了它本身的作用.
在还有小公共的年代里,台东邮电局这一站历来都是乘客难过的一个坎儿.把车一停,司机干脆将火熄了,点上根烟,懒洋洋的打量着车外逛台东的俏丽姑娘,任凭售票员在车底下扯着嗓子往车上张罗着乘客,他都不带哼哼的,眼神早跟着姑娘跑了,只知道张着大嘴傻乐.难得的大站,拉满了活儿就可劲儿风驰电掣的撒丫子狂跑,车上再上个漂亮姑娘,司机一边嬉皮笑脸的和姑娘搭讪,一边伴着姑娘和车上乘客的惊呼把油门踩到了底.
90年代末00年代初,在台东邮电局周边的人和路、桑梓路、郭口路、历城路,云集了青岛水平最高的美发师傅,大姑娘小媳妇们在这里不再为三千青丝而烦恼;青岛小哥能不出百步,从里到外换一身行头,再配上一个山寨的名牌手包;音乐影视爱好者能从成千上百的盗版中精挑细选出属于自己的"FELLING";喜欢各种口味的吃货都能在路边摊、大排档中找出可以大快朵颐属于自己的那盘菜"菜";
南山百盛可以满足任何购物狂家庭妇女妇男的购物欲望和需求;大包小包的从超市里出来还可以顺手从百十种杂志报刊中挑一份回家的路上看,遇上老板娘在还能给你打个九折(千万别跟我提台东夜市、啤酒街和星罗棋布的网吧、台球室,再来个三两万字写不完拉不住的,今天就不往上面具体靠了).出门就是11路和30路的始发站,往东走的上11路大盒子,往北走的上30路长辫子电车,中间遇上人多没座还能被小公共打个截胡.
坐在车上,从桑梓路右拐出来上了威海路就能看见台东邮电局,在夜色中显得深沉而静默,大家在台东一路和威海路的十字路口各奔东西,而它依旧不动声色的凝望着这座城市的生活百态.
2012年4月12日,随着挖掘机的长臂挥舞,有着60多年历史的台东邮电局主楼终于在轰鸣声中倒下了.人们再也看不到这座再熟悉不过的地标性建筑了.
时光冉冉,人去楼空朱颜改,尽管历史的车轮不可阻挡,但依然想将此文献给那座心目中永远的地标建筑.
(来源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整理:何良庆)
转自:中管院道德教育中心
标签: 青岛城市记忆 台东邮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