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资讯
关注民生资讯,引领生活态度
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德教育 > 《龙文化的文明与教育》(14)玛雅习俗与中国古代文明的慧性连接
《龙文化的文明与教育》(14)玛雅习俗与中国古代文明的慧性连接
2018年09月07日 14:01 道德教育
分享到:
——龙文化文明教育篇——

玛雅文明与中国龙文化

  玛雅习俗与中国古代文明的慧性连接

  玛雅文明,在16世纪的时候就被彻底摧毁了。实际上,它保留下来的这些文明,就是两千五百年前地球人类共同实践的一种文明,就是慧性文明,他们算是保留到了16世纪才发生了改变。它里面保留着通过第三只眼看到而记录下来的很多资料,包括地球人是怎么形成的。对地球的变化、地球在宇宙太空当中的位置,还有许多高科技的知识,他们都进行了记录。只是因为当时西班牙的殖民者和教主们觉得不可思议,认为超出西方文明的程度,就认定是魔鬼文化,就把他们都杀掉,把资料都烧掉了。

  可以把中国文明和玛雅文明连接起来进行解读,就容易解读清楚。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体内的心里面都有两个神,主持大脑的工作。近代西方的脑科学已经发现了类似的一些现象。西方的脑科学在集中专门研究大脑,虽然产生了一些成果,但是解决不了人类智慧提高的问题。但是,如果利用中国古代文化和玛雅文化来解决脑科学遇到的难题,就可以很轻松地解决。实际上,要把心和大脑连接起来,才可能找到出路。因为在心和大脑之间,阴神是在左脑的办公存在,只研究大脑硬件而没有研究心神软件。我们把心神称之为软件,把左右脑就称之为大脑的硬件,现在西方科学在研究这个硬件而没有研究到这个软件,所以找不到答案。

  我在中国,就用这种方法实验了一段时间,在孩子们身上效果就特别明显。在孩子们身上,就轻松发现他们的大脑主要是阴神首焱在主持工作,很多孩子的丹元心神没有进入到右边的大脑工作,因为首焱不让它进人。左脑是主持线性思维、逻辑思维的,阴神只能干一些大脑皮层上面的工作。只有丹元上到右脑以后,才能出现图像思维,第三只眼睛才能正式开始被使用。实际上,通过一定的技术方法,很容易把这两个神同时调用上来,让它们同时在大脑里面开展工作,这时才能说是慧和智一起运作比如说,现在左撇子的人开始慢慢多了,实际上当我们允许心里面的阳神丹元进入右侧大脑办公室工作的时候,那么左撇子就会开始多起来了。很多大科学家、大政治家、有名的企业家,他们都是左撇子,因为他们很容易启动图像思维。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还有前总统克林顿是左撇子,老布什也是左撇子,二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还有古罗马的凯撒大帝,古希腊马其顿的国王亚历山大大帝,拿破仑、路易十六等等都是左撇子;科学家像爱因斯坦、牛顿、富兰克林是左撇子;艺术家有达芬奇、米开朗琪罗、贝多芬、毕加索、巴赫、莫扎特都是左撇子;左撇子企业家如福特、奥尔斯、比尔·盖茨,还有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银行家大利洛克菲勒等,IBM总裁卢·格斯特纳也是。我自己也是用左手,写字和吃饭用右手,但是干其它的一切都是用左手。为什么写字和吃饭用右手?那是因为害怕挨打,因为小时候大人看见孩子用左手,就要打孩子。

  在古代,特别重视开发右脑的功能,像中国在两千五百年前,都是允许用左手的。中国古代书写方式,从上到下,都是从右到左的书写方式。实际上,现代从左到右的书写方式,自己把自己给盖住了。在德国有一些字母是这样的,但是孩子经常把它翻过来写,是不是他们有灵感,要顺着这个方向写?他们经常这样写。在中国也有,因为中国现在也是采取西方的排版方式,但是在教三岁左右的孩子的时候,他们还是能从右往左认字的.他们不愿意接受从左往右的这种方式,因为有一个反镜像过程,所以,我在国内连线讲了好几堂课,说明孩子是被大人教笨,教傻的,大人把自已的智能强加给孩子的慧识,把孩子的慧识给消灭掉了。

  像在中国,大人还是强迫的孩子用右手吃饭写字,不像在德国不受限制。在中国,做父母的认为把自已左撇子的孩子领出去,会觉得脸上无光、自已孩子用左手,大人觉得不光彩,就强迫孩子用石手,这都是两下五百年前形成的规矩,到现在才开始改变了。所以,如果你们以后生产训练左撇子的商品会发财的。一辈子用右手写字,但是现在开始训练用左手写字,有没有帮助?也有帮助,可以这样学习。在中国,有的书法家就是两只手都会写字。在这里,有的学校教孩子学习阿拉伯语言,阿拉伯语言是从右边往左边写,但它还是有所区别的,虽然是从右边往左边书写,但是没有用教孩子怎么写。这个可以自已教育孩子,因为社会上已经形成了两千多年的习惯,主动去封闭孩子们的慧性。大脑右侧是图像思维,而左面这一侧是线性思维,内修的人就要把自己心里面的两个神都叫上来进行工作,从大脑右侧进入大脑的质层,比较容易打开图像思维;从大脑左侧进入质层就很困难,一般达不到。

  在中国、在玛雅,两千五百年以前都非常注重孩子们的慧性。像胎儿在母体内靠头顶吸收地气,靠会阴吸收天德之气,他们的第三只眼睛都是开着的,所以怀孩子的时候不要以为他看不见,实际上他看得见,父母干什么他都知道,都让他学去了,他边看就边学,他在肚子里面看外面,看得清清楚楚。像我打坐的时候,坐在那里闭着眼睛,隔壁的人怎样睡觉都看得清清楚楚,这个墙壁没作用,挡不住。所以,对六个月以上的胎儿就要及时跟他交流,而且要让他更多地去吸收天德和地气。

  古代中国人和玛雅人就特别注意保护孩子的慧性,保护丹元从右侧大脑进入大脑最深层工作的功能。西班牙主教迪那戈·德·兰达,下令将所有玛雅图文象形经典书籍付之一炬,并将继承玛雅文化精华的祭司们全部处以火刑烧死,上演了一次智能教育彻底推毁慧性教育成果和记录的悲剧。他发现玛雅很多的习俗跟西方有很大不同,也记载了其中的几个特点。比如,玛雅人的孩子一生下来,那么小的婴儿,就要把他竖立起来,而不是平着放,让他们坐着,就开始受罪,他认为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是不利于儿童成长的习俗。实际上:,他不懂玛雅人是使用这个方法来保护婴儿处在一种慧性状态。因为婴儿一生下来,如果马上让他平卧,就失去了从头顶获得天德和从会阴获得地气的机会,这个机会就丢失了。婴儿一生下来,马上就平卧,他的头顶和会阴吸收的就不再是天和地的能量,婴儿的吸收能力很快就收缩了,不能很好地保持畅通。

  玛雅人的祖先,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个现象,所以就形成了这样一种习俗,就是婴儿都垂直抱。中国农村到现在还保持着这种风俗,孩子一生下来以后,接生婆就把婴儿拉直,用被子把他绑起来,绑得死死的,把他抱着,而不是像西方养护婴儿的方式,把孩子在摇床里放得平平的。在中国不采用这种方式,就是要将孩子包在襁褓里面。

  玛雅人还有一个习俗,孩子一生下来后就用板子把头部前后捆绑起来,把小孩子的脑袋给弄成扁扁的,玛雅人是强迫性改变孩子大脑外形的结构。中国一直到几十年以前,都是用摇篮的方式改变脑外形结构。中国摇篮跟西方摇篮可不同。西方式的摇篮是个平底,体积比较大,孩子生下来以后,放在里面是趴着睡。实际上只有动物习惯趴着睡,所有的脊椎动物都是趴着睡,但我们人不是动物,我们人类应该是万物之灵,所以在两千五百年以前,可以说祖先们都掌握着这个特点,孩子一生下来,一定要面朝上睡,要让孩子身体前面的任脉直接接受天的阳气。而且,朝上睡的时候,阳气也直接打到孩子督脉上面,补充了督脉里面的阳气。这样的睡姿,一个方面就是改变孩子体内的阴气,另一个方面直接补充督脉里面的阳气,身体后面的督脉也接受到地气,所以东方的摇篮就是使孩子全部面朝上睡。如果摇篮太宽大,孩子就总喜欢趴着睡。

  西方的小孩子都喜欢趴着睡,这样孩子虽然容易休息好,很容易进入睡眠状态,但是却会带来两个问题。人类在发育的过程当中,有一个生命的重演律,已经从低等动物慢慢过渡到高等动物,如果顺应趴睡的动物特性,那么人的灵性就提升不上来。而且,这样左右趴着睡,孩子脑袋就前后变长了。脑袋前后一变长,眼睛的慧视功能就容易丢失。如果强迫孩子朝上睡,后脑壳就容易变得扁平。后脑壳扁平,视觉成像的距离就会缩短,玛雅人把孩子头部前后上夹板的目的,也是为了缩短这个成像距离。玩过照相机的人都知道,当焦距越长的时候,看到的东西越模糊,成像距离比较短的时候就很清楚。

  埃及人的长脑袋是怎么回事?那是根据外星人的特点,是为了开发大脑后面的记忆区,开发大脑后面的智能记忆区,而采用长脑袋。因为所有后天智能的记忆都储存在大脑后面,他们经历了重点开发大脑后面储存的智能的历史时期。在太平洋洋面上有一个国家,他们那里形成的一种文化,影响了古埃及,他们故意把脑袋往后挤长,因为他们那个文化时期,是比智力,比后天智能的高低。但如果要比慧性的话,那就要注意这点。松果体在脑中央,是一个透明体,前面物距、后面的成像区要尽量缩短,所以玛雅人就让孩子上夹板,中国人也注意到这个特点,就让孩子睡摇篮。

  玛雅人的第三个习俗,就是培养孩子成为“对眼儿”。他们培养孩子对眼的目的,同样是为了把第三只眼睛打开,使孩子一生下来,这第三只眼睛不会发生退化。
  大家看这张照片,可不要照着去学,这是一种病理性的对眼,因为他是病理性朝下看。正确的“对眼儿”训练是要朝上看,不要看下面,真正的“对眼儿”要日月星三光聚焦。对眼还有点要求,两个眼睛要再抬高一点就更好了。柏林当地有一个人练“对眼儿”练得挺好的,训练中就会有这个体会,两眼会自动往上看,气机一调动就会有那个过程,所以利用这些方法来进行培养,保护孩子们的慧性也都是出自同一个目的,就是要培养他们的慧识,从孩子时期就开始培养,就容易建立起稳定的效果,而成人开发第三只眼的速度就会慢多了。

  我在国内开展经典诵读,让孩子们实践这些东西,孩子们都很快就打开了,特别是把心里面这两个神调到大脑以后,再来进行这种思维方法的训练,看得就更清楚了。这种慧性,主要是通过我们的眼、耳、鼻、舌、身往先天方向转化,来共同保护和维护它。我们成人的记忆力,都经历过从孩子到少年再到成人逐渐退化的变化阶段。

  在零到三岁的时候,是三只眼睛同时都在看,孩子的记忆就是一种立体记忆,观察事物也是立体性的,因为他们同时可以看见另一度空间。这个区间,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破坏他们记忆的立体性效果就比较好,不要人为去割裂它,使其能保持下来。孩子看一张图的时候,用眼睛一扫瞄,整个画面全部都看进去了。但是我们大人教孩子看图的时候就喜欢破坏孩子的立体记忆,喜欢根据自己的喜好,分割式指点给孩子看,实际上就破坏了孩子的立体记忆,实际上孩子是一次性将整个画面记下来的,给他整个的画面,不要去拆开它。在三岁到七岁的时候,孩子的记忆特点就成了平面记忆,这种平面记忆速度同样也是很快的,是先天慧识和后天智识交叉应用的。在3岁到7岁之间,最容易培养孩子高速记忆的能力,有的孩子记忆力惊人,所谓“电脑记忆速度”,一般都是在这个时候形成的。到了七岁到十五岁,孩子的记忆力就成线性的了。到了十六岁以后,就成点状性的了,甚至出现单字记忆、单词记忆,记忆速度就很慢

  了。所以在七岁之前就教会孩子图像思维的话,他们的记忆能力就会特别强。等到七岁以后,就开始慢慢丟失了,所以抓住七岁以前的教育阶段,把慧性保持下来,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在教育培养过程当中,也可以主动去运用这些方法,解决记忆力逐渐减退的问题。成年人如何从点状记忆回到线性记忆,再回到平面记忆过程当中,甚至达到一种立体记忆,这都是可以实现的,关键需要把我们体内灵蛇的能量调上来,使第三只眼能够打开,使图像思维能够展开。因为右侧大脑的图像功能有两种,第三只眼能否打开是个重要的标志。在它没有开启之前,纯粹使用右脑,只是一个感应功能,还不是真正的图像思维。只有这个地方见光,在大脑里面出现图像,那个时候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图像思维。这个图像思维再深入一点,就是一种立体图像思维。在古代,图像思维是要达到过去、现在、未来都能够从图像里面看到,这是古代的要求和标准。就是说,最高层次的图像思维,是已经超越了时间和空间制约的大脑核心的思维。

  目前,西方对大脑的研究实际上有一点机械化、局限化,他们研究了大脑的左侧和右侧以后,又把整体给丢了。实际上,在修炼界对大脑既有左和右的把握,也要把大脑表层、中间层和内核层同时把握住。古代中国是怎样形容大脑呢?古人认为大脑就像国家的首都一样,中国的北京、西安,那个建筑结构就是按照大脑的结构来建造的。外面一层叫做外城,对于大脑来说,外层也叫皮层;中间有一层叫内城,是大脑的质层;最中间就叫皇城,中间修的皇城就是皇宫。而且,外层有九个大门,有九门提督在负责,他们是九个门的总理、总管,自己的首焱就是总提督,下面还有些小官。质层,是由心里面的丹元在管理;核心层,就是真我在管理。只要有这三个神都能到办公室里面来上班了,那么人就会变得大智大慧了天上的全知地上的全晓,就是大智大慧。所以,整个大脑的功能和心里面神的结合,长期以来就是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分界线。

  现在智能文化主要研究的是大脑,而在古代就是将心和大脑结合在起进行研究。我们在探讨玛雅文化和中国文化并结合现代智能文化进行分析的时候,常常就可以找到其中的差距和链接的方法。

  当然,玛雅文化当中还有很多其他的内容,我们没有办法一步步展开观察。各位有兴趣的话,也可以自己进行研究,要是有什么新发现,欢迎提供给大家,我们一起来参考和学习。

  作者:熊春锦

  整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道德教育与养生研究中心 何良庆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关键字:龙文化的文明与教育,熊春锦,东方龙文化
分享到:
分享让我们共成长,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APP或微信公众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游金地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 1588人参与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 新闻故事
  • 人生五味
推荐新闻
便民服务
商会协会
  • 曝光台 /
  • 最新资讯 /
  • 精彩推荐
  • 游在青岛 /
  • 吃在青岛 /
  • 玩在青岛
猜你喜欢
  • 热门排行 /
  •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