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共资讯市 【切换城市】

《东方治理学》(44)经典诵读的修身治理原理

2018年08月31日   生活资讯   来源:游金地   编辑:云淡风轻

14
摘要: 根文化的经典诵读,要求诵读者心身恭敬。把“心身”这个磬和经文能量场这个“钟”的频率,调整一致,充分调动前识六根,使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前六根,能够快速整体地掌握经典的内容。

第十二章  经典的学习应用与治理之道

第四节 经典诵读的修身治理原理

  根文化的经典诵读,要求诵读者心身恭敬。把“心身”这个磬和经文能量场这个“钟”的频率,调整一致,充分调动前识六根,使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前六根,能够快速整体地掌握经典的内容。不通过思索,讽诵用解,也可以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使后天意识退位,能主动发现诵读当中产生的音,在声的后面去找音,循声觅音,身我两忘、物我两忘;使自己的身体和生命,与经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实现心音复苏,心音、天音合一,“上善治水”,从而进入到“与圣人居,与圣人谋”的境界中,去体悟与感格经典的意境。这就是道德根文化经典诵读的心诀:恭、熟、忘、合、灵。这是走进道德根文化经典的一把金钥匙,是开启众眇之门的金钥匙,更是运用经典走进生命治理的金钥匙!

  1.经典诵读能量变化的质理学原理解析

  一部优秀的经典,若没有科学的诵读方法为指导,也就如同一位不懂得音律的人拿着一把上等的古琴,不懂得弹奏,若强而为之,所弹之音自然也就与琴质不相配,显得平庸无奇,甚至还会走音而难以入耳。所以,科学的诵读经典的方法,是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之一。

  1995年6月12日,《参考消息》曾经报导过一个声致发光的科学实验。英国科学家分别将205kHz、358kHz、618kHz和107kHz频率的声波通入水中,杯子里的水顷刻间产生了大量的细小气泡。当这些小气泡瘪掉之后,便产生了比太阳表面温度还要高的高温和数十万个大气压的高压,并在瞬间发出了刺眼的亮光,这个过程称为“声的空化作用”。实验证明:一定频率的声音,可以导致核聚变的发生。同样原理,人体内的液体占了70%左右,诵读过程中产生的特殊音能,对全身都会产生有益的生理作用。

  人类在采信修身方法,向德和道的返朴归真过程中,主要且必须依靠体元、物元、质元的繁转简与假复真的变化。在质元的应用方面,主要是应用三种质元:炁(气)、音、光。

  在早期,由于成年人大脑中的松果腺旷置性废用,失去了功用,因此只有“炁(气)”和“音”这两种质元可资人类启用。质元的“炁(气)”和“音”在应用过程中,振荡是质元运动、密实、变构、升质、凝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现象。这种振荡,具有一定的显态物理性,是从低频率逐步向高频率变化。振荡过程中,会对相关的有相物质产生作用力。

  一般而言,“炁(气)”和“音”的振荡频率越高,则能量越强;在频率低时,肉体的同步反应就会越明显。例如不由自主地抖动、颤动、摇动、晃动,等等。但是,当振荡的频率较高也就是频率较快以后,人体器官组织反而无明显反应,只会感觉到非振荡性的能量实质感。

  经典诵读中音频振荡的生理作用,是比较突出的现象。在长期真实坚持的诵读中,出现眼晴看东西会震动,有地震感、晃动感,甚至振荡音出现,都是这个音频的作用力。一般而言,产生这种振动感,是音频能量已经渗入实质性组织器官中的表现,是非常有益的一种良性变化阶段,只是每个人的反应期长短轻重各不相同。每个人在自己坚持实践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和把握住其中的规律性,顺应这种音频对身体的再造,提升生命质量。

  只有开口诵读出声,才能产生音的振荡。道德根文化的经典诵读,贵在应用诵读的“声”和“音”对经典进行格物实践,音声相和而达到物格音成。把握住意识的正善治而发声诵读道德经典,必然产生“中气以为和”的功效,而益智开慧,利益健康。


图3-20五音波形

  我们要想提升自己生命的质量,就要不断地提升炁(气)、光、音质元物质的质量。进行修身实践时,音态能够被捕捉住,振动频率有了,炁(气)才容易捕捉住;音和炁(气)能够比较好地结合在一起时,才容易见到光。如果只有炁(气)态,就不容易见到光;但是如果我们体内运用音,并且和炁(气)结合在一起,光态就容易产生。

  12岁之前的儿童,如果早期就开始进行经典诵读,由于他们的松果腺还没有完全钙化,本身就处在一种质象光态,当炁(气)态和音态结合在一起,用双重能量去激活他们的松果腺,就可以帮助他们恢复到7岁之前观察事物的慧明状态。

  通过经典诵读启动炁(气)、音、光这三种质元能量,对改变我们的健康状态和质量也非常有帮助。像端粒体的燃烧之所以加快,与我们能量补充跟不上有关系;而衰老加快,又跟端粒体能量的消耗有关系。所以,古人都很重视用经典诵读的方法来启动音,运用音来带动炁(气),运用音来产生光。因为只有开口诵读出声,才能产生音的振荡。声和音结合在一起,才容易引起炁(气)流的吸入和吸收,引起点(气)流振荡频率提高。


图3-21细胞中的端粒体

  在西方,无论是《圣经》的诵读,还是《古兰经》的诵读,经典诵读是世界各门各派宗教共同保有的修行方法。在东方,儒家讲究吟诵,诵读时就像唱歌一样,音调拖得比较长。佛家诵读,则是敲着木鱼诵读,是念诵。道家使用的方法,就是内观式的诵读。

  内观式经典诵读,就是将口里发出的声和咽喉的音的振荡、胸腔里音的振荡以及腹腔里音的振荡、大脑中央里音的振荡结合在一起,与天要连通起来。由此可见,道家的观诵方法,是想象力训练与声音训练的配合要主动去观音,是最直接把握住“音”来进行实践的诵读方法。



  但我们要区分清楚口腔里发出的声和心里面产生的振荡源.并且把握住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比如说、声带的振荡音音和心里面的振荡音这两者之间,心里面的振荡音是最强的。当我们的心音能够进行交流的时候,声带的“声”和”音”都可以不使用而直接进行交流。心音的交流,没有时间的制约,也没有空间的封闭。

  2.上善治水

  “上善治水",出自帛书老予《德道经》(甲本)第五十二章:“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从中可以看出,老子的本意,是指运用符合天道自然规律的上善之法,对我们的生命之水以及外部环境中一切的水,进行治理、管理和调洽,从而使人生完成性命在德道之路上的回归,使外部环境之水变善,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天一生水,此水已经离开了“德一”完整状态,因而必然具备阴阳特性,若不经治理,就难以被称为“上善”。自古以来,人类治理最多的就是水,因为水一旦变成洪水以后,就会如同猛兽一般,吞噬人类的生命,摧毁人类的财产,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可见,后世编修过的“上善若水”的说法,并不符合老子的本意。



  经典诵读是“上善治水”的重要方法。反复诵读就是自己运用自己的声波音能,承载“上善”经典中蕴含的质象能量,反馈给自已体内之水,或馈赠于人,使其产生符合经典理义的变化以及能量有序化的过程。

  近些年来,随着探究的精细度越来越高,科学界发现许多原来所谓没有生命的东西并不是死物,它们都一样具有“感应能力”,水原来也能看、能听、能阅读,而且还似乎具有“思想”辨识能力,因为它能分析善恶美丑,似乎还具有良好的“记忆”能力。由此可见,万物相互之间,其实每分每秒都在自然交流着各自的能量,这种能量具有质象而游离物相的特征。作曲家和演奏者将自己的能量以自己都难以察觉的“炁能量”的质象形态,注入到音乐之内,然后用音乐的声和音再作为载体,就会将这种能量以“炁能量”方式传送到试验水之中。水由于也具备这种“灵炁”,也就能接收、能解码并且能够储存各种音乐中的信息,也就产生出各具形态的全息的反映音乐内在特征的结晶。

  经典诵读中,通过口吐出或放射出的饱含着道和德的能量波,就能产生振荡,帮助修复病人体内损坏的器官、组织、血流等系统,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当“音”强的时候,甚至可以在头顶形成一个蘑菇云状的能量团。“音”有不同的频率,能够调节人体内在的整个能量频率。

  开口诵读和闭口心诵,都具有启动、调用、传输经典文字中的能量反馈给自己体内之水,使其达到符合经文信息能量化的宝贵作用。其中开口的讽诵,效果更优胜于闭口的心诵。闭口的心诵对“无相”物质的作用较强,但在早期对有相物质的作用却显得较弱。所以人们常感到开口诵时身体的感应力和感受特别明显。这两种诵读经典的方法,都不应当偏执、可以灵活掌握而运用。但是早期应当以开口出声诵为诵读的主要方式,而默诵一般只适用于对音的把握已经初有体验以后,或者为了适应外环境的制约而不至于间断诵读的实践。

  中国传统文化承传的特点就在于诵读,只有通过诵读才能启动和调用经典内蕴藏的能量,用经典内丰富的上善能量调治、升华身中之水。中国传统教育的法宝就在于诵读经典,通过诵读达到心身与圣人“相谋”近似”、“相印”的作用。古籍中记载,战国以前,郑国一个名叫缓的人,运用抑扬顿挫昑诵经典的方法,坚持不辍,三年后成就为一个儒生。这一现象充分说明了诵读经典“上善治水”的高效功用。由此可见,历代圣贤和学者都知道诵读经典,用音波玄韵生命之水的妙用,并孜孜不倦地躬身实践。

  经典诵读中所产生的五种音,在中国古代称为“宫商角徵羽”,就像“12356”一样。“12356”是使用的声,在中国古代是使用真正的五种音来表示。实际在汉代以后,中国人自己也开始糊涂,解释不了五音。真正能达到两千五百年前的状态、能表述这五种音的现代音乐很难找到了。我们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有了心得以后,可以感应到或观察到这五种质象音对身心的作用。

  3.大音希声

  在美国,有位科学家在研究了人类声音状态和行为状态以后,发现能量是有振荡频率的。而且,发现人类中所发出的不同能量体的振动波频率能够达到1000Hz的这些人,都是达到圣人级别的。

  最高级别是0级,就是慧智圆融的状态。人因为自己心里的德性品质的高低,处在各种不同级别的位置上,最低的频率是20Hz。善、正、德能量含量越少的人,振荡频率就越低。具体可以参看表3-11。

  科学家在研究能量振动频率时,举了一些例子,比如圣女贞德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周围的人都会感觉到非常的幸福和敬畏,有一种安宁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贞德声场释放的能量振荡频率达到了700Hz左右。人体能量频率的高低,跟人类智能意识的状态有直接关系。意识、思维、心态的好坏,这其中有个决定因素和支撑因素,就是信念和信仰问题。如果一个人能够保持拥有正确的信念、信仰以及坚定的信心就可以保证自己的振幅、振荡频率保持在250Hz左右。在这个基础之上,由于心态、意念好坏的差别,频率会发生提升或降低。如果一个人的心态长期处于一种羞愧和耻辱状态中,生命的振荡频率就只有20Hz左右。长期处在这样的身心状态下,就会把自已的能量场非常紧迫地压缩、封固,振荡不了。细胞里面的善粒子,没有办法晃动,整个体液就无法产生振荡波,向外释放能量。

  当人具有罪恶感、犯罪感,被周围人所谴责,在这样的情形下,他们的心态也是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振荡的频率只有30Hz左右,也是非常低的。这样的人办事的成功率非常低,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影响周围的环境,经常处在被周围人指责和谴责的气氛和心态下。

  实际上,人的振荡频率处在20~75Hz区间时,都跟自己的五臟五德能量不足有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当五臟六腑里面的五德能量、善的能量、正的能量、德的能量不足的时候,我们生命的振荡频率就没有办法提升。即使去诵读,改变的速度也会比其他五德能量充足、五德品质优良的人要慢一些。所以,我们掌握这两个特点,掌握“音”和心理元素的特点,要想使自己的“音”能够产生一种高频率,那就要注意修好自己的心,修好里面的德,修好内臟的五德,使内臟的品质、品格提升上来,这样“音”才能迅速提升。



  4.讽诵用解

  《黄帝內经·灵枢》载雷公曰:“请受道,讽诵用解。”这里雷公所讲的意思是:请求黄帝传给他医道,他愿意运用讽诵的方法加以运用和解析。讽,即背诵、朗读、传诵之意。这里的“讽诵用解”四个字,可以说是字字千钧!讽诵,是掌握中国文化的法宝。讽诵,就是古代教育和学习的根本性方法。讽诵,就是古代文明继承和发展的钥匙。可惜近百年来,从民国开元起、蔡元培任教育部部长那一刻,就彻底取消了经典诵读的这种重要方式。这是使我国近一百年以来“难以与圣人谋”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现在恢复经典诵读势在必行。中国古代圣悊运用慧与智高度和谐统一所撰写的经典,后人学习“用解”的方法就是诵读。

  孔子曰:“诵书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书,与古人谋。”

  中国传统教育的法宝,就在诵读经典。通过诵读经典,达到自己心身与圣人“相谋”、“相印”的效果。中国传统文化的承传,关键在于诵读方法。只有通过科学的诵读,才能启动和调用经典内蕴藏的道德正能量,借助经典内丰富的上善信息和甚深义理不断升华自已。

  古人诵读经典的典型案例:

  (1)《吕氏春秋·博志》:“盖闻孔丘、墨翟,昼日讽诵习业。”

  孔子、墨子的智慧和成就,都与不分白天黑夜坚持开口诵读经典相关。

  (2)《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读易,韦编三绝。”

  孔子反复诵读,连串竹简的皮绳也弄断了三次,可见他诵读之精深。

  (3)《黄帝内经·灵枢》:“雷公问于黄帝曰:细子得受业,通于九针六十篇,旦暮勤服之,近者编绝,久者简垢,然尚讽诵弗置》。”

  “近者编绝,久者简垢”就是“精读常诵”最好的写照,以至于穿竹简的绳索都被磨断,竹简上布满了手指摩摸的痕迹,这就是长期坚持精诵、深诵的明证。

  由于经典具有富含“上善”属性能量的特点,只有通过诵读才能提取其内在的能量,只有通过诵读才能运用和解析经典文字背后的智慧思想。现代科学对中国文字和对水的研究再一次揭示和验证出,经典诵读是开发慧识,提升智识,规正意识,双向同步开发智和慧,改变潜意识,孕育我们民族科学创造性、创造力的重要技术手段和宝贵方法。

  经典诵读所运用的调用能量之法,就在于精妙持久地运用经典这一“上善”的物质,治理和开发体内的智慧之水。这一技术,至简至易,全在“讽诵用解”四字之中,全在通过各种开口出声进行诵读的方法或者心诵的方法,用炁(气)聚能,调治体内70%以上的水,使其长期处于“上善”的改变之中。


  诵读经典能够益智开慧,但是如果想具有超常的智慧,达到两千五百年前古代圣贤的思想境界和水平,并且具有科学技术的头脑,在经典诵读中最好要把握住能量极为丰富、炁(气)性能量极佳的《德道经》、《黄帝四经》和《易经》这三部经典,进行长期不辍的诵读。

  5循声觅音

  道德根文化的经典诵读是运用口识,运动舌识,通过声音之音的韵动,达到“上善治水”的治理调整生命之水的目的,其中的关键是音的韵律波形、波态。最佳的音韵波形是“S”玄曲半圆波。但是现代人由于对宫商角徵羽五音的认知存在物相的局限性,仅有意识人为谱的曲调,很难符合半圆弧形的“S”玄曲波形结构,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会制约玄韵波的形成。

  如何使我们的“音”能够更快地出现和产生呢?这里面就有个如何去进行经典诵读的方法问题。在中国古代有个成语,叫“循声觅音”。循着自己的“声”,找到自己的“音”,就能够进入到这个“音”的大门,进人“音”的“众眇之门”。

  经典诵读方法具有个体适应性,每个人的音频具有个体特色性,这种个体特色在诵读时能够获得充分的发挥,使“上善治水”的效果更佳和具有针对性,对经典每一个章节的内涵,容易提取、融入,发挥音韵的功效。

  在进行经典诵读时,是通过大脑皮层产生信息调用,经过颅底的舌咽神经传达到自己的声带,再传达到舌头,经过舌头的运动后发出声。但我们如果只是注意到自已的声,那就应了中国人常讲的一句俗话:“说话不经过心”,仅仅是后天智识的一番作为。

  人的颅底共有十二对脑神经。颅底这十二对脑神经,有十对是从颅底骨向下穿出而分布,这种直接分布于五官以及向胸内的传导,就是我们能够寻到“音”的一个宝贝。因为心臟是通过颅底神经来支配的,大脑通过声音发出的指令,通过舌咽神经,无论是通过其他肌肉调动,还是通过面部肌肉调动神经传出来,实际上都在颅底神经的隔壁,距离非常近。但是,当这种信息穿过颅底的时候,实际上对颅底神经都起到了生理、生化、物理等方面的作用。



  所以,人为什么能够通过经典诵读的“声”和“音”悟道,并从而进入道德境地,与解剖学上的生理奥秘有很大的关系。

  天公造物,给我们留了很好的后路,准备了很好的条件,只是需要我们用正觉正念去把握。如果在诵念的时候,只是注意到口腔的运动,只留意读音发的是否准确,乃至去刻意模仿普通话,把大量的精力都放在后天上,而没有主动去捕捉先天之音,那么效果就不明显,寻音也就很难。

  6经典诵读与集体意志力

  集体诵读的场性振动力,能量激活性,远比个体诵读的力量和作用强大得多,而且集体诵读非常有益于激活基因中处于休眠状态的集体意志力的记忆。非恒道经典的集体诵读音波能量,具有能量振荡叠加性,如同海啸形成的原理。“上善治水”的功能更加容易倍量性发挥作用,集体意志力也更为容易苏醒并形成合力。

  众所周知,很多宗教场所都很讲究早晚课,早上和晚上都要一起做功课,讲究集体一起诵读经典。为什么要采取集体诵读的方式呢?其中的个原理,就是人越多,音的能量分布就越均匀;人越多,形成的圆周就会越圆,圆心(音)越容易形成。比如一个人诵读时,大约就只有三个方向形成能量,或者最多四个方向有感觉。如果人越多,就会把四周辐射不到的区域弥补起来,最后容易构成一个圆整的音场,进行高频率的振荡。振荡频率很高,形成一个同心圆,就没有阴暗面,不会存在能量的死角了。人类的集体行为和集体活动,能量的互补作用是非常强大的。

  实际上,医学上做手术时使用的无影灯也是利用了这个集体互补的原理。无影灯的设计原理就是利用很多个灯泡,把一个灯泡可能产生的阴影消除掉。在无影灯下做手术,就不会有阴暗面。无影灯是利用的可见光原理而设计,声音其实也存在着无影声—没有死角的声音,人多了就能起到这样一种作用。每个人的声都有特定的声域和频率,都有声的死角。多人集体诵读,可以相互弥补各自“声”的死角。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弱势。每个人在自己诵读的时候,自己不足的地方,常常难以主动去把它修补起来,如果集体按照同一个频率进行诵读,同步振荡的作用量级就非常高。大家在各自都诵熟了的情况下,一起集体诵读,这个能量是非常强大的,能量集中,又能互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有一支军队在齐步走经过一座桥的时候,把桥给震塌掉了。即使一百人都站在这个桥上,它都不会倒,但是军队齐步走,反而把这个桥震塌了。这就说明,集体一起使用同一个频率的时候,共振作用是最强的。美国某城市的教会,曾组织所有的基督教信众,在定点的时间,每天集体诵读《圣经》,祷告、乞求降低他们所在城市的犯罪率,结果果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社会上有一个普遍的认识误区,认为传统经典深奥读不懂,对诵读这些经典的意义产生质疑。其实,人类需要先弄懂以后才去做的事情,在一生中所占的比例是非常有限的。如果生了病,人们并不会先研究明白医生开的药然后才敢服用,而是直接相信医生,当下及时服用施治。对于一日三餐吃的大米饭,人们也并不会去研究大米是如何生长和加工而成的,就敢张嘴吃米饭。很多做家长的都不懂英文,但是却要花血本,给孩子到处找最好的学校去学习英语。中国古代的经典,不仅都是圣贤们通过自己的大智大慧而创造的一种“外文”,更是天文、地理、人文无所不包的大学问,所以“读不懂”并不能成为质疑诵读的理由。

  现在很多成人不懂经典,是因为国家丢失了自己民族根文化的教育,使大人们面对经典时,普遍就像面对外文一样茫然,这是民族文化之殇,是教育的缺失,使大人们丧失了一次提升自己人文素质的机遇。因此,读不懂经典,并不是自豪的资本,而只是一种可怜的悲哀,是几代人的悲剧。难道我们在本国文化的土壤上,还要让读经典如学外文的情况再度重演吗?

  中国祖先们留给后代的经典,都是智慧的结晶和天人合一的人间绝学,只要诵读它们,并且长期坚持不求甚解的“素读”,经典中所设置的“不言之教”、无为而治两大特殊性的教育功效,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对任何人的心智都产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作用。古人有一句口头禅:“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现代人有几人是真正懂得唐诗的,又有几人敢自称是弄懂了唐诗的诗人?诵读精美的诗词,都能使人在日积月累中产生大量“文学细胞”,提高写作水平,那么比诗词歌赋更深邃的经典,岂不是只要熟读、精读、恒读,就能更加有益于心身的健康成长,更加有益于构建道德心灵、益智而开慧呢?

  所以,我们要坚信:“经典诵读千百遍,其中真义自然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外文单词是背熟的,而不是看熟的。开口诵读,才是弄懂文化的良方。根文化的经典诵读,重在应用诵读的“声”和“音”对经典内涵进行格物实践,音声相和而达到物格音成,与古人居,与古人谋;重在应用经典文字的图像性和象意性,直接启迪大脑右侧的慧识与左侧的智识同运,在持续不断的文化浸润中,潜移默化地奠定道德心灵与智慧头脑的基础。所以,只要用正确的方法持之以恒地反复开口诵读,将诵读作为精神食粮,日日餐饮,就能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

作者:熊春锦

整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道德教育与养生研究中心 何良庆

游金地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Powered by 游金地,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解读热门新闻,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责任编辑:云淡风轻]
标签: 东方治理学 熊春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1
  • 2
  • 3
【日照银行·阳光贷】有品质生活更阳光
无标题文档